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94711发布日期:2023-12-07 04:1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特别是涉及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1、汽车动力电池盖板160作为电池模块中的一个零部件,对电池模块的稳定工作和安全防护起着关键作用;电池盖板160采用铝合金材料,可以降低内阻,有效减少过流电流等,使得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大大提升;

2、如图7所示,电池盖板160包括上铝板161、以及设置在上铝板161的密封圈162、负极柱、正极柱、防爆片等部件;电池盖板160在加工过程中,一对密封圈162固定在上铝板161上,分别对正极柱、负极柱进行密封;

3、现有电池盖板160生产线中缺少对密封圈162的检测,即密封圈162装配过程中,当其安装位置厚度出现偏差时,将影响到密封圈162对相应极柱的封闭,存在电解液泄露、以及电池盖板160下压时减压缓冲效果降低的风险,无法保证电池内部组件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

2、一种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包括:

3、检测平台,平铺、并设有将电池盖板横向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后端设有下料箱;

4、还包括:

5、检测机构,位于检测平台上方,包括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横向、纵向移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盖板位置厚度检测的检测感应器127;

6、转移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包括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横向、升降移动的转移板,转移板上设有多个作用在电池盖板上的吸嘴,转移板横向移动与输送方向一致。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8、第一滑块,滑动位于第一支板上、并与第一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横向动作;

9、第二滑块,滑动位于第二支板上,并与第二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用于纵向动作;

10、第二支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上,检测感应器127安装在第二滑块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12、第三滑块,滑动位于第三支板上、并与第三驱动缸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与输送方向同向动作;

13、第二升降缸,安装在第三滑块上、上下移动的输出端与转移板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吸嘴滑动位于转移板上的条型槽内;

15、吸嘴中部阶梯结构顶压在条型槽一侧、上部穿过条型槽并通过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锁紧在条型槽上。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安装在检测平台上并位于检测机构的下方,包括:

17、定位板,为一对,并纵向布置在输送机构的两侧,每个定位板与第四驱动缸连接进行靠近或远离输送机构的动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对电池盖板的定位槽;

19、定位槽由定位板的内侧面、以及横向均匀间隔布置定位块组成。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机构还包括:

21、支撑凸板,为一对,并纵向布置在输送机构的两侧并位于一对定位板之间;

22、支撑凸板的上端面与电池盖板的下端面相匹配。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检测平台横向布置的槽孔内,包括:

24、输送板,安装在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升降、横向往复移动,输送板上横向并列设有用于对电池盖板限位的凸块;

25、定位机构作用在处于下降状态的电池盖板上。

2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27、第一升降缸,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伸缩端与支撑底板连接;

28、底座,沿输送方向滑动在滑轨上、并与电缸连接进行移动。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机构、转移机构上均设有用于识别电池盖板输送通过其相应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30、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输送机构、检测机构、转移机构的动作。

31、上述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32、本实施例将电池盖板在输送机构上进行输送、并且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检测感应器127横向、纵向位置调整,实现检测感应器127对密封圈位置厚度的精准检测,避免因密封圈装配不良造成电池盖板使用过程中存在风险,并通过转移机构将合格、不合格产品进行转移,整体结构结构简单紧凑,避免人工操作,有效提高检测效率;

33、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定位机构,当电池盖板移动至检测机构的下方时,第四驱动缸驱动,带动一对定位板相互靠近对电池盖板纵向侧面进行定位、实现对位置的定位;并且定位板上设有成槽钢结构的定位槽,能够对输送过来的电池盖板进行三个侧面的定位,使得定位更加精准;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包括能够升降、往复平移的输送板,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吸嘴(146)滑动位于转移板(145)上的条型槽(148)内;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130),安装在检测平台(100)上并位于检测机构(120)的下方,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31)上设有对电池盖板(160)的定位槽(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定位机构(130)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110)位于检测平台(100)横向布置的槽孔内,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20)、转移机构(140)上均设有用于识别电池盖板(160)输送通过其相应位置的光电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上密封圈的检测工装,包括:检测平台,平铺、并设有将电池盖板横向输送的输送机构,输送方向的后端设有下料箱;检测机构,位于检测平台上方,包括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横向、纵向移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设有用于对电池盖板位置厚度检测的检测感应器127;转移机构,位于输送机构上方,包括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横向、升降移动的转移板,转移板上设有多个作用在电池盖板上的吸嘴,转移板横向移动与输送方向一致。

技术研发人员:程常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云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