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

文档序号:37569005发布日期:2024-04-18 11:37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颗粒分离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5156059a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在双u型凹槽中间设置密封胶层,密封胶层由凡士林和隔离子混合、微米级胶带或粘胶水加隔离子混合形成,可以温和地对不同大小的细胞样本进行分离,装置整体简易轻便,可放置在生物安全柜中使用,避免细胞污染。

2、但上述装置仍有不足,该装置通过四周的密封胶的厚度值控制待分离颗粒的尺寸阈值,选择分离阈值时受限于能获得的密封胶的厚度,对于达不到密封胶的厚度值的颗粒就无法分离,适应性较差。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只能对密封胶层厚度值范围内的颗粒进行分离,对于达不到密封胶层厚度值的颗粒就无法分离,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包括:

4、壳体,包括进样室和分离室,所述进样室设置进样进液口和进样出液口,所述分离室设置分离进液口和分离出液口;

5、壳盖,铰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

6、其中,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之间设置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上端面向上倾斜并朝向所述分离室;

7、所述壳体远离第一端的相对侧壁设置用于支撑所述壳盖的支撑构件,所述壳盖和所述分离板之间形成缝隙;

8、所述壳体与所述壳盖的四周外壁均包裹密封胶。

9、可选的,所述支撑构件为塞规。

10、可选的,所述进样室设置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样出液口连接。

11、可选的,所述进样进液口、所述进样出液口、所述分离进液口和所述分离出液口均设置管道。

12、可选的,所述管道上均设置可拆卸的夹具。

13、可选的,所述进样进液口和所述分离进液口通过所述管道分别连接溶液注射器,所述进样出液口和所述分离出液口通过所述管道分别连接烧杯。

14、可选的,所述溶液注射器内设置样品溶液或冲洗液,所述样品溶液还包括抗凝血酶。

15、可选的,所述密封胶为凡士林。

16、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用于放置所述壳盖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的上方,且尺寸大于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的尺寸。

17、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凹槽的四周边缘均设置卡槽。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构件支撑壳盖,以使壳盖与壳体之间构成三角形,壳盖与分离板之间形成缝隙,分离的阈值由缝隙高度确定,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分离阈值,适用于任何尺寸的颗粒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还可以放入生物安全柜中操作,避免被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为塞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室设置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样出液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进液口、所述进样出液口、所述分离进液口、所述分离出液口和所述回流口均设置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均设置可拆卸的夹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进液口和所述分离进液口通过所述管道分别连接溶液注射器,所述进样出液口和所述分离出液口通过所述管道分别连接烧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注射器内设置样品溶液或冲洗液,所述样品溶液还包括抗凝血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为凡士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用于放置所述壳盖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的上方,且尺寸大于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呈矩形,所述凹槽的四周边缘均设置卡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米级颗粒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壳盖,壳体包括进样室和分离室,所述进样室设置进样进液口和进样出液口,所述分离室设置分离进液口和分离出液口,壳盖铰接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其中,所述进样室和所述分离室之间设置分离板,所述分离板的上端面向上倾斜并朝向所述分离室,所述壳体远离第一端的相对侧壁设置用于支撑所述壳盖的支撑构件,壳盖与分离板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壳体与所述壳盖的四周外壁均包裹密封胶。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构件支撑壳盖,以使壳盖与壳体之间构成三角形,壳盖与分离板之间形成缝隙,分离的阈值由缝隙高度确定,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分离阈值,适用于任何尺寸的颗粒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吴隽,黄德民,杨伟国,黄可洁,戚威臣,刘飞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