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洗麦甩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269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洗麦甩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粉加工机械,特别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洗麦甩干机。
现有的洗麦甩干机结构为机架上方安装轴线相互垂直的卧式洗麦桶、立式甩干桶,卧式洗麦桶的前端封闭、后端敞口且与立式甩干桶的下部相联通,洗麦桶、甩干桶内分别装有可与两桶相适配的洗麦搅龙、甩干搅龙,洗麦搅龙的前端、甩干搅龙的上端分别装有皮带轮,洗麦搅龙、甩干搅龙通过两组皮带与安装在机架上的两个电动机相联,机架在洗麦桶上方处设有与洗麦桶进麦口相通的料斗,洗麦桶的前侧上部和后侧下部分别开有进水口、出水口,甩干桶的上部开有排料口并通过管道与抽风机相联,甩干桶的底面有漏水孔。这种洗麦甩干机可对小麦进行水洗甩干处理,以便进行下一步的磨粉处理,该机工作时,料斗中的小麦经进料口进入洗麦桶中,自来水经进水口进入洗麦桶中,洗麦搅龙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旋转,对进入洗麦桶中的小麦和水进行搅拌,使小麦得到充分清洗,得到清洗的小麦夹带着一部分水陆续被洗麦搅龙推入甩干桶内的下部,洗麦桶中洗过小麦的脏水从出水口流出,与此同时,甩干搅龙在另一电动机的带动下旋转,将进入甩干桶下部的带水小麦向甩干桶上方进行输送,夹带在小麦中的水从甩干桶底面的漏水孔中漏掉,输送到甩干桶上部排麦口处的已被甩干的小麦通过抽风机排出甩干桶外。由于这种洗麦甩干机采用与洗麦桶相适配的洗麦搅龙及带动此搅龙旋转的电动机作为小麦的清洗机械,采用与甩干桶相适配的甩干搅龙及带动此搅龙旋转的另一电动机作为小麦的甩干机械,采用抽风机作为经清洗甩干后的小麦的强制排出机械,因此该机的结构复杂、造价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的改进的洗麦甩干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洗麦甩干机的机架顶部、中部分别安装料斗、电动机,机架中部固定一水平麦粒输送管,输送管与电动机的电机轴轴线相平行,输送管的中后部设有螺棱,料斗下端与输送管前部的进麦口相联通,输送管在靠近螺棱起始端、终结端处分别安装皮带盘和前轴承座、后轴承座,皮带盘通过皮带与电动机相联,皮带盘、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与输送管共轴线,输送管与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中的轴承中心孔过盈配合,输送管与皮带盘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前后两端封闭且与螺棱相适配的卧式圆桶安装在前轴承座、后轴承座之间,圆桶的前侧竖直板、前轴承座、皮带盘通过紧固件贴靠联接,圆桶的后侧竖直板、后轴承座通过紧固件贴靠联接,输送管与前侧竖直板、后侧竖直板上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圆桶桶身的中部区域有漏水孔、后部区域有出料口,输送管在圆桶内靠近螺棱起始端处有一漏麦孔、在圆桶内靠近漏麦孔的中部管腔内有一防止小麦继续向后流动的堵头,螺棱的终结端处于出料口内,机架在出料口下方处设置麦粒滑道。
本洗麦甩干机工作时,料斗中的小麦经进料口进入输送管中,自来水经输送管前端进入输送管中,推动输送管中的小麦向输送管中部流动并使小麦和水经漏麦孔进入圆桶内,与此同时,电动机通过皮带带动皮带盘、前轴承座、圆桶、后轴承座旋转,对进入圆桶中的小麦和水进行搅拌,使小麦在圆桶的前部区域得到充分清洗,圆桶中洗过小麦的脏水被旋转的圆桶推入其中部区域后从漏水孔流出,得到清洗的小麦在圆桶的旋转带动下逐渐后移,在得到甩干的同时到达圆桶的后部区域从出料口排出,并通过麦粒滑道滑入收集容器。可见,小麦在圆桶的前部区域得到清洗,在圆桶的中部区域得到甩干,在圆桶的后部区域得到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圆桶既作为洗麦桶使用,又作为甩干桶使用,可谓一桶两用。综上所述,由于本洗麦甩干机采用与输送管上的螺棱相适配的圆桶及带动此圆桶旋转的电动机作为小麦的清洗甩干机械,仅用此套机械便有效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单独对小麦起清洗作用和甩干作用的两套机械,清洗甩干后的小麦可从圆桶后部区域的出料口中自行排出,不必象现有技术中那样,必须采用抽风机作为所述小麦的强制排出机械,有效减少了工作机械的使用数量,因此本洗麦甩干机的结构简单、造价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
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
图1的D-D剖视图。
以下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能清楚说明问题起见,图2-图5中将麦粒输送管4、外管13、螺棱14予以省略,参见
