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29829发布日期:2023-11-22 19:4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炉渣选矿领域,具体为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


背景技术:

1、原炉渣选矿流程中浮选尾矿经过一台磁选机选别后,得到的铁精矿先经过浓密机浓缩,再通过陶瓷过滤机脱水后直接作为最终产品进行外售,所产出的铁精矿质量差,铁精矿品位和产率相较于同行业都处于较低水平,同时铁精矿中含铜较高,造成铜金属的大量流失,因此在炉渣选矿过程中,尽量降低铁精矿含铜、提高铁精矿的产率和铁品位,对于资源回收和提高企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以解决原炉渣选矿流程中铁精矿质量差,铁精矿品位和产率相较于同行业都处于较低水平,铁精矿中含铜较高,造成铜金属的大量流失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将炉渣进行筛分,得到炉渣粉和炉渣颗粒,对炉渣颗粒进行破碎,得粒目均匀的炉渣;

4、步骤二,将炉渣选矿流程中浮选尾矿经过一段磁选机选别,得到中矿和铜尾渣;

5、步骤三,将步骤一中所述的中矿产品放入中矿旋流器进行分级,溢流进中矿浮选柱,沉沙进立磨机再磨后分级溢流进中矿浮选柱再选形成闭路;

6、步骤四,中矿浮选柱中的精矿进入主流程,精一浮选柱进行铜回收,排尾进入二段磁选机;

7、步骤五,二段磁选后精矿进入三段磁选机,所产出精矿即得铁精矿;

8、步骤六,一、二、三段磁选机尾矿混合为铜尾渣,再分别经浓缩、过滤后即得最终铁精矿和铜尾渣用于外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炉渣进行筛分破碎的方法,减少了破碎机破碎的量,避免本身粒度合格的炉渣重新被破碎筛分,提高破碎机的效率和质量。

10、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所述的一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2500gs,圆筒转速控制为15r/min~25r/min。

11、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所述的二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4000gs。

12、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所述的三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3000gs。

13、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的立磨机为立式螺旋磨矿搅拌机,且其直径为1m-3m。

14、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的旋流器为水力旋流器,输送量为200m3/h~600m3/h。

15、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所述的旋流器细度为200-500目。

16、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三段磁选充分对浮选尾矿中的磁性矿物进行回收,提高了铁精矿品质,铁精矿品位由52%提高至55%;

18、2、本发明通过将中矿进入立磨机再磨,再进入中矿浮选柱再选,中矿粒度-325占比>90%,增强了中矿浮选柱浮选效果,有效降低了铁精矿含铜,使铁精矿含铜从0.28%降低到0.20%,年回收铜金属约120t;

19、3、本发明通过对炉渣进行分级,对大颗粒的炉渣进行破碎,使炉渣粒目负荷要求,避免大颗粒炉渣中的铁、铜浪费,合格的炉渣可以直接进行浮选,颗粒较大的炉渣进行破碎,减少了破碎机破碎的量,避免本身粒度合格的炉渣重新被破碎筛分,提高破碎机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一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2500gs,圆筒转速控制为15r/min~25r/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二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4000g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的三段磁选机的筒表磁场强度为3000g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立磨机为立式螺旋磨矿搅拌机,且其直径为1m-3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旋流器为水力旋流器,输送量为200m3/h~600m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旋流器细度为200-500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渣选矿系统铁精矿提质增效方法,涉及炉渣选矿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炉渣进行筛分,得到炉渣粉和炉渣颗粒,对炉渣颗粒进行破碎,得粒目均匀的炉渣;步骤二,将炉渣选矿流程中浮选尾矿经过一段磁选机选别,得到中矿和铜尾渣;本发明通过三段磁选充分对浮选尾矿中的磁性矿物进行回收,提高了铁精矿品质,铁精矿品位由52%提高至55%;本发明通过将中矿进入立磨机再磨,再进入中矿浮选柱再选,中矿粒度‑325占比>90%,增强了中矿浮选柱浮选效果,有效降低了铁精矿含铜,使铁精矿含铜从0.28%降低到0.20%,年回收铜金属约120t。

技术研发人员:周南方,马宝军,周裕高,施贵添,苏法佐,万为军,郑少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