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芒刺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607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十字芒刺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BS780型电除尘器中与ZT24极板相配的极线——十字芒刺线。
极线两端通过一夹片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相联接,高压负电通过框架传递至极线,使线上针刺尖端放电,产生大量负离子,吸附在含尘粒子上,使粉尘荷电。荷电粒子在板线间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向异极迁移,中和放电后沉积在极板极线上,达到除尘目的。
BS780型电除尘器其板线配置为ZT24极板和B5极线、V0极线,B5极线和V0极线由薄钢片制成,线的刚性差,安装时较难张紧,电晕放电稳定性差,极线上稍有积灰,很快即产生极线肥大,造成电晕封闭。该线螺杆与薄钢片的联结仅靠点焊,即使在较小的振打力下也易脱焊,且使用中,稍微受热线即成松驰状,因而加重了线上振打加速度衰减。阴极框架与此种线联结是框架管上钻孔与线上的螺杆用螺母联结,因而上下层极线必须错位安装,不仅削弱了阴极框架的整体刚度,缩短使用寿命,而且增加了极线对极板谷底偏差,满足不了理论上规定的板谷底与线间距安装精度≤2mm要求,同样也降低极线放电性能。上述原因导致BS780型电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收尘效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BS780型电除尘器中与ZT24极板相配的极线,并具有电晕强度大、易张紧、线和框架刚度高等特点的十字芒刺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两端通过夹片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5相联接,中心管两端的耳孔与夹片相联后再与框架连接;沿两半圆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并从管中心相对凸出的中心刺,其形状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长方形;沿中心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从两翼整体凸出的边刺,其两相对刺间距为定距离的一半,刺的形状为单三角形或双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极线刚度大,不断线,不掉刺,电晕电流密度大,放电特性强,与极板波谷不存在安装偏差,电场电晕均匀。



图1是十字芒刺线示意图。附图2是极线与阴极框架联结示意图附图3是十字芒刺线径向示意图,附图4是极线与阴极框架节点放大图图中的1是中心管、2是中心刺、3是边刺、4是夹片、5是框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两端通过夹片4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5相联接,中心管1两端压扁后制作耳孔与夹片4相联后再与框架5连接;中心刺2从两半圆管中心冲出;边刺3沿中心管长度方向从两翼整体压出,中心管1的半径(R)为10mm,其两带翼边半圆组焊成的空心圆管,管子两端呈梯形,其中一端开圆孔,另一端开长圆孔,中心刺2沿两半圆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并从管中心相对凸出,其形状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长方形,边刺3沿中心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并从两翼整体压出,两相对刺间距为定距离的一半,刺的形状为单三角形或双三角形。
极线两端通过一夹片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相联接。高压负电通过框架传递至极线,使线上针刺尖端放电,产生大量负离子,吸附在含尘粒子上,使粉尘荷电。荷电粒子在板线间形成的电场作用下,向异极迁移,中和放电后沉积在极板极线上,达到除尘目的。
权利要求1.十字芒刺线,其特征是两端通过夹片(4)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5)相联接,中心管(1)两端的耳孔与夹片(4)相联后再与框架(5)连接;沿两半圆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并从管中心相对凸出的是中心刺(2),其形状可三角形或长方形;沿中心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从两翼整体凸出的是边刺(3),其形状可单三角形或双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字芒刺线,其特征是半径为10mm的中心管(1),它是由两带翼边半圆组焊而成的空心圆管,其两端呈梯形,在一端上开圆孔,另一端上开长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十字芒刺线。两端通过夹片与电除尘器内阴极框架5相联接,中心管两端的耳孔与夹片相联后再与框架连接;沿两半圆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并从管中心相对凸出的中心刺可呈三角形或长方形;沿中心管长度方向相距一定距离从两翼整体凸出的边刺其两相对刺间距为定距离的一半,边刺的形状可呈单三角形或双三角形。优点:极线刚度大,不断线,不掉刺,电晕电流密度大,放电特性强,与极板波谷不存在安装偏差,电场电晕均匀。
文档编号B03C3/40GK2476351SQ01217008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3日
发明者黄玫 申请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