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2801发布日期:2024-03-01 13:04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没有用于笋片的精选设备,均是人工将断裂的、看起来不好的进行筛除,自动化效率低,没有办法将高质量的笋片(笋片紧实)筛选出来形成高质量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自动化效率低,没有办法将高质量的笋片筛选出来形成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结构包括分选水箱、下料传送带、内环、转动电机、转动板、内水道、外水道、输出装置,所述分选水箱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分选水箱的中部设置内环,所述下料传送带连接至内环的一端的内侧,所述内环的外侧为外水道,所述内环的内侧为内水道,所述内水道的左侧与外水道连通,所述分选水箱的中部设置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转动板连接,所述外水道的边缘处设置用于将竹笋片输出的输出装置。

3、进一步的,所述分选水箱的深度为20-30cm。

4、进一步的,所述内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内环只设置右侧的半圆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装置包括隔板、输出传送带、输出口、下分隔板、输出管、外输出传送带、接水罩、回流管,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下分隔板,所述隔板与分选水箱的侧壁直接设置输出传送带,所述输出传送带的下方设置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输出管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后端设置外输出传送带,所述外输出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接水罩,所述接水罩通过回流管连接至分选水箱。

6、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距离分选水箱的侧壁3-5cm。

7、进一步的,所述输出传送带、外输出传送带均为可以承接竹笋片,水会从其上空隙穿过的网状的金属传送带。

8、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管流量与输出口截留面水流量相同。

9、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管上还设置过滤器与增压泵。

10、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改进了自动化效率低,没有办法将高质量的笋片(笋片紧实)筛选出来形成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的情况,通过旋转式浮选的方法,笋片进入水中之后,更紧实的笋片具有更大的离心力,会更加靠近分选水箱的边缘,将悬浮与水中和紧贴分选水箱侧壁的竹笋片作为更高质量的产品进行分选,从而形成高质量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分选水箱、下料传送带、内环、转动电机、转动板、内水道、外水道、输出装置,所述分选水箱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分选水箱的中部设置内环,所述下料传送带连接至内环的一端的内侧,所述内环的外侧为外水道,所述内环的内侧为内水道,所述内水道的左侧与外水道连通,所述分选水箱的中部设置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与转动板连接,所述外水道的边缘处设置用于将竹笋片输出的输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水箱的深度为20-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为半圆形结构,所述内环只设置右侧的半圆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装置包括隔板、输出传送带、输出口、下分隔板、输出管、外输出传送带、接水罩、回流管,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下分隔板,所述隔板与分选水箱的侧壁直接设置输出传送带,所述输出传送带的下方设置输出口,所述输出口与输出管连接,所述输出管的后端设置外输出传送带,所述外输出传送带的下方设置接水罩,所述接水罩通过回流管连接至分选水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距离分选水箱的侧壁3-5c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传送带、外输出传送带均为可以承接竹笋片,水会从其上空隙穿过的网状的金属传送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流量与输出口截留面水流量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上还设置过滤器与增压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笋加工旋转式精选装置,所述分选水箱为圆盘状结构,所述分选水箱的中部设置内环,所述下料传送带连接至内环的一端的内侧,所述内环的外侧为外水道,所述内环的内侧为内水道,所述内水道的左侧与外水道连通,通过旋转式浮选的方法,笋片进入水中之后,更紧实的笋片具有更大的离心力,会更加靠近分选水箱的边缘,将悬浮与水中和紧贴分选水箱侧壁的竹笋片作为更高质量的产品进行分选,从而形成高质量高品质高价格的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兴,翁瑞恒,杨杰,翁巧梅,翁建平,虞长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福迪安然农产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