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97866发布日期:2023-03-31 17:0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高效旋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高效旋流器。


背景技术:

2.旋流器利用离心力使不同密度的组分分离,是一种由于结构特点而形成的内、外旋流使不同组分分别由溢流管、底流口排出的高效分离设备,其具有处理量大、应用领域广的特点。
3.旋流器通过底部的排污管进行排污,在排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的絮凝物堆积于排污管处,造成排污管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排污口排污的情况,因此亟需设计高效旋流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旋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旋流器通过底部的排污管进行排污,在排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量的絮凝物堆积于排污管处,造成排污管发生堵塞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旋流器,包括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泥口,所述旋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口,所述旋流器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反冲洗出口,所述排泥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石,所述磁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环,所述第一滑环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疏通杆,所述第一滑环的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磁石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一磁环,在排污的过程中,絮凝物与第一滑环和疏通杆接触,第一滑环受力在滑杆外侧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往复运动的第一滑环以及疏通杆对排泥口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往复切割,避免发生堵塞。
6.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侧皆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破碎片,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传动板,在进水的过程中,通过曲面的传动板受力带动安装轴转动,通过破碎片对污水中的大块絮凝物进行打散,方便后续的固液分离。
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轴和滑杆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引流块,所述引流块的形状皆为锥形,减少了污水或者絮凝物对安装轴和滑杆的冲击。
8.进一步的,所述疏通杆顶端和底端皆为三角状。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环顶部的滑杆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环,所述第二滑环外侧设有与第一滑环外侧相同的第二滑环,所述第一滑环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三磁环,所述第二滑环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第三磁环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二磁环,在排污过程中,第二滑环可在第一滑环顶部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第一滑环和第二滑环提升了清堵效率。
10.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分布于安装轴的两端外侧,通过两个轴承座,提升了安装轴安装转动的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污的过程中,絮凝物与第一滑环和疏通杆接触,第一滑环受力在滑杆外侧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往复运动的第一滑环以及疏通杆对排泥口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往复切割,避免发生堵塞。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污水进入进水口内部后,污水推动曲面的传动板,使得传动板受力带动安装轴发生转动,在安装轴转动的过程中,安装轴外侧的破碎片不断的与污水接触,通过破碎片对污水中的块状絮凝物接触,从而对其进行分割,可将块状的絮凝物打散,从而方便完成分离。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口结构分离立体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泥口结构分离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石结构爆炸立体示意图。
18.附图标记为:110、旋流器;111、进水口;112、出水口;113、反冲洗进口;114、反冲洗出口;115、轴承座;116、安装轴;117、安装环;118、破碎片;119、传动板;120、引流块;122、排泥口;123、安装座;124、磁石;125、滑杆;126、第一滑环;127、第一磁环;128、第二滑环;129、第二磁环;130、第三磁环;131、疏通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实施例一: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旋流器,包括旋流器110,旋流器1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11,旋流器1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12,旋流器1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泥口122,旋流器1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口113,旋流器110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反冲洗出口114,排泥口1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3,安装座1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石124,磁石1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杆125,滑杆125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环126,第一滑环126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疏通杆131,第一滑环126的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磁石124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一磁环127,疏通杆131顶端和底端皆为三角状,第一滑环126顶部的滑杆125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环128,第二滑环128外侧设有与第一滑环126外侧相同的第二滑环128,第一滑环126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三磁环130,第二滑环128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第三磁环130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二磁环129。
21.工作原理:在排污的过程中,絮凝物在排泥口122内部下落,排泥口122与第一滑环126外侧的疏通杆131接触,通过第一滑环126受力在滑杆125外侧向下滑动,当滑动至一定位置后通过第一磁环127和磁石124之间的磁力相斥,使得滑杆125向上复位,采用这种方式,使得在排污的过程中,第一滑环126在滑杆125外侧做上下的往复运动,通过第一滑环126外侧的疏通杆131对排泥口122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分割,避免絮凝物在排泥口122内部堵
塞。
22.实施例二:
2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水口1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轴承座115,轴承座115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轴116,安装轴116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安装环117,安装环117的外侧皆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破碎片118,安装轴116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传动板119,安装轴116和滑杆12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引流块120,引流块120的形状皆为锥形,每组轴承座1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轴承座115分布于安装轴116的两端外侧,污水进入进水口111内部后,污水推动曲面的传动板119,使得传动板119受力带动安装轴116发生转动,在安装轴116转动的过程中,安装轴116外侧的破碎片118不断的与污水接触,通过破碎片118对污水中的块状絮凝物接触,从而对其进行分割,可将块状的絮凝物打散,从而方便完成分离。


技术特征:
1.高效旋流器,包括旋流器(110),所述旋流器(1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11),所述旋流器(1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112),所述旋流器(1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泥口(122),所述旋流器(1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口(113),所述旋流器(110)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反冲洗出口(114),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口(1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3),所述安装座(123)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石(124),所述磁石(12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杆(125),所述滑杆(125)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环(126),所述第一滑环(126)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疏通杆(131),所述第一滑环(126)的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磁石(124)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一磁环(1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1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轴承座(115),所述轴承座(115)的内侧皆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安装轴(116),所述安装轴(116)的外侧皆固定安装有安装环(117),所述安装环(117)的外侧皆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破碎片(118),所述安装轴(116)的外侧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传动板(1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轴(116)和滑杆(125)的一端皆固定安装有引流块(120),所述引流块(120)的形状皆为锥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杆(131)顶端和底端皆为三角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环(126)顶部的滑杆(125)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滑环(128),所述第二滑环(128)外侧设有与第一滑环(126)外侧相同的第二滑环(128),所述第一滑环(126)顶端嵌入安装有第三磁环(130),所述第二滑环(128)底端嵌入安装有与第三磁环(130)顶部磁极相反的第二磁环(129)。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旋流器,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轴承座(1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轴承座(115)分布于安装轴(116)的两端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流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高效旋流器,包括旋流器,所述旋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旋流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出水口,所述旋流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排泥口,所述旋流器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反冲洗进口,所述旋流器的顶端皆固定安装有反冲洗出口,所述排泥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石,所述磁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第一滑环。本实用新型在排污的过程中,絮凝物与第一滑环和疏通杆接触,第一滑环受力在滑杆外侧做上下往复运动,通过往复运动的第一滑环以及疏通杆对排泥口内部的絮凝物进行往复切割,避免发生堵塞。塞。塞。


技术研发人员:阮礼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鸿景天生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3/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