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979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它包括筛床(1)和筛框(2),筛床(1)与筛框(2)之间设置有主振弹簧(6),筛床(1)通过隔振弹簧(8)安装于地面上,筛框(2)上安装有激振电机(9),筛框(2)由侧板(3)和横梁(4)构成,主振弹簧(6)设置于侧板(3)的连接座(5)与筛床(1)之间,激振电机(9)安装于横梁(4)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筛框作为激振体,没有额外的金属消耗,达到在相同设计功能参数下,总体消耗的钢材大大较少的目的;并且将筛框作为激振器,振动强度较小,结构强度可靠性高;根据双质体近共振原理设计,电能消耗少,设备对地基冲击小,是一种大型直线振动筛。
【专利说明】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筛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为一种大型直线振动筛。
【背景技术】
[0002]大型直线振动筛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料的筛分,常用最大型号的筛床有效面积达到3mX 7.2m。大型直线振动筛横向跨度大,设备重,需要更大的动力,对结构强度要求很高。其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将电动机安装于地面或固定支架上,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安装于筛箱上的偏心激振装置,两组偏心装置通过机械连接实现同步。
[0003]中小型直线振动筛可以将两台自带偏心块的激振电机直接安装于筛箱的横梁上,自同步运转。
[0004]利用共振原理设计的近共振筛可以大大减小电动机功率。以3mX7.2m直线振动筛为例,在现有技术中,非共振筛需要2台22kW或以上的电机,而近共振筛仅需要两台IOkW左右的电机。
[0005]近共振机械包括单质体机械和双质体机械。单质体近共振机械由于对地基冲击大,仅适用于小型设备。双质体近共振机械以其节能、对地基冲击小的特点被应用于大型输送、给料、筛分等设备。这些双质体近共振机械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中一个质体是工作体,用于输送或筛分,另一个质体是激振体,充当激振体的质体可以是下质体,也可以是上质体。
[0006]现有双质体筛分装置,其中一个质体为单一功能的激振器。由于激振体仅有激振的单一功能,所以这个激振体是一个质量“累赘”,重量达到担任主机质体的重量的100%—30%。
[0007]同时,激振体的振动强度和它相对于主机的质量比有关。当激振体的质量较小时,将承受更大的振动强度;如果要减小激振器的振动强度,就需要更大的质量。一般在具体设计中,激振体的质量小于主机,而其振动强度大于主机。
[0008]传统振动筛的主体在结构上分为筛框和筛床两部分,筛床上安装筛板用于筛分,筛框用于形成筛分作业的立体空间,其侧板防止物料溅出,筛框和筛床一般是刚性的一体,这个主体称为筛箱。在近共振筛中,筛箱为双质体结构中的一个质体,而另一个质体则仅是为了实现近共振而额外附加的结构,造成了装置成本的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降低成本、提高结构强度、增大筛分容积、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它包括分离的筛床和筛框,筛床与筛框之间设置有主振弹簧,筛床通过隔振弹簧安装于地面上,筛框上安装有激振电机。[0011]所述的筛框由侧板和连接所述侧板的横梁构成,侧板上设置有连接座,主振弹簧设置于连接座与筛床之间,激振电机安装于横梁上。
[0012]所述的筛床包括框架和安装于框架上的筛板。
[0013]所述的连接座与筛床之间还设置有板簧,主振弹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板簧垂直于主振弹簧,主振弹簧和板簧均为一端与筛床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连接。
[0014]所述的筛床位于筛框的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侧板平行的上边缘板,筛框的侧板的下端位于上边缘板上端的下部。
[0015]所述的上边缘板与侧板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下方设置有固设于上边缘板侧面的挡条,上边缘板的下边缘包覆有橡胶条。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质体惯性式近共振筛,利用分离的筛框和筛床组成双质体系统,筛框除了安装激振电机、承担共振系统的激振器作用夕卜,本身是传统筛箱的筛框部分,将筛箱的组成部分之一筛框分离出来作为激振体,这样就避免了“累赘”的独立激振体。筛框除了具有激振体的作用外,还具有与筛床共同形成筛分空间,防止物料外漏外溅的作用。同时相比现有共振筛在不改变装置体积、甚至降低体积的iu提下,提闻了物料容积。
[0017]而现有技术中,单独的激振器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振动筛的额外“累赘”质量,若它的重量小,那激振器的振动强度会很大,容易造成机构破坏,若要减小振动强度,就需要更大的重量,消耗更多的钢材,而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该矛盾。利用筛箱的组成部分“筛框”来作为激振体,没有额外的金属消耗,达到在相同设计功能参数下,总体消耗的钢材大大较少的目的,而将筛框作为激振器,其本身具有足够的质量,所以振动强度较小,这就进一步减小了电机功率,可以将自带偏心块的激振电机直接安装于横梁上,结构简化,强度可靠性高,优化了结构强度设计。以3mX7.2m直线振动筛为例,如果筛框与筛床的质量比为1:1的话,仅需要两台6?7kW的激振电机。在相同的筛分面积和振动参数下,其整机重量比传统大型直线振动筛降低30%?40%,比有“累赘”质量的近共振直线筛降低15?25%。
[0018]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将筛框和筛床分离为两个质体,用主振弹簧连接,形成双质体系统,在不增加“累赘”质量的同时,达到双质体近共振的设计。电机功率小,整机重量轻,对地基冲击小,符合重型振动筛的设计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侧板和上边缘板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筛床,2-筛框,3-侧板,4-横梁,5-连接座,6-主振弹簧,7-板簧,8-隔振弹簧,9-激振电机,10-框架,11-端面挡板,12-侧挡板,13-上边缘板,14-挡条,15-橡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0024]如图1所示,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它包括分离的筛床I和筛框2,筛框2设置于筛床I的上方,筛床I和筛框2共同构成筛箱,筛床I与筛框2之间设置有主振弹簧6,筛床I通过隔振弹簧8安装于地面上,筛框2上安装有激振电机9。
