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8566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特别涉及用于分选带电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电产品等的资源再利用工序中,一般在用手工作业去除容易回收的单一部件后,由粉碎机粉碎产品。由粉碎机粉碎的碎片首先利用磁力或比重差分选为金属片混合物和塑料片混合物。为了将塑料片混合物作为家电产品的材料再利用,必须从塑料片混合物中按各个种类分选塑料。作为按各个种类分选塑料的方法,众所周知有利用比重差的分选方法或利用静电的分选方法。用这些分选方法从塑料片混合物中按各个种类分选塑料。因为该分选出的塑料是由粉碎产品得到的,所以,在该分选的塑料中有厚度不同的塑料混在一起。在按各个种类分选塑料后,例如通过照射X光检测塑料中的有害物质而除去包含有害物质的塑料。此时,因为塑料厚度的偏差成为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的原因,所以,寻求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另外,在家电产品中,因为对于厚的塑料和薄的塑料而言成形方法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种类的塑料,也使用分子量等不同的塑料。通过按厚度分选塑料,可以得到与厚的塑料和薄的塑料各自的成形方法相应的再生塑料。为此,从这一点来看也寻求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作为按厚度分选塑料的方法,例如在日本特表2006-505419号公报中提出了设置缝隙分选机来将塑料分选成通过缝隙分选机的槽孔的塑料和未通过槽孔的塑料的方法。在用粉碎机粉碎家电产品等得到的塑料中,由于粉碎的产品的形状或是根据粉碎机的粉碎力,多有弯曲形状的塑料。在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中,以塑料是否通过某种厚度的长的槽孔来分选塑料的厚度。但是,并不限于厚的塑料,即使对于薄的塑料,弯曲形状的塑料有时也不能通过该槽孔,所以,由上述公报中所记载的方法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由塑料的形状造成的影响、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本发明的塑料分选方法是用于分选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基于基准值来分离基准值以上的塑料和不足基准值的塑料,该基准值设定在塑料之中的厚度厚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厚度薄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塑料分选方法,通过基于设定在塑料之中的厚度厚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厚度薄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分离基准值以上的塑料和不足基准值的塑料,可以分别回收厚的塑料和薄的塑料。为此,可抑制因塑料形状造成的影响,能够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的目的、特征、局面及优点可以根据关联附图进行理解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以下详细说明而明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中使用塑料分选装置的塑料分选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开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装置进行说明。参照图1,塑料分选装置1是用于分选带电的塑料2的装置。塑料2包含带正电塑料21和带负电塑料22。带正电塑料21带正电。带正电塑料21包含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带负电塑料22带负电。带负电塑料22包含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厚度厚的塑料22a和厚度薄的塑料22b。另外,带正电塑料21可以是ABS树月旨。此时,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的塑料21a的厚度可以是2mm以上,薄的塑料21b的厚度可以是Imm以下。塑料分选装置1主要具有电极部件3、回收容器4、带电装置5和输送部件6。电极部件3配置成与用于使带电的塑料2下落的下落区域7面对。电极部件3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即可,但也可以具有接地电极3a和正电极3b。在电极部件3具有接地电极 3a和正电极3b时,从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3b双方接受静电力,而可更加正确地分选带正电塑料21及带负电塑料22。回收容器4配置在下落区域7的下方。回收容器4具有接地侧回收容器41和正电侧回收容器42。接地侧回收容器41设置成可回收带正电塑料21。接地侧回收容器41 在下落区域7的下方配置在接地电极3a侧。正电侧回收容器42设置成可回收带负电塑料 22。正电侧回收容器42在下落区域7的下方配置在正电极3b侧。回收容器4中的接地侧回收容器41具有由分隔板4a分隔的一个区域(回收区域)4b和另一个区域(回收区域)4c。回收容器4中的接地侧回收容器41具有分隔接地侧回收容器41的一个区域4b和另一个区域4c的分隔板4a。分隔板4a设置成向沿着电极部件3的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3b各自的方向延伸。分隔板4a设置成在电极部件3的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3b各自与下落区域7面对的方向的交叉方向延伸。回收容器4中的接地侧回收容器41构成为能够在一个区域4b回收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之中的厚的塑料21a,构成为能够在另一个区域4c回收薄的塑料21b。分隔板4a基于设定在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来设定位置。另外,由于回收容器4中的正电侧回收容器42没有分隔板4a,所以,不构成为分开回收带相同极性电的带负电塑料22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2a和厚度薄的塑料22b。带电装置5设置成可在图中箭头Rl方向转动。带电装置5设置成通过转动来搅拌塑料2而使其摩擦带电。带电装置5构成为可以从排出口 5a把带电的塑料2排出到输送部件6上。输送部件6构成为可以把从带电装置5排出的带电的塑料2输送到设于输送部件 6下方的下落区域7。输送部件6例如可以适用传送带、振动送料器等。