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5767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包括第一集水槽单元、第二集水槽单元以及第三集水槽单元,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上还设置有硬质集水槽、软连接结构一以及软连接结构二,所述软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硬质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卡环连接端相适配,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连接端,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三卡扣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相适配。
【专利说明】
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集水槽为一种用来均匀收集溢面清水的设备,其一般用于集中式污水处理工艺中沉淀池的出水端,其常采用条形孔式(穿孔板)或锯齿式两种方式。
[0003]沉淀池为一种利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构筑物,且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从构筑物建设和管理运用的建议性、经济性和可靠性比较,一般多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0004]—、平流式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可通过三种方式建成,分别为混凝土筑造、砖石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缺点为占地面积较大。
[0005]二、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进水的出口下设伞形挡板,使废水在池中均匀分布,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
[0006]三、辐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池体平面多为圆形。其特点为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一般在20-100米之间,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
[0007]现有的集水槽均需要固定,来形成一定水面范围的集水区域,但应用在水深、流量、流速等水体水文参数变化较大的水体内时,其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形式应用时受到很大的局限。
[0008]如果能够根据水体水情水势变化,对集水槽进行必要的结构和形状上的调整,以适应上述水体动态特征的变化,并能有效完成集水取水功能,必将能够充分拓展集水槽的应用范围和领域。
[0009]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0010]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旨在解决现有的集水槽在水深、水流量、水流速等水文参数变化都不确定的情况下,其固定的应用形式受到很大局限的问题。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包括第一集水槽单元、第二集水槽单元以及第三集水槽单元,其中,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上还设置有硬质集水槽、软连接结构一以及软连接结构二,所述软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硬质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卡环连接端相适配,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连接端,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三卡扣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相适配。
[0013]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中,所述硬质集水槽为槽体结构,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与第三集水槽单元均为等边多边形。
[0014]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中,所述软连接结构一上设置有卡环连接端,所述软连接结构二上设置有卡扣连接端。
[0015]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中,所述硬质集水槽上设置有内侧壁与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孔眼,所述外侧壁上没有设置所述孔眼。
[0016]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中,所述硬质集水槽上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孔眼,且所述内侧壁的所述孔眼的孔径等于所述外侧壁上的所述孔眼的孔径。
[0017]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中,所述硬质集水槽上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孔眼,且所述硬质集水槽上的所述内侧壁上的所述孔眼的孔径大于所述外侧壁上的所述孔眼孔径。
[0018]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通过软连接部以及集水槽单元的设计,使集水槽的应用方式不在局限于固定的形式,而是而是产生了可调节的作用,不但应用上给使用者带来了方便,同时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伸展到最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压缩到最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包括第一集水槽单元100、第二集水槽单元200以及第三集水槽单元300,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连接端部101,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1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连接端102,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100上还设置有硬质集水槽103、软连接结构一104以及软连接结构二 105,所述软连接结构104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硬质集水槽103,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2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201,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2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连接端202,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201与所述第一卡环连接端102相适配,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连接端301,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30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软连接端部302,所述第三卡扣连接端301与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202相适配。
[002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100上设置的所述硬质集水槽103为长度相等的槽体,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100为等边多边形,同理,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200与第三集水槽单元300均为等边多边形。
[002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软连接结构一104上设置有卡环连接端102,所述软连接结构二 105上设置有卡扣连接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调节的集水槽不但可以串联,同时也可以并连来形成闭合区域。
[002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集水槽103上设置有内侧壁与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孔眼,所述外侧壁上没有设置所述孔眼。
[0027]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集水槽103上的所述内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上均设置有所述孔眼,且所述内侧壁的所述孔眼的孔径等于所述外侧壁上的所述孔眼的孔径。
[002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硬质集水槽103上的所述内侧壁上的所述孔眼的孔径大于所述外侧壁上的所述孔眼孔径。
[00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伸展到最长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的集水槽的压缩到最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第一软连接端部101,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102,所述软连接结构一 104,所述连接结构二 105,所述第二卡扣连接端201,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202,所述第三卡扣连接端301以及第三软连接端部302均为可调整状态。
[003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调节的集水槽,包括第一集水槽单元,第二集水槽单元以及第三集水槽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上还设置有硬质集水槽、软连接结构一以及软连接结构二,所述软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硬质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扣连接头,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卡环连接端,所述第二卡扣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卡环连接端相适配,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卡扣连接端,所述第三集水槽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软连接端部,所述第三卡扣连接端与所述第二卡环连接端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集水槽为槽体结构,所述第一集水槽单元、所述第二集水槽单元与第三集水槽单元均为等边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结构一上设置有卡环连接端,所述软连接结构二上设置有卡扣连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调节的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集水槽上设置有内侧壁与外侧壁,所述内侧壁上设置有孔眼,所述外侧壁上没有设置所述孔眼。
【文档编号】B01D21/02GK205613095SQ201620241225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王占华, 孙雪景, 张刚, 王肇钧, 王咏, 邓光怡
【申请人】吉林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