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30605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空气净化器高压静电装置主要是两种作用:一是利用高压释放负离子。二是利用高压对空气放电产生负离子或正离子,让粉尘带电后,再用高压静电集尘板吸附通过电场的带电粉尘。这种装置可以产生负离子,或除去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但无法除去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例如有设计人就设计了一种利用电极的空气净化器,具体参照专利号为201220115509.7的《一种空气净化器用电极及空气净化器》,提到采用第一平面或第一曲面的并拥有各自电离边的电晕发生极,至少两组同样拥有各自电离边的收集极,每组收集极包括至少一个收集极。但是在实践中发现,这种设计的过滤效果还是不足,依赖过滤板本身的过滤效果,只能吸附空气中的固态颗粒物,不能分解气态颗污染物。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和位于通风通道内的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朝向下电极板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
[0006]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V,所述上电极板的放电尖端端部和下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O < d < V/450。
[0007]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开有进风口,所述下电极板对应进风口的位置处开有出风口,所述放电尖端设置在进风口位置处并指向出风口。
[0008]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放电尖端包括与进风口连接的支撑板、与支撑板连接的立柱和分布在立柱端部的细针簇。
[0009]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的各个放电尖端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 彡 2d。
[0010]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通风通道内设置有臭氧过滤板,其中所述上电极板、下电极板和臭氧过滤板依次排列分布在通风通道内。
[0011 ] 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与变压器连接。
[0012]作为一个优选项,所述放电尖端端部和下电极板之间距离d的范围为,Imm < d< 30mm。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电离式高压静电放电设计,通过接电使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压差,形成放电尖端对金属极板的周围电晕放电,空气的气态污染物被电离分解成无害物质,使空气得以净化,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真正分解气态污染物,对任何气体均能有效分解,无需耗材,具有运行成本低、易清洗易操作、工作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立体图;
[0018]图4是图3中放电尖端部分的发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图1、图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具体工作时,装置通过接电使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形成电压差,形成放电尖端4对下电极板3放电形成电弧,以使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能被电离分解,例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电离分解后产生碳原子、氢原子,与空气中的氧以及被电离出带成氧原子反应,转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类似燃烧的过程。使空气得以净化,与过去通过电晕电极使尘埃带电后被收集的过滤方式完全不同。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与变压器6连接,保证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有足够强的电压,以使两电极间产生电晕放电。电压一般要大于450伏特每毫米。
[002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V,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O < d < V/450,保证分解效果。所述放电尖端4的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距离d的范围为,lmm<d<30mm,保证分解效果,如果距离过窄会导致空间不足,相反距离过宽,其产生的电场就不足以起到分解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效果而只能使尘埃带电。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多2d,保证各放电尖端能够形成稳定电晕,使电解气态污染物效果更佳。
[0021]其中实施例1,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480mm,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3mm ;
[0022]实施例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7800mm,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17mm,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 35mm ;
[0023]实施例3,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15000mm,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30mm,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60mm。
[0024]空气可以从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空间的侧边进入,并从空间的另一侧送出,即空气的流动方向和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电场方向大致垂直。也可以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参照图3,所述上电极板2开有进风口 21,所述下电极板3对应进风口 21的位置处开有出风口 31,所述放电尖端4设置在进风口 21位置处并指向出风口31,这种结构中空气流动方向就大致与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电场方向平行,空气就能最大限度与电晕接触,保证空气能得到更充分的电解作用,也不需要其它额外的部件辅助。参照图4,所述放电尖端4包括与进风口 21连接的支撑板41、与支撑板41连接的立柱42和分布在立柱42端部的细针簇43,进一步提高电解效率。所述通风通道I内设置有臭氧过滤板5,其中所述上电极板2、下电极板3和臭氧过滤板5依次排列分布在通风通道I内,其中臭氧过滤板5主要是为了吸附放电电晕产生的臭氧,使臭氧浓度达到安全值以下,具体可采用活性炭或者其它有类似效果的材料。
[0025]根据上述原理,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例如可以把放电尖端4改为在下电极板3上等等,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另外虽然本申请描述的是一个电极板为平板一个电极板带放电尖端4的设计,但是理论上也可以采用两个电极板都带放电尖端4的设计,不过这种设计的效果不够好。
【主权项】
1.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通风通道(I)和位于通风通道(I)内的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2)朝向下电极板(3)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V,所述上电极板(2)的放电尖端(4)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的距离为d,其中O < d < V/4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2)开有进风口(21),所述下电极板(3)对应进风口(21)的位置处开有出风口(31),所述放电尖端(4 )设置在进风口( 21)位置处并指向出风口( 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尖端(4)包括与进风口(21)连接的支撑板(41)、与支撑板(41)连接的立柱(42)和分布在立柱(42)端部的细针簇(4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2)的各个放电尖端(4)之间的距离为L,其中所述L彡2d。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道(I)内设置有臭氧过滤板(5 ),其中所述上电极板(2 )、下电极板(3 )和臭氧过滤板(5 )依次排列分布在通风通道(I)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板(2)和下电极板(3)与变压器(6)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尖端(4)的端部和下电极板(3)之间距离d的范围为,Imm < d < 30mm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气态污染物的分解装置,包括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所述上电极板朝向下电极板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导电材料的放电尖端;该装置采用电离式高压静电放电设计,通过接电使上电极板和下电极板之间形成电压差,形成放电尖端对金属极板的周围电晕放电,空气的气态污染物被电离分解成无害物质,使空气得以净化,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真正分解气态污染物,无需耗材,具有运行成本低、易清洗易操作、工作效率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IPC分类】B01D53/32
【公开号】CN204799078
【申请号】CN201520519781
【发明人】梁国巨
【申请人】佛山市城市森林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