下落区域7是由图中单点划线表示的区域,是设在从输送部件6到回收容器4之间的用于使带电的塑料2下落的区域。接着,对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装置1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1,塑料分选方法是用于分选带电的塑料2的方法。首先,将由摩擦带电而带正电的带正电塑料21和带负电的带负电塑料22的塑料2的混合物投入带电装置5。通过在带电装置5中搅拌,由摩擦带电,带正电塑料21带正电,带负电塑料22带负电。带电的带正电塑料21及带负电塑料22从带电装置5排出到输送部件6上。排出到输送部件6上的带正电塑料21及带负电塑料22由输送部件6输送到下落区域7的上方。带正电塑料21及带负电塑料22通过在下落区域7的上方从输送部件6下落而向下落区域7供给。通过从未图示的电源对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3b施加电压,在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3b之间形成电场。由从该电场受到的静电力改变在下落区域7下落的带电的塑料2的下落轨道。在下落区域7下落的过程中,带电的塑料2的下落轨道改变,带电的塑料2由配置在下落区域7下方的回收容器4回收。带电的塑料2中的带正电塑料21在接地电极3a侧接受静电力而由回收容器4中的接地侧回收容器41回收,带负电塑料22在正电极3b侧接受静电力而由回收容器4中的正电侧回收容器42回收。回收到接地侧回收容器41的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度厚的塑料 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分别回收到由分隔板4a分隔的一个区域4b和另一个区域4c。在下落区域7下落的过程中带电的塑料2接受静电力而在水平方向移动的移动量由带电的塑料2的单位重量带电量决定,单位重量带电量越大,则在下落区域7中水平方向 (与下落方向交叉的方向)的移动量越多。对于塑料2的带电,电荷蓄积在塑料2的表面。为此,带正电塑料21中的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量比厚的塑料21a多。因此,薄的塑料21b在下落区域7中水平方向的移动量比厚的塑料21a大。与厚的塑料21a及薄的塑料21b的下落区域7中的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对应地,利用分隔板4a把回收容器4分隔成一个区域4b和另一个区域4c,由此,在带正电塑料21由回收容器4回收时,在回收容器4的一个区域4b回收厚的塑料21a,在另一个区域4c回收薄的塑料21b。另外,在基于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与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来设定分隔板4a的位置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厚的塑料21a 及薄的塑料21b的回收。另外,因为厚的塑料21a及薄的塑料21b分别有多个,各自的厚度存在偏差,所以,为了设定成基准值,使用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在带有与基准值相当的电荷的带正电塑料21下落的位置设定分隔板4a的位置。 由此,可以分选成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超过基准值的薄的塑料21b和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不足基准值的厚的塑料21a而进行回收。即,通过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与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设定基准值,在由分隔板4a分隔的回收容器4 中的一个区域4b回收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不足基准值的厚的塑料21a,在另一个区域4c回收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超过基准值的薄的塑料21b。由此,可以分选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 21b。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的一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在家电产品等的资源再利用工序中,由粉碎机粉碎得到的塑料混合物主要由聚丙烯(PP)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PS)树脂构成。在由比重分选法把比重轻的PP树脂分选回收后,把由ABS树脂、PS树脂及残余的PP树脂构成的塑料混合物投入带电装置5。在带电装置5中搅拌使ABS树脂带正电,使PS树脂及残余的PP树脂带负电。带正电的ABS树脂在下落区域7下落而由接地侧回收容器41回收,带负电的PS 树脂及残余的PP树脂在下落区域7下落而由正电侧回收容器42回收。在从家电产品回收的ABS树脂中,包含来自由注射成形而成形的部件的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来自成形挤出片的部件的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的厚度是2mm左右,由摩擦带电形成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大体为20nC/g。另外,所说的厚度为2mm左右,是指2mm士0. 2mm。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的厚度是Imm以下,由摩擦带电形成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大体为50nC/g。为此,把基准值设定成20 50nC/g之间的例如40nC/g,与其相对应地设定接地侧回收容器41的分隔板4a的位置,由此,厚度2mm左右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由一个区域4b回收,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由另一个区域4c回收。由此,可以分成厚度2mm左右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 树脂片。这样,分选的ABS树脂片可分为注射等级及挤出等级各自的用途来进行再利用。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应于带正电塑料21的带电,由电极部件3改变在下落区域7 下落的带正电塑料21的下落轨道,由此,可以将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分别回收到由分隔板4a分隔的一个区域4b和另一个区域4c。