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扒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6427发布日期:2023-11-22 21:4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炉扒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扒焦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焦炉扒焦装置。


背景技术:

1、炼焦是指炼焦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1000℃左右(高温干馏),通过热分解和结焦产生焦炭、焦炉煤气和其他炼焦化学产品的工艺过程,焦炉炼焦时,焦炉内壁会累积大量石墨造成炼焦的生产效率,为了提高炼焦生产效率,现有处理方法为在推焦机前部增加铲斗,通过铲斗往复移动进行扒焦,该方式进行扒焦效率低,且需要人工进行扒焦,为此,在公开号为“cn215799311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焦炉扒焦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绞龙和预设水槽,通过绞龙搅动焦炉内部红焦,使红焦掉落至水槽中进行降温,该装置在排出红焦的这一过程中虽然无需人力参与,但随着水槽中红焦熄灭累积,水槽中会逐渐被覆盖,为了让水槽可以正常熄灭红焦,也需要人力清理水槽,且在人力清理水槽期间,装置无法进行扒焦工作,因此装置无法连续工作,增加了扒焦难度,降低了扒焦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扒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包括进料构件及出料构件,所述进料构件的出料端与出料构件连接,且所述进料构件的进料端延伸至焦炉内部,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管和第一外壳及转动连接于进料管和第一外壳内部之间的绞龙;

3、还包括降温构件,且所述降温构件用于引导水体输送至进料构件中。

4、优选地,所述出料构件包括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连接管的进料端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排料管。

5、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绞龙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注水管,且所述注水管与第一外壳内部连通。

7、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上旋合连接有滤板,所述第二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且所述第二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螺杆连接,且所述排水管位于排料管的下方,所述第二外壳内部底端形成向排水管倾斜的导料坡,且所述导料坡靠近排水管一侧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高度。

8、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绞龙及进料管,通过绞龙转动,即可让红焦移动至进料管的内部,并且通过第一外壳、连接管和第二外壳配合输送红焦,并且通过水体扑灭红焦,最后通过排料管排出普通焦炭,让人员无需人力清理水槽,让装置进行扒焦工作时可以连续工作,降低了扒焦难度,提高了扒焦效率。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滤板和螺杆,当需要清理普通焦炭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螺杆转动,使螺杆带动滤板移动,通过滤板推动普通焦炭,即可让普通焦炭从装置中排出,让人员无需人力清理焦炭,进一步降低了扒焦难度,提高了扒焦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构件及出料构件,所述进料构件的出料端与出料构件连接,且所述进料构件的进料端延伸至焦炉内部,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管(2)和第一外壳(3)及转动连接于进料管(2)和第一外壳(3)内部之间的绞龙(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构件包括连接管(9),且所述连接管(9)的出料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8),所述连接管(9)的进料端与第一外壳(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8)上固定连接有排料管(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且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端与绞龙(1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上固定连接有注水管(4),且所述注水管(4)与第一外壳(3)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杆(15),且所述螺杆(15)上旋合连接有滤板(13),所述第二外壳(8)上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1),且所述第二外壳(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6)的输出端与螺杆(15)连接,且所述排水管(11)位于排料管(7)的下方,所述第二外壳(8)内部底端形成向排水管(11)倾斜的导料坡(14),且所述导料坡(14)靠近排水管(11)一侧的高度低于另一侧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移动轮(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扒焦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焦炉扒焦装置,包括进料构件及出料构件,所述进料构件的出料端与出料构件连接,且所述进料构件的进料端延伸至焦炉内部,所述进料构件包括进料管和第一外壳及转动连接于进料管和第一外壳内部之间的绞龙;还包括降温构件,且所述降温构件用于引导水体输送至进料构件中,本技术通过设置绞龙及进料管,通过绞龙转动,即可让红焦移动至进料管的内部,并且通过第一外壳、连接管和第二外壳配合输送红焦,并且通过水体扑灭红焦,最后通过排料管排出普通焦炭,让人员无需人力清理水槽,让装置进行扒焦工作时可以连续工作,降低了扒焦难度,提高了扒焦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中科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