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0837发布日期:2024-02-02 20:5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垃圾分选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1、现在生活垃圾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处理这三种方式处理。焚烧逐步代替填埋成为主要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一些小型处理量的焚烧炉也应运而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采用前处理分选工艺。

2、cn210632621u公开了一种可燃物垃圾分选系统,结合滚筒分筛和振动弹跳分筛,结构合理,泥土分离效率高;进一步可设置磁选输送带,分选出磁金属;还可设置撕碎机、二级滚筒分筛机、打包机,进一步提升泥土分离率,并对轻质可燃物打包运输;进一步还可以设置人工分选工位对可燃物垃圾进行深度细分;扩宽可燃物垃圾再利用的去路,不再单一的进行焚烧再利用,提升资源有效利用率;可适用于填埋场的存量生活垃圾,也可适用于城市新产生的生活垃圾的筛分。

3、cn210097947u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分选系统,包括通过运输装置连接依次设置的大件分拣台、垃圾储存坑、破袋机、第一人工分拣室、第一磁选装置、二级滚筒筛、第二人工分拣室和塑料打包机;所述二级滚筒筛还通过有机物输送皮带机连接设置有有机物细分选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人工分选相结合对生活垃圾根据各自的差异性逐一进行分离,实现垃圾全组分有效分离;同时还对分选的有机物进行细分选,获得的有机物原料纯度高,提高了有机物产能率,利于后续的有机物发酵资源化利用,充分回收了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

4、以上的分选系统包括国内大多采用传统设备分选和人工分选相结合的方法,常规生活垃圾分选技术包括风选、磁选、滚筒筛分等,主要是通过风力、磁力、筛孔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选。但是,依靠传统设备分选,分选设备占地面积大,而且处理量都比较大,难以适用于小处理量的垃圾分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分选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小处理量的生活垃圾进行识别和分选。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分选系统,包括:下料机构、识别机构和剔除机构;其中,

3、所述下料机构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下料机构用于将来料进行下料后输送至所述识别机构;

4、所述识别机构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其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贯穿于所述识别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垃圾输送至识别装置中,所述识别装置用于对目标物进行识别;

5、所述剔除机构靠近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其包括剔除单元和分拣单元;所述剔除单元包括为可输结构,用于将含有目标物的垃圾剔除至分拣单元进行分拣,将不含有目标物的垃圾输送至指定位置。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储存下料仓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储存下料仓的侧部,用于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倾倒至所述储存下料仓内。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其倾角为10~15°;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较高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箱;所述渗滤液收集箱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较低的一端的端部的下方。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识别机构为x光异物识别机。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剔除单元包括剔除平台和垃圾接收箱;所述剔除平台设置为皮带传输的结构;所述垃圾接收箱设置在所述剔除平台远离所述识别机构的一端的下方。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分拣单元设置在所述识别装置和所述剔除平台之间,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剔除平台和所述分拣单元在高度上顺次错位降低。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所述分拣单元包括分拣平台和剔除物接收箱;所述分拣平台设置为皮带传输的结构;所述剔除物接收箱设置在所述分拣平台远离所述识别机构的一端的下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识别机构和剔除机构控制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优选地,分别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剔除平台和所述分拣平台的两侧设置挡板。

15、本实用新型的垃圾分选系统可以对小处理量的生活垃圾进行识别和分选。同时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料机构、识别机构和剔除机构;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储存下料仓和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设置在所述储存下料仓的侧部,用于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倾倒至所述储存下料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倾斜设置,其倾角为10~15°;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较高的一端的端部高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还包括渗滤液收集箱;所述渗滤液收集箱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较低的一端的端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机构为x光异物识别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剔除单元包括剔除平台和垃圾接收箱;所述剔除平台设置为皮带传输的结构;所述垃圾接收箱设置在所述剔除平台远离所述识别机构的一端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单元设置在所述识别装置和所述剔除平台之间,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剔除平台和所述分拣单元在高度上顺次错位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单元包括分拣平台和剔除物接收箱;所述分拣平台设置为皮带传输的结构;所述剔除物接收箱设置在所述分拣平台远离所述识别机构的一端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识别机构和剔除机构控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剔除平台和所述分拣平台的两侧设置挡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分选系统,包括:下料机构、识别机构和剔除机构;其中,所述下料机构设置有第一输送装置,所述下料结构用于将来料进行下料后输送至所述识别机构;所述识别机构靠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其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和识别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贯穿于所述识别装置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于将垃圾输送至识别装置中,所述识别装置用于对目标物进行识别;所述剔除机构靠近所述识别机构设置,其包括剔除单元和分拣单元;所述剔除单元设包括传输结构,用于将含有目标物的垃圾剔除至分拣单元进行分拣,将不含有目标物的垃圾输送至指定位置。本技术的系统可以对小处理量的生活垃圾进行识别和分选。

技术研发人员:毕倩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赛叁宝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