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3705发布日期:2020-09-01 17:0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机领域,特别涉及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



背景技术:

油雾机系目前涉及cnc加工制造业、铸造业、淬火等加工工序所普遍使用去除加工时产生的烟雾的设备。现有的油雾机主要采用风机作为核心结构,通过风机控制空气的流动方向与流动速度,使油雾穿过过滤网,油雾在经过过滤网时,油雾被分离出来,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过滤网上附着的油雾越来越多,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导致油雾机的除油雾能力大幅度下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框体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开设有输入端口,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输出端口,所述框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弹簧的上方,所述框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下方,所述第三横杆位于第二横杆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之间设置有吸附片,所述第三横杆上设置有附电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贯穿框体与第三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贯穿框体与第二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吸附片的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一横杆上,所述吸附片的另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二横杆上,所述附电片的中部固定套装至第三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吸附片与附电片的数量均为若干组,且每相邻的两组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吸附片与附电片均为横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的两端均通过固定环与框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的顶部,所述底板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吸附片与附电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分别作为高压电输入以及低压电输入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拉伸或收缩,便于与导线对接,第一弹簧为第三横杆供给高压电,使附电片带正电荷,第二弹簧为第二横杆供给低压电,使吸附片带负电荷,油雾穿过顶板上的输入端口进入框体的内部后,与附电片接触,油雾附上正电荷,随后,油雾穿过吸附片,通过正负相吸原理,将油雾中的油雾吸附于吸附片上,经过处理后的雾气,经过底板中的输出端口排出,多组吸附片横向排列,每两组之间设有缝隙,使得每组吸附片的两面均可吸附油雾,能够大幅度提高油雾的吸附量,利于人们使用,整个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的图1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框体;2、顶板;3、底板;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8、第三横杆;9、吸附片;10、附电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板2,框体1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底板3,顶板2的中部开设有输入端口,底板3的中部开设有输出端口,框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5,第一弹簧4位于第二弹簧5的上方,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8,第一横杆6位于第二横杆7的下方,第三横杆8位于第二横杆7的上方,第一横杆6与第二横杆7之间设置有吸附片9,第三横杆8上设置有附电片10,第一弹簧4为第三横杆8供给高压电,使附电片10带正电荷,第二弹簧5为第二横杆7供给低压电,使附电片10带负电荷,油雾穿过顶板2中部的输入端口进入框体1的内部后,首先与附电片10接触,油雾附上正电荷,随后,油雾穿过吸附片9,通过正负相吸原理,将油雾中的油雾吸附于吸附片9上。

进一步的,第一弹簧4的一端贯穿框体1与第三横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5的一端贯穿框体1与第二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使第一弹簧4能够顺利为第三横杆8供给高压电,第二弹簧5能够顺利为第二横杆7供给低压电。

进一步的,吸附片9的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一横杆6上,吸附片9的另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二横杆7上,附电片10的中部固定套装至第三横杆8上,吸附片9与附电片10的数量均为若干组,且每相邻的两组之间设有缝隙,吸附片9与附电片10均为横向排列,多组附电片10横向排列,每两组之间设有缝隙,使得每组附电片10的两面均可吸附油雾,能够大幅度提高油雾的吸附量。

进一步的,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第三横杆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环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环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第三横杆8的截面面积,通过铆接固定至框体1内壁时,与框体1内壁接触面积更大,安装后更为稳固。

进一步的,顶板2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1的顶部,底板3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1的底部,采用铆接的方式完成顶板2与底板3的安装,组装后更为稳固,利于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使用前,将整体结构安装至油雾机内部,第一弹簧4与高压线对接,第二弹簧5与低压线对接,使用时,第一弹簧4为第三横杆8供给高压电,使附电片10带正电荷,第二弹簧5为第二横杆7供给低压电,使附电片10带负电荷,油雾穿过顶板2中部的输入端口进入框体1的内部后,首先与附电片10接触,油雾附上正电荷,随后,油雾穿过吸附片9,通过正负相吸原理,将油雾中的油雾吸附于吸附片9上,经过处理后的雾气,经过底板3中部的输出端口排出,多组附电片10横向排列,每两组之间设有缝隙,使得每组附电片10的两面均可吸附油雾,能够大幅度提高油雾的吸附量,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板(2),所述框体(1)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底板(3),所述顶板(2)的中部开设有输入端口,所述底板(3)的中部开设有输出端口,所述框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4)与第二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4)位于第二弹簧(5)的上方,所述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8),所述第一横杆(6)位于第二横杆(7)的下方,所述第三横杆(8)位于第二横杆(7)的上方,所述第一横杆(6)与第二横杆(7)之间设置有吸附片(9),所述第三横杆(8)上设置有附电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贯穿框体(1)与第三横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5)的一端贯穿框体(1)与第二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片(9)的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一横杆(6)上,所述吸附片(9)的另一端固定套装至第二横杆(7)上,所述附电片(10)的中部固定套装至第三横杆(8)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片(9)与附电片(10)的数量均为若干组,且每相邻的两组之间设有缝隙,所述吸附片(9)与附电片(10)均为横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与第三横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第一横杆(6)、第二横杆(7)、第三横杆(8)的两端均通过固定环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1)的顶部,所述底板(3)通过铆接固定安装于框体(1)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顶部外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框体的底部外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顶板的中部开设有输入端口,所述底板的中部开设有输出端口,所述框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第二弹簧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电吸附式油雾机用静电装置,设有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吸附片与附电片,能够通过正负相吸的原理,将油雾中的油雾吸附于吸附片上,多组吸附片横向排列,每两组之间设有缝隙,使得每组吸附片的两面均可吸附油雾,能够大幅度提高油雾的吸附量,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朱龙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安瑞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