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5131发布日期:2024-02-20 20:2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202010296788.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控制方法,应用的装置主要包括:下吸式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剂进气阀,炉膛四周多个温度传感器,罗茨风机,长明火处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摄像头,主要强调摄像头和温度传感器组合在检测产气可燃气体热值信息的应用,同时引入热值系数概念,风量进行控制时采用非线性温度滞环控制器使下吸式气化炉内温度处于最佳气化状态。

2、但是该生物质气化炉控制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操作过程中原料容易堆积,透气性变差,这会影响装置的生物质气化效果,而且有些材料较大,这会影响生物质气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背景技术存在原料容易堆积,透气性变差,颗粒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

2、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包括反火生物质气化炉,所述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左侧顶部的出气口和右侧底部的进气口均连通有导气管,反火生物质气化炉的顶部栓接有传动箱,传动箱的顶部栓接有连接壳,连接壳两侧的开口分别与两个导气管的开口连通;

3、连接壳的内部转动套接有转轴,转轴的表面栓接有导气扇叶,转轴的底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内部并键连接有小链轮,小链轮的齿牙啮合有链条;

4、反火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室转动套接有粉碎刀架,粉碎刀架的顶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内部并键连接有小齿轮,链条内部的右侧啮合有加速机构,小齿轮的齿牙啮合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加速机构啮合;

5、包括以下步骤:

6、s1:将需要处理的生物质原料导入反火生物质气化炉中,闭合反火生物质气化炉的炉门;

7、s2:运用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对反火生物质气化炉进行操作;

8、s3:加速机构通过链条可以带动小链轮转动,小链轮通过转轴可以带动导气扇叶快速的转动,导气扇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气管的引导吹动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

9、s4:加速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粉碎刀架可以对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加速机构通过链条可以带动小链轮转动,小链轮通过转轴可以带动导气扇叶快速的转动,导气扇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气管的引导吹动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加速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粉碎刀架可以对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可以将生物质原料分散开来,保障透气性,并减少颗粒尺寸,保障生物质气化效率和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加速机构包括动力电机、蜗杆、大锥齿轮和带轮组件;

11、动力电机的左侧与传动箱的右侧栓接,动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到传动箱的内部并与蜗杆的右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蜗杆表面的右端与大锥齿轮的轴心处键连接,蜗杆与传动机构啮合,大锥齿轮与带轮组件啮合,接通动力电机的电源,动力电机被传动箱固定,保障动力电机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动力电机可以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可以带动大锥齿轮转动,大锥齿轮可以带动带轮组件转动。

12、优选的,所述带轮组件包括小锥齿轮、大转轮、传动带和传动组件;

13、大锥齿轮的齿牙与小锥齿轮的齿牙啮合,小锥齿轮的顶部与大转轮的底部栓接,大转轮的内部与传动带内部的右侧传动连接,传动带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大锥齿轮可以带动小锥齿轮转动,大锥齿轮的尺寸大于小锥齿轮的尺寸,可以对小锥齿轮产生加速效果,让小锥齿轮更快的转动,小锥齿轮可以带动大转轮转动,大转轮可以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可以带动传动组件转动。

14、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小转轮和大链轮;

15、传动带内部的左侧与小转轮的内部传动连接,小转轮的底部与大链轮的顶部栓接,大链轮的齿牙与链条内部的右侧啮合,传动带可以带动小转轮转动,大转轮的半径是小转轮半径的三倍,可以对小转轮产生加速效果,让小转轮快速的转动,小转轮可以带动大链轮转动,大链轮可以带动链条转动。

16、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左端转动套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后侧与传动箱的内部栓接,大转轮和小转轮顶部的轴心处均与传动箱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连接块用于对蜗杆进行支撑稳定,蜗杆通过支撑与连接块转动设置,保障蜗杆转动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轮、偏心轮、圈架和往复组件;

