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7081发布日期:2023-12-13 10:3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负极原料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各向同性焦炭,一般是指光学结构为细颗粒镶嵌结构,无单一取向性,这种结构决定了焦炭的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相同的,显示了宏观各向同性性质。各向同性焦炭在微米甚至纳米级微观尺度上是各向异性的,可以石墨化形成石墨微晶,而宏观上整体呈各向同性,因而各向同性焦炭非常适合作为各向同性石墨的骨料。各向同性焦炭的热膨胀系数在各个方向都是一致的,这不同于各向异性焦炭,如针状焦,其热膨胀系数各方向都不同,平行于针状纹理的轴方向最低。基于各向同性焦的性质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有超长循环寿命和高倍率充放电等优异性能。

2、目前主流的各向同性焦制备方法主要为空气氧化法,以煤焦油、渣油或他们的沥青材料为原料,通过氧化使原料中的组分发生交联,从而在后期碳化过程中形成各向同性结构;催化法,通过催化剂的添加,使得重芳香原料的热解、聚合反应显著加快,中间相小球来不及生长即固化形成镶嵌结构;中间相碳微球经成型、焙烧制备各向同性焦;直接焦化法,采用合适的原材料,直接通过焦化工艺制得,而该方法对原材料的要求相对较高。

3、专利cn114525153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通过闪蒸去除一次喹啉为常规煤系沥青焦制备工艺,后将闪蒸油将成核剂进行固液混合,该方法不仅过程繁琐,且该工艺难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堵塞装置。通过引入固体成核剂来使得中间相的融并生长,虽然理论上可行,但中间相的尺寸远小于其设计的成核剂尺寸(1-3微米),故闪蒸油是否会在固体表面反应并生长有待验证。且引入的固体粉末存在团聚的可能性,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会受影响,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及其所得产品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得到得到的同性焦石墨化后不仅容量高,且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好,适用于锂电池负极中。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将高硫油浆和高硫渣油进行调和,得到调和物料;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调和物料中沥青质比例为2~10%,饱和分比例为15~35%,芳香分比例为25~55%,胶质比例为15~35%;

4、2)将所述调和物料在430~520℃热处理5~60s,得到预处理物料;

5、3)将所述预处理物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依次进行焦化处理、干燥处理,得到各向同性焦。

6、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硫油浆中硫含量为1.5~5.0%。

7、优选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硫渣油中硫含量为1.5~5.0%。

8、优选的,所述高硫油浆和高硫渣油的质量比为1:10~10:1。

9、优选的,所述焦化处理时的温度为430~520℃,时间为4~24h。

10、优选的,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430~520℃,时间为4~24h。

11、优选的,干燥处理后还包括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自然冷却。

12、本发明提供了上述任意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各向同性焦,所述各向同性焦的光学结构为镶嵌结构与小域结构共存的状态,其中小域结构占比≥58%,镶嵌结构占比≥30%。

13、优选的,所述各种同性焦石墨化后的表现容量≥353mah/g,石墨化后的粉末oi值<4。

14、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所述的各向同性焦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6、本发明采用中高硫油系原料,利用s杂原子增加芳香环极性,加速脱氢缩合反应;同时加速中间相的形成和固化,增加体系粘度,减少片层分子的生长,以获得小片层有序堆积的结构;渣油混掺油浆,利用高硫渣油组分调控体系反应活性,改变中间相分子排列,最终改变片层分子取向度。本发明由于在原料端引入了芳烃组分,同时控制可石墨化组分较高,相较于其他方法制得的各向同性焦容量更高,石墨化后容量表现在353mah/g以上,远高于常规各向同性焦的341mah/g。且石墨化后表现出较低的粉末oi值(<4),更有利于锂离子扩散传输,提升其倍率性能。

17、本发明通过利用高硫油浆、高硫渣油为原料,经过滤后无需进行预处理,经加热炉后控制反应压力、温度直接进行焦化,工艺简单可行,产品收率高,产品一致性、稳定性高,制备过程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硫油浆中硫含量为1.5~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高硫渣油中硫含量为1.5~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硫油浆和高硫渣油的质量比为1: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焦化处理时的温度为430~520℃,时间为4~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处理时的温度为430~520℃,时间为4~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处理后还包括在惰性气氛保护下进行自然冷却。

8.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各向同性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同性焦的光学结构为镶嵌结构与小域结构共存的状态,其中小域结构占比≥58%,镶嵌结构占比≥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各向同性焦,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种同性焦石墨化后的表现容量≥353mah/g,石墨化后的粉末oi值<4。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各向同性焦在锂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各向同性焦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负极原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高硫油浆和高硫渣油进行调和,得到调和物料;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调和物料中沥青质比例为沥青质比例为2~10%,饱和分比例为15~35%,芳香分比例为25~55%,胶质比例为15~35%;2)将所述调和物料在430‑520℃热处理5~60s,得到预处理物料;3)将所述预处理物料在惰性气氛保护下依次进行焦化处理、干燥处理,得到各向同性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且制备得到得到的同性焦石墨化后容量高,且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好,适用于锂电池负极中。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王卫江,段欣,朱振涛,孙军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海科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