图1-图5本洗麦甩干机机架1的项部、中部分别安装料斗5、电动机2,与电动机2的电机轴轴线相平行的水平麦粒输送管4水平担放在机架1中部,并通过两个U形卡头1b及紧固螺母进行固定,料斗5下端与输送管4前部进麦口4a相联通,输送管4在进麦口4a前方处装有一可控制自来水通断及流量的截止阀3,输送管4中后部的管体上套装一设有螺棱14的外管13,外管13通过紧固螺钉与输送管4固定,这样便于对损坏的螺棱14予以更换,输送管4在靠近螺棱14起始端、终结端处分别安装皮带盘6和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皮带盘6与电动机2通过皮带7相联,皮带盘6、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与输送管4共轴线,输送管4与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中的轴承中心孔过盈配合,输送管4与皮带盘6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前后两端封闭且与螺棱14相适配的卧式圆桶安装在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之间,圆桶的前侧竖直板9、前轴承座8、皮带盘6通过紧固螺栓贴靠联接,圆桶的后侧竖直板15、后轴承座16通过紧固螺栓贴靠联接,输送管4与前侧竖直板9、后侧竖直板15上的中心孔间隙配合,输送管4在圆桶内靠近螺棱14起始端处有一漏麦孔4b、在圆桶内靠近漏麦孔4b的中部管腔内有一防止小麦继续向后流动的堵头4c,外管13在对应于漏麦孔4b处开有一漏麦孔13a,圆桶的桶身由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四个弧度为90°的弧形板10、四个弧度为90°的弧形筛网11、四个角铁夹紧件围合而成,每个角铁夹紧件包括两个外指的且相互贴靠的角铁12,其断面形状大致呈⊥形,每个角铁12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圆桶前侧竖直板9、后侧竖直板15的向内翻边9a、翻边15a固接,四个弧形板10、四个弧形筛网11分别位于圆桶的前部和中部,任意相邻两个弧形板10在长度方向的两相邻侧边处各有一朝外翻转的折边,所述朝外翻转的两个折边置于对应角铁夹紧件中的两个角铁12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任意相邻两个弧形筛网11在长度方向的两相邻侧边处各有一朝外翻转的折边,所述朝外翻转的两个折边置于对应角铁夹紧件中的两个角铁12之间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弧形板10的前端通过紧固螺栓圆定在前侧竖直板9的向内翻边9a上、后端与弧形筛网11的前端紧密接触,弧形板10、弧形筛网11的长度之和小于角铁夹紧件的长度,弧形筛网11的后端、角铁夹紧件后部、后侧竖直板15之间所留的四个空档成为圆桶桶身后部区域的出料口,外管13上所设螺棱14的终结端处于弧形筛网11后端和后侧竖直板15之间,即处于出料口内,弧形筛网11上的筛孔成为圆桶桶身中部区域的漏水孔,机架1在圆桶的前方、中部处分别设有中心开孔的挡水板1a、挡麦板1e,挡水板1a位于皮带盘6、前轴承座8、前侧竖直板9三者构成的空档中,挡水板1a与皮带盘6、前侧竖直板9间均留有间隙,前轴承座8与挡水板1a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挡水板la可阻止已进入圆桶中的水溅到皮带盘6、皮带7上,进而烧毁电动机2,圆桶与挡麦板1e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挡麦板1e处于弧形筛网11前端、后端之间,即位于出料口的前方,机架1在出料口下方处设置麦粒滑道17,麦粒滑道17的上端与挡麦板1e下部固接,挡麦板1e可保证圆桶内已洗净、甩干的麦粒经麦粒滑道17顺利排出,另外,机架1还设有上盖板1c、前盖板(图中未画出)、后盖板1f、右盖板1d,这样,通过上盖板1c、前盖板、后盖板1f、挡水板1a、右盖板1d可将圆桶加以封闭,充分提高本机工作时的安全性,使操作人员免受高速旋转的圆桶伤害。
所述圆桶中的四块弧形筛网11还可用另外的四块弧形板代替,在这四块弧形板上开有较多的小孔,以使桶身的中部区域有漏水孔;当然,圆桶的结构还可采用其它结构形式,如圆桶的桶身由一块整板围合而成,所述整板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与圆桶前侧竖直板9、后侧竖直板15的向内翻边9a、翻边15a固接,整板长度方向的中部区域开有较多的小孔,以使桶身的中部区域有漏水孔,整板长度方向的后部区域开有若干个槽口,所述槽口为圆桶桶身后部区域的出料口,这样便可省略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四个角铁夹紧件,外管13上所设螺棱14的终结端处于所述槽口内;另外,还可将外管13省去,将螺棱14直接设在输送管4的相应位置处。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机能够代替目前的洗麦甩干机,适合与各种磨粉机组配套使用,本机还适合清洗甩干玉米、绿豆等颗粒状农作物物料。