为此,可以抑制因塑料2的形状造成的影响,能够按各厚度对塑料2进行分选。但是,在按各厚度对塑料2进行分选时,对塑料2的厚度进行测量分选是困难的, 不适于大量处理。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应于带正电塑料21的带电,由电极部件3改变在下落区域7下落的带正电塑料21的下落轨道,可以分别回收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检测塑料2的厚度地进行分选,所以,可大量地分选塑料2。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来设定分隔板4a的位置。为此,可以在由分隔板4a分隔的回收容器4的一个区域4b回收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不足基准值的厚的塑料 21a,在另一个区域4c回收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超过基准值的薄的塑料21b。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带正电塑料21是ABS树脂,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的塑料 21a的厚度为2mm以上,薄的塑料21b的厚度为Imm以下。为此,通过分别回收厚的塑料21a 和薄的塑料21b,可以分成厚度2mm以上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这样,分选出的ABS树脂片可以再次再利用于注射等级及挤出等级中的相同用途。(实施方式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可适用于对按品种差异分选后的塑料按厚度差异进行分选的情况。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装置进行说明。参照图2,塑料分选装置1是用于分选带电的塑料2的装置。以下,对作为带电的塑料2的一例的带正电塑料21根据厚度进行分选的情况进行说明,故而塑料2包含带正电塑料21。另外,在对带负电塑料22根据厚度进行分选时,塑料2包含带负电塑料22。另外, 带正电塑料21可以是ABS树脂。此时,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的塑料21a的厚度可以是2mm 以上,薄的塑料21b的厚度可以是Imm以下。塑料分选装置1主要具有电极部件3、回收容器4、第一输送部件11、第二输送部件 12和电源13。第一输送部件11是用于输送带电的塑料2的部件。第一输送部件11例如是传送带。电极部件3配置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一侧,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构成为可吸附带正电塑料21。电极部件3配置成由第一输送部件11包围。电极部件3构成为可以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吸附具有设定在厚的塑料 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电极部件3与可向电极部件3施加电压的电源13连接。电源13设置成可施加基准值以上的电压。为了分选带正电塑料21,在电极部件3由电源13施加负电的电压。回收容器4设置成可以使由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的带正电塑料21从第一输送部件11脱落并回收。回收容器4例如配置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下方,构成为由未图示的刮板使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的带正电塑料21从第一输送部件11下落并回收。第二输送部件12是用于以装载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的状态对其进行输送的部件。第二输送部件12例如是传送带。第一输送部件11配置在第二输送部件12的上方。第一输送部件11构成为可以提起并吸附由第二输送部件12输送的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中的薄的塑料21b。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此外的构成因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进行说明。接着,对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装置1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
参照图2,对由摩擦带电而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塑料2进行分选。该带电的塑料2是带正电塑料21。该带正电塑料21可适用例如在实施方式1中不设分隔板如而由接地侧回收容器41回收的带正电塑料21。在带正电的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装载在第二输送部件12的状态下,由第二输送部件12向图中箭头D2方向输送。通过在电极部件3上由电源13施加电压,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中的薄的塑料21b被向配置于第二输送部件12的上方的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此时,薄的塑料21b由电极部件3向重力的相反方向提起。具有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也可以由电极部件3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例如在带正电塑料21为ABS树脂时,通过由电源13对电极部件3施加电压以使第二输送部件12上的电极部件3方向的电场强度成为250kV/m,把超过ABS树脂片的基准值40nC/g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的ABS树脂片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因此,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大体为50nC/g的薄的塑料(ABS树脂片)21b被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该薄的塑料(ABS树脂片)21b的厚度为Imm以下。为此,来自挤出等级的薄的塑料(ABS树脂片)21b由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另一方面,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大体为20nC/g的厚的塑料(ABS树脂片)21a,并不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而是在保持装载在第二输送部件12上的状态下被输送。 