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2588发布日期:2023-12-14 02:07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制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


背景技术:

1、氢气作为一种清洁二次能源,其用量和应用范围日益增加。由于自然界中不存在纯氢,只能通过其他化学物质转化、分解和分离得到纯氢,其中秸秆作为可再生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是富含碳、氢元素的主要资源之一。

2、目前秸秆制氢的方式通常是将秸秆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收集反应,然而现有用于秸秆燃烧的制氢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秸秆燃烧排出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灰尘,目前通常使用滤网将灰尘进行过滤,然而燃烧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灰尘会将滤网堵塞,此时需要人为清理,而灰尘本身质量较轻,人为清理时容易将其吸入呼吸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另外燃烧后的燃灰也需要人为从燃烧室清理排出,费时费力同时也降低制氢效率。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解决了现有制氢装置的过滤网清理麻烦,以及排灰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包括燃烧室、排气室和反应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排气室的下方且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燃烧室的内部顶端通过固定架旋转固定有滤筒,所述排气室的内部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滤筒与排气管相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反应室相通,所述燃烧室的内部顶端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滤筒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滤筒的其中一端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旋转固定于燃烧室的内壁且一端延时至燃烧室的外侧,所述燃烧室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轴的轴端处均固定有传动头且通过传动带相连。

3、优选的,所述传动带设置为链条,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以及连接轴的轴端处均固定有链齿。

4、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板、滑板和弹簧,所述滑板滑动固定于套板的底部且顶部位于套板内侧,所述套板的内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板之间固定相连。

5、优选的,所述排气室的内部为密封结构,所述排气室的内部充有冷却水,所述排气管以s型固定于排气室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燃烧室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矩形环状且内侧等距固定有隔离杆,所述燃烧室的右侧固定有废料仓,所述燃烧室与废料仓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

7、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中心处旋转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其中一端贯穿燃烧室且延伸至其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之间固定相连,所述螺杆的外侧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底部固定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与燃烧室的底部以及侧面相贴合。

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具有如下

9、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通过设置有滤筒,滤筒旋转固定于燃烧室的顶部,在秸秆燃烧完成后,通过电机以及各组件之间传动配合带动滤筒旋转,滤筒旋转时与刮板的表面摩擦,通过此设置可将滤筒表面沾附的灰尘刮除,从而实现滤筒的自动清理,通过在排气室内注水可将排气管带出的热量进行吸收,加热后的水可作为工业或生活用水使用,从而实现余热回收,推料板在螺杆与螺套配合驱动下可位于燃烧室的底部水平滑动,此设置可在秸秆燃烧后通过推料板将燃灰推至废料仓内,从而起到辅助出料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包括燃烧室(1)、排气室(2)和反应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位于排气室(2)的下方且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顶端通过固定架(4)旋转固定有滤筒(5),所述排气室(2)的内部固定有排气管(6),所述滤筒(5)与排气管(6)相通,所述排气管(6)的另一端与反应室(3)相通,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顶端通过固定机构(7)固定有刮板(8),所述刮板(8)与滤筒(5)的表面相贴合,所述滤筒(5)的其中一端固定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旋转固定于燃烧室(1)的内壁且一端延时至燃烧室(1)的外侧,所述燃烧室(1)的外侧固定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上端固定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与连接轴(9)的轴端处均固定有传动头且通过传动带(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2)设置为链条,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以及连接轴(9)的轴端处均固定有链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套板(71)、滑板(72)和弹簧(73),所述滑板(72)滑动固定于套板(71)的底部且顶部位于套板(71)内侧,所述套板(71)的内部固定有弹簧(73),所述弹簧(73)的另一端与滑板(72)之间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2)的内部为密封结构,所述排气室(2)的内部充有冷却水,所述排气管(6)以s型固定于排气室(2)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框(13),所述固定框(13)为矩形环状且内侧等距固定有隔离杆(14),所述燃烧室(1)的右侧固定有废料仓(18),所述燃烧室(1)与废料仓(18)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3)的中心处旋转固定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其中一端贯穿燃烧室(1)且延伸至其外侧,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与螺杆(15)之间固定相连,所述螺杆(15)的外侧套设有螺套(16),所述螺套(16)的底部固定有推料板(17),所述推料板(17)与燃烧室(1)的底部以及侧面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包括燃烧室、排气室和反应室,所述燃烧室位于排气室的下方且之间设置有隔层。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秸秆制氢装置,通过设置有滤筒,滤筒旋转固定于燃烧室的顶部,在秸秆燃烧完成后,通过电机以及各组件之间传动配合带动滤筒旋转,滤筒旋转时与刮板的表面摩擦,通过此设置可将滤筒表面沾附的灰尘刮除,从而实现滤筒的自动清理,通过在排气室内注水可将排气管带出的热量进行吸收,加热后的水可作为工业或生活用水使用,从而实现余热回收,推料板在螺杆与螺套配合驱动下可位于燃烧室的底部水平滑动,此设置可在秸秆燃烧后通过推料板将燃灰推至废料仓内,从而起到辅助出料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阳,刘金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永阳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