权利要求1.改进的洗麦甩干机,机架(1)的顶部、中部分别安装料斗(5)、电动机(2),电动机(2)的电机轴外端套装皮带(7),该洗麦甩干机还包括相互适配的螺棱(14)和卧式圆桶,圆桶的前端封闭,其特征在于机架(1)中部固定一水平麦粒输送管(4),螺棱(14)设于输送管(4)的中后部,输送管(4)与电动机(2)的电机轴轴线相平行,料斗(5)下端与输送管(4)前部的进麦口(4a)相联通,输送管(4)在靠近螺棱(14)起始端、终结端处分别安装皮带盘(6)和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皮带盘(6)与皮带(7)相联,皮带盘(6)、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与输送管(4)共轴线,输送管(4)与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中的轴承中心孔过盈配合,输送管(4)与皮带盘(6)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后端也封闭的圆桶安装在前轴承座(8)、后轴承座(16)之间,圆桶的前侧竖直板(9)、前轴承座(8)、皮带盘(6)通过紧固件贴靠联接,圆桶的后侧竖直板(15)、后轴承座(16)通过紧固件贴靠联接,输送管(4)与前侧竖直板(9)、后侧竖直板(15)上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圆桶桶身的中部区域有漏水孔、后部区域有出料口,输送管(4)在圆桶内靠近螺棱(14)起始端处有一漏麦孔(4b)、在圆桶内靠近漏麦孔(4b)的中部管腔内有一防止小麦继续向后流动的堵头(4c),螺棱(14)的终结端处于出料口内,机架(1)在出料口下方处设置麦粒滑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洗麦甩干机,其特征在于圆桶的桶身由沿圆周方向均布的四个弧度为90°的弧形板(10)、四个弧度为90°的弧形筛网(11)、四个角铁夹紧件围合而成,每个角铁夹紧件包括两个外指的且相互贴靠的角铁(12),其断面形状大致呈⊥形,每个角铁(1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圆桶前侧竖直板(9)、后侧竖直板(15)的向内翻边(9a)、翻边(15a)固接,四个弧形板(10)、四个弧形筛网(11)分别位于圆桶的前部和中部,任意相邻两个弧形板(10)在长度方向的两相邻侧边处各有一朝外翻转的折边,所述朝外翻转的两个折边置于对应角铁夹紧件中的两个角铁(12)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任意相邻两个弧形筛网(11)在长度方向的两相邻侧边处各有一朝外翻转的折边,所述朝外翻转的两个折边置于对应角铁夹紧件中的两个角铁(12)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弧形板(10)的前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前侧竖直板(9)的向内翻边(9a)上、后端与弧形筛网(11)的前端紧密接触,弧形板(10)、弧形筛网(11)的长度之和小于角铁夹紧件的长度,弧形筛网(11)的后端、角铁夹紧件后部、后侧竖直板(15)之间所留的四个空档成为圆桶桶身后部区域的出料口,输送管(4)上所设螺棱(14)的终结端处于弧形筛网(11)后端和后侧竖直板(15)之间,弧形筛网(11)上的筛孔成为圆桶桶身中部区域的漏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洗麦甩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管(4)在圆桶内的管体上套装一外管(13),外管(13)通过紧固件与输送管(4)固定,外管(13)在对应于漏麦孔(4b)处开有一漏麦孔(13a),螺棱(14)设在外管(13)上,输送管(4)在进麦口(4a)前方处装有一可控制自来水通断及流量的截止阀(3)。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任意一顶所述的改进的洗麦甩干机,其特征在于机架(1)在圆桶的前方、中部处分别设有中心开孔的挡水板(1a)、挡麦板(1e),挡水板(1a)位于皮带盘(6)、前轴承座(8)、前侧竖直板(9)三者构成的空档中,挡水板(1a)与皮带盘(6)、前侧竖直板(9)间均留有间隙,前轴承座(8)与挡水板(1a)的中心孔间隙配合,圆桶与挡麦板(1e)的中心孔间隙配合,挡麦板(1e)位于出料口的前方。
专利摘要洗麦甩干机,其机架顶部料斗与中部水平输送管前部联通,与输送管中后部螺棱适配并与机架中部电动机联动的卧式圆桶装在输送管上,输送管在圆桶内靠近螺棱起始端处有漏麦孔、在靠近漏麦孔的中部管腔内有堵头,圆桶的中部有漏水孔、后部有出料口,机架在出料口下方处有麦粒滑道。本机用一套机械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单独对小麦起清洗和甩干作用的两套机械,无须使用抽风机排出小麦,减少了工作机械的使用数量,故结构简单、造价低。
文档编号B03B5/00GK2441561SQ00248428
公开日2001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朱春燕 申请人:朱春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