该厚的塑料(ABS树脂片)21a的厚度为2mm左右。为此,来自注射等级的厚的塑料(ABS树脂片)21a不被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而是在装载在第二输送部件12上的状态下被输送。由配置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一侧的电极部件3,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吸附薄的塑料21b。在该状态下,薄的塑料21b由第一输送部件11向图中箭头Dl方向输送。 具有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也可以在由电极部件3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 11的另一侧的状态下进行由第一输送部件11形成的输送。由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的薄的塑料21b从第一输送部件11脱落,由回收容器4 回收。薄的塑料21b例如由未图示的刮板从第一输送部件11刮下并回收。这样,厚的塑料 21a留在第二输送部件12,薄的塑料21b由回收容器4回收。由此,可以分选厚的塑料21a 和薄的塑料21b。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对应于带正电塑料21的带电,在由电极部件3把带正电塑料21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状态下进行输送,使其从第一输送部件11脱落并进行回收。为此,可以抑制因塑料2的形状造成的影响,按各厚度对塑料2进行分选。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把带电的塑料2在由电极部件3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 11的状态下由第一输送部件11输送,使其从第一输送部件11脱落并回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不测量塑料2的厚度来进行分选,所以,可大量分选塑料2。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第二输送部件12输送的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 中的薄的塑料21b由电极部件3向配置于第二输送部件12上方的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此时,薄的塑料21b由电极部件3向重力的相反方向朝配置在第二输送部件12上方的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厚的塑料21a因为重量大,所以难以向重力的相反方向提起, 而薄的塑料21b因为重量小,所以容易向重力的相反方向提起。为此,在第一输送部件11 上容易实现不提起厚的塑料21a而提起薄的塑料21b的构成。由此,可以在第一输送部件 11上高精度地提起薄的塑料21b。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在由电极部件3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的状态下进行输送。通过由电极部件3把具有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吸附到第一输送部件11,可以将薄的塑料21b与厚的塑料21a分选开而进行输送。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带正电塑料21是ABS树脂,带正电塑料21的厚的塑料21a 的厚度是2mm以上,薄的塑料21b的厚度是Imm以下。由此,通过分选并回收厚度2mm以上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可以再次再利用于注射等级及挤出等级中的相同用途。(实施方式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2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是第一输送部件的配置不同。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可适用于对按品种差异分选后的塑料按厚度差异进行分选的情况。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3,第二输送部件12配置成从重力方向看不与第一输送部件11重叠。从重力方向看,在第一输送部件11和第二输送部件12之间配置带电的塑料2可下落的空间。 第一输送部件11配置成能够吸引并吸附由第二输送部件12输送而从第二输送部件12下落的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中的薄的塑料21b。第一输送部件11相对于第二输送部件12配置在第二输送部件12的输送方向(图中箭头D2方向)侧。第一输送部件11倾斜配置,以使其与第二输送部件12的距离沿着带电的塑料2的下落方向变大。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第二输送部件12的下方。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另一侧的最下侧的下方配置回收容器4。带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以装载于第二输送部件12的状态向图中箭头D2方向输送。当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在图中箭头D2方向输送到第二输送部件12的端部时,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从第二输送部件12的端部下落。在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从第二输送部件12的端部下落以后,薄的塑料 21b由电极部件3向被配置成从重力方向看不与第二输送部件12重叠的第一输送部件11 吸引并吸附。此时,薄的塑料21b下落到第二输送部件12和第一输送部件11之间的空间, 同时被向第一输送部件11吸引。具有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也可以由电极部件3向第一输送部件11吸引并吸附。由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的薄的塑料21b从第一输送部件11脱落而由回收容器4回收。另一方面,厚的塑料21a不被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而在第一输送部件11和第二输送部件12之间下落。