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8253发布日期:2020-06-30 19:4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属于物流分拣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流分拣中心在分拣各个快递时,多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分拣快递,安装按快递的种类进行分拣,例如快递袋和快递箱进行区分,我国每年需要分拣300亿份快递,工作量巨大,虽工作人员较多,但工作量还是难以负荷,很多工作人员基本每天都需要加班,才能完成当天的工作量;且在现有的技术中,智能的分拣设备,体积较大,占用面积较多,且工作量的增加,导致设备需要长时间工作,长时间的工作,经常会导致设备不定期出现故障,设备故障后,维修成本较高,且维修难度较高,影响使用,不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包括一号输送带,所述一号输送带一端底部的下方设有一号支撑底座,所述一号支撑底座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顶部靠近一号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码器,所述一号输送带远离一号支撑底座一端的底部前端下方设有二号支撑底座,所述二号支撑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所述固定安装板靠近一号输送带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远离固定安装板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一号输送带远离一号支撑底座一端的底部后端下方设有二号输送带。

优选的,所述推板两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输送带两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内壁顶端的扫码器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控制台与电动伸缩杆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内壁两端之间的大于一号输送带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且所述一号输送带位于支撑框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扫码器底部至一号输送带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位置与二号输送带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推板底部至一号输送带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0.5厘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扫码器和控制台的信号连接,控制台与电动伸缩杆的信号连接,并搭配推板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将袋装的快递由一号输送带推向二号输送带,相比与一些大型的分拣设备,造价低,维修成本以及维修难度较低,体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不影响别的设备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及推广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信号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一号输送带;2、一号支撑底座;3、支撑框架;4、扫码器;5、二号支撑底座;6、固定安装板;7、固定底座;8、电动伸缩杆;9、推板;10、二号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包括一号输送带1,一号输送带1一端底部的下方设有一号支撑底座2,一号支撑底座2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3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框架3顶部靠近一号输送带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码器4,一号输送带1远离一号支撑底座2一端的底部前端下方设有二号支撑底座5,二号支撑底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6,固定安装板6靠近一号输送带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7,固定底座7远离固定安装板6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一号输送带1远离一号支撑底座2一端的底部后端下方设有二号输送带10。

推板9两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输送带10两端之间的距离,方便推货。

支撑框架3内壁顶端的扫码器4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控制台与电动伸缩杆8信号连接,方便分拣工作。

支撑框架3内壁两端之间的大于一号输送带1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且一号输送带1位于支撑框架3的内部,方便扫描快递。

扫码器4底部至一号输送带1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避免快递被扫码器4阻挡。

推板9的位置与二号输送带10的位置相匹配,推板9底部至一号输送带1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0.5厘米,方便推货。

具体的,扫码器4和控制台信号连接,控制台又和电动伸缩杆8信号连接,工作人员将袋装快递和纸盒装快递放置在一号输送带1上,且贴有快递单的一面朝上,通过一号输送带1的工作带动快递向二号支撑底座5一端的方向移动,快递路过扫码器4的下方时,扫码器4对快递上的面单进行扫描,扫码器4扫描面单上的数字码,分辨出是袋装快递还是纸盒装快递,若是袋装快递,扫码器4向控制台发出信号,控制台向电动伸缩杆8发出工作信号,电动伸缩杆8带动推板9向二号输送带10一端的方向移动,推板9将由扫码器4处扫描过的袋装快递推入二号输送带10上,通过二号输送带10运往别处,推好后,控制台控制电动伸缩杆8收回至图一模样即可;若扫码器4扫描,不是袋装快递,扫码器4不向控制台发信号,使电动伸缩杆8不工作,纸盒装的快递继续通过一号输送带1的工作运往别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输送带(1),所述一号输送带(1)一端底部的下方设有一号支撑底座(2),所述一号支撑底座(2)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3)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3)顶部靠近一号输送带(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码器(4),所述一号输送带(1)远离一号支撑底座(2)一端的底部前端下方设有二号支撑底座(5),所述二号支撑底座(5)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安装板(6),所述固定安装板(6)靠近一号输送带(1)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7),所述固定底座(7)远离固定安装板(6)的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8),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板(9),所述一号输送带(1)远离一号支撑底座(2)一端的底部后端下方设有二号输送带(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9)两端之间的距离等于二号输送带(10)两端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3)内壁顶端的扫码器(4)与控制台信号连接,控制台与电动伸缩杆(8)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3)内壁两端之间的大于一号输送带(1)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且所述一号输送带(1)位于支撑框架(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器(4)底部至一号输送带(1)顶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9)的位置与二号输送带(10)的位置相匹配,所述推板(9)底部至一号输送带(1)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0.5厘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包括一号输送带,一号输送带一端底部的下方设有一号支撑底座,一号支撑底座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支撑框架底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支撑框架顶部靠近一号输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扫码器,一号输送带远离一号支撑底座一端的底部前端下方设有二号支撑底座,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扫码器和控制台的信号连接,控制台与电动伸缩杆的信号连接,并搭配推板的工作,可以很方便将袋装的快递由一号输送带推向二号输送带,相比与一些大型的分拣设备,造价低,维修成本以及维修难度较低,体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不影响别的设备工作,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以及推广性。

技术研发人员:镇华平;李孔纯;孙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港宏机械工程(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6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