18、蜗杆的表面与蜗轮的顶部啮合,蜗轮的轴心处与传动箱的内部转动连接,蜗轮表面的轴心处与偏心轮轴心处的左侧栓接,偏心轮的外侧与圈架的内部转动套接,圈架与往复组件铰接,蜗杆可以带动蜗轮顺时针转动,蜗轮通过轴承与传动箱转动设置,保障蜗轮转动的平稳性,蜗轮可以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与蜗轮之间呈偏心结构,蜗轮可以带动偏心轮左右移动,偏心轮在圈架的内部转动并带动圈架左右移动,圈架通过轴承与偏心轮转动设置,减少转动的摩擦,圈架可以带动往复组件转动。

19、优选的,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传动条、传动架、曲轴和大齿轮;

20、圈架的左端与传动条表面的右端铰接,传动条底部的左端与传动架的右端铰接,传动架的左端与曲轴的曲部转动套接,曲轴的顶端与大齿轮的轴心处键连接,大齿轮的齿牙与小齿轮的齿牙啮合,圈架可以带动传动条左右移动,传动条可以带动传动架左右移动,传动架可以带动曲轴转动,曲轴与传动架之间呈偏心结构,让传动架可以带动曲轴平稳的转动,曲轴可以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大齿轮的尺寸大于小齿轮的尺寸,可以对小齿轮产生加速效果。

21、优选的,所述传动条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传动箱的内部栓接,传动条呈l型结构,传动条通过导轨与限位框滑动设置,对传动条进行引导,方便传动条的左右移动,传动条的形状方便传动条带动传动架移动。

22、优选的,所述曲轴的底端与传动箱内部的底端转动套接,曲轴的顶端与传动箱的内部转动套接,曲轴通过轴承与传动箱转动设置,保障曲轴转动的平稳性。

23、优选的,所述连接壳的内部栓接有导气框,导气框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壳两侧的开口对应,导气扇叶位于导气框的内部,导气框用于引导气流,防导气扇叶产生的气流进入导气管。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速机构通过链条可以带动小链轮转动,小链轮通过转轴可以带动导气扇叶快速的转动,导气扇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气管的引导吹动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加速机构通过传动机构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粉碎刀架可以对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可以将生物质原料分散开来,保障透气性,并减少颗粒尺寸,保障生物质气化效率和效果。



技术特征:

1.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包括反火生物质气化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火生物质气化炉(1)左侧顶部的出气口和右侧底部的进气口均连通有导气管(4),反火生物质气化炉(1)的顶部栓接有传动箱(5),传动箱(5)的顶部栓接有连接壳(6),连接壳(6)两侧的开口分别与两个导气管(4)的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机构(2)包括动力电机(21)、蜗杆(22)、大锥齿轮(23)和带轮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组件包括小锥齿轮(24)、大转轮(25)、传动带(26)和传动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小转轮(27)和大链轮(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22)的左端转动套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后侧与传动箱(5)的内部栓接,大转轮(25)和小转轮(27)顶部的轴心处均与传动箱(5)内部的顶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蜗轮(31)、偏心轮(32)、圈架(33)和往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包括传动条(34)、传动架(35)、曲轴(36)和大齿轮(3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条(34)的后侧滑动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后侧与传动箱(5)的内部栓接,传动条(34)呈l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36)的底端与传动箱(5)内部的底端转动套接,曲轴(36)的顶端与传动箱(5)的内部转动套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6)的内部栓接有导气框,导气框的两侧分别与连接壳(6)两侧的开口对应,导气扇叶(10)位于导气框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非线性滞环控制技术实现的反火生物质气化控制方法,针对现有的原料容易堆积,透气性变差,颗粒较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反火生物质气化炉,所述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左侧顶部的出气口和右侧底部的进气口均连通有导气管,反火生物质气化炉的顶部栓接有传动箱,传动箱的顶部栓接有连接壳,小链轮通过转轴可以带动导气扇叶快速的转动,导气扇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导气管的引导吹动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小齿轮通过粉碎刀架可以对反火生物质气化炉内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粉碎,可以将生物质原料分散开来,保障透气性,并减少颗粒尺寸,保障生物质气化效率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清,张连发,钱洪均,刘明初,景学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杰思尔环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