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此外的构成及方法因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从第二输送部件12下落后,薄的塑料21a由电极部件向从重力方向看不与第二输送部件12重叠的第一输送部件11吸引并吸附。此时,薄的塑料21b在第二输送部件12和第一输送部件11之间的空间下落,同时由电极部件3向第一输送部件11吸引。薄的塑料21b的水平方向的移动量比厚的塑料21a 的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大。为此,能够容易实现不使厚的塑料21a向第一输送部件11吸附、 而使薄的塑料21b吸附的构成。由此,能够将薄的塑料21b高精度地吸附于第一输送部件 11。(实施方式4)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2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的不同是不具有第二输送部件这一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可适用于对按品种差异分选后的塑料按厚度差异进行分选的情况。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4,塑料分选装置1主要具有电极部件3、回收容器4、第一输送部件11和电源13。第一输送部件11连续设置成包围电极部件3的两面侧。第一输送部件11构成为可在上表面侧装载由摩擦带电而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的状态下对其进行输送。第一输送部件11设置成在一个端部,在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从上表面侧输送到下表面侧时,厚的塑料21a从上表面侧下落,薄的塑料21a可在吸附到下表面侧的状态下进行输送。回收容器4配置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一个端部相反侧的另一端部的下方。带正电塑料21装载于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上表面侧。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带正电塑料21的厚度厚的塑料21a和厚度薄的塑料21b在装载于第一输送部件11上表面侧的状态下由第一输送部件11在图中箭头Dl方向朝一个端部输送。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一个端部,在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从上表面侧输送到下表面侧时,厚的塑料21a从上表面侧下落。薄的塑料21b在由电极部件3吸附到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下表面侧的状态下由第一输送部件11在图中箭头D2方向朝另一端部输送。具有设定在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的基准值以上的电荷平均值的薄的塑料21b,也可以由电极部件3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下表面侧。吸附在第一输送部件的下表面侧的薄的吸附21b在另一端部从第一输送部件11 的下表面侧脱落并由回收容器4回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此外的构成因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在装载于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上表面侧的状态下被输送,在从上表面侧输送到下表面侧时,厚的塑料21a从上表面侧下落,薄的塑料21b以吸附在下表面侧的状态输送。
1
在带正电塑料21从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上表面侧输送到下表面侧时,重量大的厚的塑料21a从上表面侧下落,重量小的薄的塑料21b被吸附于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下表面侧。为此,能够容易实现在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下表面侧不吸附厚的塑料21a、而吸附薄的塑料21b的构成。由此,在第一输送部件11上可以高精度吸附薄的塑料21b。另外,因为由第一输送部件11输送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且可以分选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也可以不设置用于输送厚的塑料21a和薄的塑料21b的另外的输送部件,所以,可实现节省空间。另外,因为可以不设置另外的输送部件,所以,可提高包含生产成本的生产率。(实施方式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1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的不同是带电的塑料、回收容器及带电装置。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可适用于对按品种差异分选后的塑料按厚度差异进行分选的情况。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进行说明。参照图5,本实施方式的带电的塑料2与实施方式1不同,是带正电塑料21的一种。以下,对根据厚度分选带正电塑料21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根据厚度分选带负电塑料22。此时,带电的塑料2成为带负电塑料22。回收容器4是可回收带正电塑料21的接地侧回收容器41。回收容器4(接地侧回收容器41)具有分隔可回收厚的塑料21a的一个区域4b和可回收薄的塑料21b的另一个区域4c的分隔板如。回收容器4的一个区域4b在下落区域7的下方配置于正电极北侧。回收容器4的另一个区域如在下落区域7的下方配置于接地电极3a侧。带电装置51由通过与投入的塑料2的摩擦而带有与塑料2不同的极性电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带电的塑料2是带正电塑料21,所以,带电装置51由通过与带正电塑料21的摩擦而带负电的材质构成。带电装置51构成为可把带正电塑料21供给到下落区域7。通过在带电装置51中向图中箭头Rl方向转动并搅拌带正电塑料21,带电装置51 与带正电塑料21进行摩擦。通过带电装置51与带正电塑料21摩擦,带电装置51带负电。 带正电的带正电塑料21在输送部件6上经过而供给到下落区域7。由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北使在下落区域7下落的带电的带正电塑料21的下落轨道改变。下落轨道改变的带正电塑料21中的厚的塑料21a由回收容器4(接地侧回收容器41)的一个区域4b回收,薄的塑料21b由回收容器4(接地侧回收容器41)的另一个区域4c回收。