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566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施肥领域,涉及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
【背景技术】
[0002]莼菜是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含有丰富的胶质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常食莼菜具有药食两用的保健作用。莼菜的主要营养成分存在于莼菜芽体表面的透明胶质中,如若透明胶质少,则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当发现叶小、发黄、芽细、胶质少时应及时追肥。其施肥方式也是十分讲究的。采用撒施,落在莼菜叶上的肥料容易灼烧到莼菜。目前人们比较常用的施肥方法是先放浅田水,等露水干后均匀撒施,防止沾留叶面,防止灼伤。但这种方式仍然存在一个问题,肥料最终存在于水质中,造成水质污染,从而影响莼菜胶质的形成。
[0003]针对莼菜施肥现状,本技术采用了一种新型施肥方式并设计了所有相关的技术装备。该施肥方式是将肥料与泥土制成圆形肥丸,通过施肥杆把肥丸施放到水下莼菜穴土中,使其逐渐溶解,缓释营养供植株陆续吸收。为此,需要设计一款用于制造肥丸的肥丸制造系统,该肥丸制造系统中要能够将肥料与泥土搅拌、混合,并制成条,制成丸,最后干燥成肥丸。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欲将条形的肥料混合物制成肥丸。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电机出),其中壳体(1)上端有一个进料口(la),壳体(1)下部对应该进料口(la)设有一个圆柱形的出料口(lb);所述壳体(1)内并排设有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这两个制丸辊相互靠近,而进料口(la)设在这两个制丸辊之间,且进料口(la)的下部从上方接近这两个制丸辊的靠近处;所述主动制丸辊(2)上同时沿轴向和周向密布有主动制丸坑(2a),该主动制丸坑为半球壳状结构,其半径为l_4mm,所述从动制丸棍(3)上对应主动制丸坑(2a)设有从动制丸坑(3a);所述主动制丸辊(2)内壁的两侧均固设有毛刷
(4),该毛刷与所述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的外圆面接触;
[0006]所述主动制丸辊⑵和从动制丸辊(3)的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⑴上,且这两根转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5)相连;主动制丸辊(2)的转轴在所述电机(6)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制丸辊反向转动,当条形混合物从进料口(la)输入到主、从动制丸辊(2、3)之间时,被主、从动制丸坑(2a、3a)包住,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相反的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
(3)来挤压条形的混合物,并通过主、从动制丸坑(2a、3a)包住条形的混合物,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0008]在本案中,所述进料口(la)的外形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该进料口(la)的纵截面为条形结构,该条形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主动制丸辊(2)的轴心线一致。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主动制丸辊(2)上沿周向设有η个主动制丸坑组,该η彡5,每个主动制丸坑组由8个沿主动制丸辊(2)轴向等距设置的主动制丸坑(2a)构成。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相反的主动制丸辊和从动制丸辊来挤压条形的混合物,并通过主、从动制丸坑包住条形的混合物,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0013]图3为图2中主、从动制丸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2及3所示,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主要由壳体1、主动制丸辊2、从动制丸辊3、毛刷4、皮带5和电机6构成。其中,壳体1上端有一个进料口 la,壳体1下部对应该进料口 la设有一个出料口 lb。进料口 la的外形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该进料口 la的纵截面为条形结构,该条形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主动制丸辊2的轴心线一致。
[0016]壳体1内并排设有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这两个制丸辊相互靠近,而进料口 la设在这两个制丸辊之间,且进料口 la的下部从上方接近这两个制丸辊的靠近处。主动制丸辊2上同时沿轴向和周向密布有主动制丸坑2a,该主动制丸坑为半球壳状结构,其半径为l_4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2、3mm,且从动制丸棍3上对应主动制丸坑2a设有从动制丸坑3a。主动制丸辊2上沿周向设有η个主动制丸坑组,该η彡5,每个主动制丸坑组由8个沿主动制丸辊2轴向等距设置的主动制丸坑2a构成。假定偶数列主动制丸坑组中相邻两个主动制丸坑2a之间的距离为L,则奇数列主动制丸坑组中的每个主动制丸坑2a则沿主动制丸辊2的轴向移动L/2。
[0017]如图1、2及3所示,主动制丸辊2内壁的两侧均固设有毛刷4,该毛刷4与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的外圆面接触,从而将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外圆面上的混合物刷掉。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的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1上,且这两根转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5相连。主动制丸辊2的转轴在电机6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制丸辊反向转动,当条形混合物从进料口 la输入到主、从动制丸辊2、3之间时,被主、从动制丸坑2a、3a包住,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电机(6),其中壳体(1)上端有一个进料口(la),壳体(1)下部对应该进料口(la)设有一个圆柱形的出料口(lb);所述壳体(1)内并排设有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这两个制丸辊相互靠近,而进料口(la)设在这两个制丸辊之间,且进料口(la)的下部从上方接近这两个制丸辊的靠近处;所述主动制丸辊(2)上同时沿轴向和周向密布有主动制丸坑(2a),该主动制丸坑为半球壳状结构,其半径为1_4_,所述从动制丸辊(3)上对应主动制丸坑(2a)设有从动制丸坑(3a);所述主动制丸辊(2)内壁的两侧均固设有毛刷(4),该毛刷与所述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的外圆面接触; 所述主动制丸辊(2)和从动制丸辊(3)的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1)上,且这两根转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5)相连;主动制丸辊(2)的转轴在所述电机(6)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制丸辊反向转动,当条形混合物从进料口(la)输入到主、从动制丸辊(2、3)之间时,被主、从动制丸坑(2a、3a)包住,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la)的外形为上大、下小的斗状结构,该进料口(la)的纵截面为条形结构,该条形结构的中心线与所述主动制丸辊(2)的轴心线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制丸辊(2)上沿周向设有η个主动制丸坑组,该η彡5,每个主动制丸坑组由8个沿主动制丸辊(2)轴向等距设置的主动制丸坑(2a)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肥丸制造系统中的制丸机,壳体上端有一个进料口,壳体下部对应进料口设有一个出料口;壳体内并排设有主动制丸辊和从动制丸辊,这两个制丸辊相互靠近;主动制丸辊上同时沿轴向和周向密布有主动制丸坑,主动制丸坑为半球壳状结构,从动制丸辊上对应主动制丸坑设有从动制丸坑;主动制丸辊和从动制丸辊的转轴通过轴承支撑在壳体上,且这两根转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相连;主动制丸辊的转轴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带动两个制丸辊反向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向相反的主动制丸辊和从动制丸辊来挤压条形的混合物,并通过主、从动制丸坑包住条形的混合物,从而形成球状的肥丸。
【IPC分类】B01J2/22, B01J2/00, B01J2/20
【公开号】CN205146157
【申请号】CN201520781184
【发明人】曾翠兰, 雷波泽, 潘慧中
【申请人】重庆国农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