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666发布日期:2023-06-08 15:4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磁式除金属杂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浆料除磁性金属杂质的除磁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新能源锂电池行业发展迅猛,为保障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对锂电池生产质量控制、环境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若生产质量控制、环境控制不佳,导致锂电池内部混入磁性金属杂质等,刺破隔膜而导致内部短路,从而温度急剧上升而起火爆炸。因此,各材料厂家及电芯厂家需要对制造过程的金属磁性杂质作去除处理,保证磁性金属杂质含量合格,现有直通式管道除磁器因受管道流量影响,无法对磁性金属杂质完全有效去除,往往会进行重复除磁,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直通式管道除磁器对磁性金属杂质去除不彻底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包括:第一除磁组件,包括第一除磁室及设置于所述第一除磁室内的多根第一磁棒;第二除磁组件,包括第二除磁室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除磁室内的多根第二磁棒;传送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除磁室及所述第二除磁室,用于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浆料在所述第一除磁室除去磁性金属杂质后,通过所述传送管道流入所述第二除磁室进行二次磁性金属杂质的去除;支撑架,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除磁室的第一平台和用于支撑所述第二除磁室的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与所述第二平台呈阶梯式结构,所述第一平台高于所述第二平台。

2、优选地,所述第一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二进料口,所述传送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磁棒自所述第一除磁室顶部插入,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与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二磁棒自所述第二除磁室顶部插入,所述第二磁棒与所述第二除磁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与所述第二除磁室底部的距离。

3、优选地,所述第一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浆料从所述第一进料口进入所述第一除磁室,从所述第一出料口流出,经所述传送管道,从所述第二进料口进入所述第二除磁室,从所述第二出料口流出,所述第一进料口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出料口。

4、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棒自所述第一除磁室顶部插入延伸至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所述第二磁棒自所述第二除磁室顶部插入延伸至所述第二除磁室中部。

5、优选地,所述多根第一磁棒具有7根,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除磁室内。

6、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棒为永磁棒或电磁棒。

7、优选地,所述第一磁棒为12000高斯磁棒。

8、优选地,所述第一除磁室包括主体部及盖设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根第一磁棒分别插设于所述通孔。

9、优选地,每一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有一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磁棒竖直方向的位移。

10、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通过串联的第一除磁组件和第二除磁组件依次去除金属磁性杂质,对管道内浆料可以达到二次除磁效果。阶梯式结构,使浆料在除磁室内由下向上的走向,改变现有技术浆料直通的流向,可以减少管道内浆料流量对除磁的影响,除磁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二进料口,所述传送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磁棒自所述第一除磁室顶部插入,所述第一磁棒与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与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的距离,所述第二磁棒自所述第二除磁室顶部插入,所述第二磁棒与所述第二除磁室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与所述第二除磁室底部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一进料口,所述第二除磁室侧壁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浆料从所述第一进料口进入所述第一除磁室,从所述第一出料口流出,经所述传送管道,从所述第二进料口进入所述第二除磁室,从所述第二出料口流出,所述第一进料口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所在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出料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棒自所述第一除磁室顶部插入延伸至所述第一除磁室底部,所述第二磁棒自所述第二除磁室顶部插入延伸至所述第二除磁室中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第一磁棒具有7根,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除磁室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棒为永磁棒或电磁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棒为12000高斯磁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磁室包括主体部及盖设于所述主体部上的盖体,所述盖体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根第一磁棒分别插设于所述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通孔对应设置有一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用于限制所述第一磁棒竖直方向的位移。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盖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用除磁器(1),包括:第一除磁组件(10),包括第一除磁室(11)及设置于第一除磁室(11)内的多根第一磁棒(12);第二除磁组件(20),包括第二除磁室(21)及设置于第二除磁室(21)内的多根第二磁棒(22);传送管道(30),连接第一除磁室(11)及第二除磁室(21),用于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浆料在第一除磁室(11)除去磁性金属杂质后,通过传送管道(30)流入第二除磁室(21)进行二次磁性金属杂质的去除;支撑架(40),具有用于支撑第一除磁室(11)的第一平台(41)和用于支撑第二除磁室(21)的第二平台(42),第一平台(41)与第二平台(42)呈阶梯式结构,第一平台(41)高于第二平台(42)。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新,杨志宽,邵戈,李猛,徐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