[0025]所述的筛框2由两个侧板3和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侧板3的横梁4构成,侧板3设置于筛床I边缘并与筛床I边缘平行,且侧板3垂直于筛床1,侧板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连接座5,主振弹簧6和板簧7设置于连接座5与筛床I的对应侧之间,激振电机9安装于横梁4上。两个侧板3间安装有多个横梁4,激振电机9可安装于同一横梁4上,也可分别安装于不同横梁4上。
[0026]所述的筛床I包括框架10和安装于框架10上的筛板。筛床I具有进料端和出料端,筛床I位于进料端的框架10上设置有进料挡板,进料挡板包括设置于框架10端部的端面挡板11和设置于端面挡板11两侧的侧挡板12,端面挡板11两侧均设置有一个侧挡板12,侧挡板12设置于同侧侧板3的一侧,即同侧侧挡板12和侧板3在垂直方向错位,侧挡板12 —端与端面挡板11固定连接,侧挡板12的另一端与侧板3叠加重合,侧挡板12和端面挡板11围成进料口。侧板3的长度与框架10的长度相当,侧挡板12沿框架10边缘延伸的长度远小于侧板3的长度,以出料端相对于进料端的位置为前,侧板3的后端与侧挡板12的前端叠加重合,侧板3的前端超出框架10。上述的叠加重合是指侧挡板12的前端位于侧板3后端的前部,由于侧挡板12和侧板3未位于同一平面内、在垂直方向错位,从而呈现叠加重合的结构。
[0027]如图1、图2所示,所述的筛床I位于筛框2的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侧板3平行的上边缘板13,筛框2的侧板3的下端位于上边缘板13上端的下部。上边缘板13可与侧挡板12位于筛框2的同侧,从而上边缘板13的后端部与侧挡板12连接,上边缘板13的前端部延伸至框架10的前端。上边缘板13也可与侧挡板12位于筛框2的异侧,上边缘板13的后端部与侧板3的后端部平齐,上边缘板13的前端部延伸至框架10的前端。
[0028]所述的主振弹簧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板簧7垂直于主振弹簧6,主振弹簧6和板簧7均为一端与筛床I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5连接。板簧7限制了在其长度方向的运动,即垂直于振动方向的运动,所以不管电机的合力方向如何,最终形成沿主振弹簧6长度方向的直线振动。筛框2和筛床I的振动轨迹是与水平出料方向成40°?55°的直线振动轨迹。
[0029]所述的上边缘板13与侧板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下方设置有固设于上边缘板13侧面的挡条14,上边缘板13的下边缘包覆有橡胶条15,挡条14用于遮挡物料,防止物料进入上边缘板13与侧板3之间的间隙内,该结构既能够保证两者有相对运动,但又保证被筛分的物料保持在筛框2与筛床I所形成的空间内,不产生外漏,橡胶条15起到保护和缓冲作用,避免金属间的直接接触或摩擦,降低装置运行噪音。
[0030]如图1所示,所述的激振电机9可以水平安装,也可如图3所示,所述的激振电机9的安装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即激振电机9的振动方向与主振弹簧6的轴线平行。系统的振动轨迹是倾斜45度的直线轨迹。激振电机9水平安装时,激振电机9的合力是垂直方向的,由于倾斜安装的螺旋弹簧和板簧7的导向,筛床I与筛框2形成倾斜45°的振动。而激振电机9倾斜45°安装时,电机的安装梁也相应倾斜,这样,电机的合力一开始就是倾斜45°的,使筛框2受力更良好。[0031]由于作为激振体的筛框2是筛箱的组成部分,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双质体近共振筛的总体质量明显低于其它近共振筛。由于作为激振体的筛框2相对于筛床I有比较大的质量,所以在筛床I达到足够的振动强度时,筛框2的振动强度比较小,结构强度可靠性高,符合重型振动筛的设计要求。而其它近共振筛的激振体的质量不能太大,太大后将消耗更多的钢材,所以激振体的振动强度一般都比筛箱的振动强度更大,强度设计更苛刻。
[0032]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一般近共振机械电机小、节约能源、对地基冲击小等优点外,还具有钢材消耗少、结构强度可靠性高的优点,适合重型振动筛的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分离的筛床(I)和筛框(2),筛床(I)与筛框(2)之间设置有主振弹簧(6),筛床(I)通过隔振弹簧(8)安装于地面上,筛框(2 )上安装有激振电机(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框(2)由侧板(3)和连接所述侧板(3)的横梁(4)构成,侧板(3)上设置有连接座(5),主振弹簧(6 )设置于连接座(5 )与筛床(I)之间,激振电机(9 )安装于横梁(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床(I)包括框架(10)和安装于框架(10)上的筛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5)与筛床(I)之间还设置有板簧(7),主振弹簧(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板簧(7)垂直于主振弹簧(6),主振弹簧(6)和板簧(7)均为一端与筛床(I)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座(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床(I)位于筛框(2)的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与侧板(3)平行的上边缘板(13),筛框(2)的侧板(3)的下端位于上边缘板(13)上端的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筛框与筛床分离的双质体近共振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边缘板(13)与侧板(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下方设置有固设于上边缘板(13)侧面的挡条(14),上边缘板(13)的下边缘包覆有橡胶条(15)。
【文档编号】B07B1/40GK203448289SQ201320511640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刘挺, 蒋毅 申请人:成都西部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