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的一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带正电塑料21是ABS树脂的情况下,带电装置51可以由PS树脂或PP树脂构成。此时,当带正电塑料21被投入带电装置51中并被搅拌时,带电装置51的内壁成为摩擦介质,由ABS树脂构成的带正电塑料21带正电。由ABS树脂构成的带正电塑料21从带电装置51经由输送部件6供给到下落区域 7。带正电塑料21在下落区域7的下落途中通过接地电极3a及正电极北接收静电力而由回收容器4回收。通过把分隔板如的位置调整成与单位重量电荷基准值40nC/g对应,与实施方式1同样,带正电塑料21可分选为厚度2mm左右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此外的构成及方法因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带电装置51与塑料2摩擦,使塑料2带有与带电装置51 不同极性的电,所以,在按品种进行静电分选后,可以通过使电荷量衰减的塑料2带电来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另外,也可以对用静电分选以外的方法按品种进行了分选的塑料2带电, 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实施方式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2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在具有带电装置这一点上不同。参照图6,带电装置51由通过与投入的塑料2摩擦而带有与塑料2不同极性电的材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带电的塑料2是带正电塑料21,所以,带电装置51由通过与带正电塑料21摩擦而带负电的材质构成。带电装置51构成为可把带正电塑料21供给到第二输送部件12。通过在带电装置51中向图中箭头Rl方向转动并搅拌带正电塑料21,带电装置51 和带正电塑料21进行摩擦。通过带电装置51与带正电塑料21摩擦,带电装置51带负电。 带正电的带正电塑料21从带电装置51供给到第二输送部件12。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塑料分选方法的一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带正电塑料21是ABS树脂的情况下,带电装置51可以由PS树脂或PP树脂构成。当将带正电塑料21投入带电装置51中并搅拌时,带电装置51的内壁成为摩擦介质, 由ABS树脂构成的带正电塑料21带正电。由ABS树脂构成的带正电塑料21从带电装置51 供给到第二输送部件12上。带正电塑料21在装载于第二输送部件12的状态下由第二输送部件12向图中箭头D2方向输送。通过用电源13对电极部件3施加电压,以使第二输送部件12上的电极部件3方向的电场强度成为250kV/m,将超过ABS树脂片的基准值40nC/g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的 ABS树脂片向第一输送部件11提起并吸附,在贴附于第一输送部件11的状态下输送并回收到回收容器4。这样,带正电塑料21可分选为厚度2mm左右的来自注射等级的ABS树脂片和厚度Imm以下的来自挤出等级的ABS树脂片。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此外的构成及方法因为与上述的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对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重复进行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使带电装置51与塑料2摩擦,使塑料2带有与带电装置51 不同极性的电,所以,在按品种进行了静电分选后,可以使电荷量衰减的塑料2带电来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另外,也可以对用静电分选以外的方法按品种进行了分选的塑料2带电,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实施方式7)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3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在具有带电装置这一点上不同。该带电装置与实施方式6的带电装置相同。参照图7,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与实施方式6同样使带电装置51与塑料2摩擦, 使塑料2带有与带电装置51不同极性的电,所以,在按品种进行了静电分选后,可以通过使电荷量衰减的塑料2带电,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另外,也可以对用静电分选以外的方法按品种进行了分选的塑料2带电,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实施方式8)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塑料分选方法与实施方式4的塑料分选方法相比较,主要在具有带电装置这一点上不同。该带电装置与实施方式6的带电装置相同。参照图8,通过在带电装置51中向图中箭头Rl方向转动并搅拌带正电塑料21,带电装置51和带正电塑料21进行摩擦。通过带电装置51与带正电塑料21摩擦,带正电的带正电塑料21从带电装置51供给到第一输送部件11的上表面侧。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与实施方式6同样使带电装置51与塑料2摩擦,使塑料2 带有与带电装置51不同极性的电,所以,在按品种进行了静电分选后,可以通过使电荷量衰减的塑料2带电,按各厚度进行分选。另外,也可以对用静电分选以外的方法按品种进行了分选的塑料2带电,按各厚度进行分选。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可以适当地加以组合。已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表示,但这只是示例,不能成为限定,应该清楚地理解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解释。