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2373发布日期:2022-04-09 08:5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目前的食用菌,如木耳、香菇、萝卜等在收获晾晒后,需要进行筛选,现有食用菌筛选装置使用过程中,其内部杂质容易堵塞筛网,这样导致筛分效率降低,人工清理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环、筛选桶、轴承、筛孔、进料口、出料口、外齿轮环、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齿轮、u型架、驱动螺纹杆、分割块、第二驱动电机、滑块、滑动杆、固定座、连接杆及毛刷;
4.所述支撑架上对称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筛选桶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筛选桶上开设有若干筛孔,所述筛选桶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外齿轮环,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上,且与所述外齿轮环啮合连接;
5.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顶部开设有驱动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螺纹杆设置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螺纹杆中部设置有分割块,所述驱动螺纹杆上且位于所述分割块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u型架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纹杆相连接,所述滑块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螺纹杆上,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杆顶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所述滑动杆底部设置有毛刷。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环之间设置有锥形收集槽。
7.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一侧设置有进料管。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且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设置有出料挡板。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杆。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筛选桶上安装有u型架,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即可带动滑动杆上的毛刷在u型架内上下移动,可根据使用需求对筛选桶进行刷动,对筛孔进行疏通,避免其堵塞,提高筛分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识:
15.1、支撑架;2、固定环;3、筛选桶;4、轴承;5、筛孔;6、进料口;7、出料口;8、外齿轮环;9、第一驱动电机;10、驱动齿轮;11、u型架;12、驱动螺纹杆;13、分割块;14、第二驱动电机;15、滑块;16、滑动杆;17、固定座;18、连接杆;19、毛刷;20、锥形收集槽;21、进料管;22、出料挡板;23、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根据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包括:支撑架1、固定环2、筛选桶3、轴承4、筛孔5、进料口6、出料口7、外齿轮环8、第一驱动电机9、驱动齿轮10、u型架11、驱动螺纹杆12、分割块13、第二驱动电机14、滑块15、滑动杆16、固定座17、连接杆18及毛刷19;
18.所述支撑架1上对称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筛选桶3通过所述轴承4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内,所述筛选桶3上开设有若干筛孔5,所述筛选桶3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进料口6上设置有外齿轮环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驱动齿轮10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输出端上,且与所述外齿轮环8啮合连接;
19.所述固定环2上设置有u型架11,所述u型架11顶部开设有驱动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螺纹杆12设置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中部设置有分割块13,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上且位于所述分割块13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设置于所述u型架11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纹杆12相连接,所述滑块15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上,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杆16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7,所述连接杆18连接于所述滑块15与所述固定座17之间,所述滑动杆16底部设置有毛刷19。
2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环2之间设置有锥形收集槽20。
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6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1。
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出料管下方设置有出料挡板22。
2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3。
2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使用时,将需要筛分的食用菌投入到进料管21内,即可进入到筛选桶3内,第一驱动电机9启动,其输出端带动驱动齿轮10转动,驱动齿轮10带动安装于进料口6上的外齿轮环8转动,这样带动筛选桶3在固定环2内转动,筛选桶3上开设有若干筛孔5,可对投入的食用菌进行筛分,小于筛孔5直径的食用菌掉落进入到锥形收集槽20内,大于筛孔5直径的食用菌向后移动,从出料口7排出进入到出料挡板22上,然后对其进行收集,使用一段时间后,当发现筛选桶3上的筛
孔5堵塞严重时,可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4,第二驱动电机14带动驱动螺纹杆12顺时针转动,在其驱动下,使得滑块15在滑槽内相向移动,通过连接杆18向下支撑滑动杆16,带动毛刷19与筛选桶3相接触,对筛孔5进行刷动疏通,提高筛选桶3的筛分效率,同时疏通过程中,筛选桶3无需停止,进一步加强其工作连续性,疏通完毕后,第二驱动电机14逆时针转动,即可带动毛刷19向上移动与筛选桶3分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提高筛分效率。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固定环(2)、筛选桶(3)、轴承(4)、筛孔(5)、进料口(6)、出料口(7)、外齿轮环(8)、第一驱动电机(9)、驱动齿轮(10)、u型架(11)、驱动螺纹杆(12)、分割块(13)、第二驱动电机(14)、滑块(15)、滑动杆(16)、固定座(17)、连接杆(18)及毛刷(19);所述支撑架(1)上对称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筛选桶(3)通过所述轴承(4)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内,所述筛选桶(3)上开设有若干筛孔(5),所述筛选桶(3)一侧设置有进料口(6),另一侧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进料口(6)上设置有外齿轮环(8),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驱动齿轮(10)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9)输出端上,且与所述外齿轮环(8)啮合连接;所述固定环(2)上设置有u型架(11),所述u型架(11)顶部开设有驱动槽,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驱动螺纹杆(12)设置于所述驱动槽内,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中部设置有分割块(13),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上且位于所述分割块(13)两侧开设有反向螺纹,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设置于所述u型架(11)上,且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螺纹杆(12)相连接,所述滑块(15)对称设置于所述驱动螺纹杆(12)上,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杆(16)顶部设置有固定座(17),所述连接杆(18)连接于所述滑块(15)与所述固定座(17)之间,所述滑动杆(16)底部设置有毛刷(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固定环(2)之间设置有锥形收集槽(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进料口(6)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上且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设置有出料挡板(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底部设置有支撑杆(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了一种食用菌自动筛选装置,包括:支撑架、固定环、筛选桶、轴承、筛孔、进料口、出料口、外齿轮环、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齿轮、U型架、驱动螺纹杆、分割块、第二驱动电机、滑块、滑动杆、固定座、连接杆及毛刷;所述支撑架上对称设置有固定环,所述筛选桶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所述筛选桶上开设有若干筛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筛选桶上安装有U型架,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即可带动滑动杆上的毛刷在U型架内上下移动,可根据使用需求对筛选桶进行刷动,避免其堵塞,提高筛分效率。提高筛分效率。提高筛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雅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昌林盛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