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分选方法,用于分选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基于基准值分离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和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该基准值设定在所述塑料中的厚度厚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与厚度薄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通过与用于使所述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下落的下落区域面对的至少一个电极部件,改变在所述下落区域下落的所述塑料的下落轨道;将所述厚度厚的塑料和所述厚度薄的塑料回收到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配置于所述下落区域的下方并设有基于所述基准值设定的一个回收区域和另一个回收区域,此时,在所述回收容器的所述另一个回收区域回收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在所述一个回收区域回收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如下工序使带电装置与所述塑料摩擦,该带电装置由通过与所述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塑料不同极性电的材质构成,将带有与所述带电装置不同极性电的所述塑料供给到所述下落区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在输送部件的一侧配置电极部件,在所述输送部件的另一侧以由所述电极部件吸附的状态用所述输送部件输送所述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使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或者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中的一方从所述输送部件脱落并对其进行回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如下工序 由输送部件输送所述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由配置在所述输送部件上方的电极部件吸附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或者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中的一方。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而具备如下工序 使带电装置与所述塑料摩擦,该带电装置由通过与所述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塑料不同极性电的材质构成,将带有与所述带电装置不同极性电的所述塑料供给到所述输送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是ABS树脂, 所述厚的塑料的厚度是2mm以上,所述薄的塑料的厚度是Imm以下。
8.—种塑料分选装置,用于分选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其特征在于,具备 至少一个电极部件,该电极部件与用于使带电的所述塑料下落的下落区域面对;和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配置在所述下落区域的下方且具有分隔板,该分隔板分隔基于基准值设定位置的一个区域和另一个区域,该基准值设定在所述塑料中的厚度厚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与厚度薄的塑料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而且,该回收容器能够将带有相同极性电的所述塑料中的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回收在所述另一区域,将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回收在所述一个区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带电装置,该带电装置由通过与所述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塑料不同极性电的材料构成;所述带电装置构成为,能够将通过与所述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带电装置不同极性电的所述塑料供给到所述下落区域。
10.一种塑料分选装置,用于分选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用于输送带电的所述塑料;电极部件,该电极部件配置在所述输送部件的一侧,能够将带电的所述塑料吸附在所述输送部件的另一侧;和回收容器,该回收容器能够使被吸附在所述输送部件上的所述塑料之中的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或者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中的一方从所述输送部件脱落,并进行回收。
11.一种塑料分选装置,用于分选带有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其特征在于,具备输送部件和电极部件,该电极部件配置在所述输送部件的上方,吸附在所述输送部件上输送的所述塑料之中的所述基准值以上的塑料或者不足所述基准值的塑料中的一方。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塑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带电装置,该带电装置由通过与所述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塑料不同极性电的材料构成;所述带电装置构成为,能够将通过与所述塑料摩擦而带有与所述带电装置不同极性电的所述塑料供给到所述输送部件。
13.如权利要求8 11中任一项所述的塑料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是ABS树脂,所述厚的塑料的厚度是2mm以上, 所述薄的塑料的厚度是Imm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作为分选带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21)的塑料分选方法,其具备基于基准值分离基准值以上的塑料(21)和不足基准值的塑料(21)的工序,其中该基准值设定在塑料(21)之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厚度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由此,可以得到可抑制由塑料形状造成的影响而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
文档编号B03C7/00GK102476073SQ20111012105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6日
发明者松村光家, 滨野浩司, 远藤康博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