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泵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96842发布日期:2022-11-30 12:48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输油泵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油泵总成。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柴油车型燃油系统多为负压供油方式,即以发动机为动力从燃油箱中抽取燃油;随着人们对柴油车型尾气排放要求的提高、以及市场油品质量的提升与技术进步,现有的柴油车型燃油系统逐渐采用正压供油方式,即燃油箱中内置电动输油泵为发动机以一定压力供给燃油。
3.正压供油方式的柴油电动输油泵普遍采用转子泵(内啮合式齿轮泵)输送柴油。该类型输油泵存在如下问题:
4.泵芯中齿轮间隙一般为20~90μm;输油泵的初级过滤器过滤精度则为100~300μm。大于齿轮间隙的滤网孔径导致大直径的机械杂质进入泵芯,使齿轮卡滞。
5.滤网加密提高过滤精度后,在低温环境下由于柴油粘度变大,会导致滤网对燃油流动的阻力变大,使输油泵流量降低。
6.柴油车普遍应用于运输、工程、农业、牧业、矿区等恶劣环境,加油环境恶劣,存在不可避免的混入机械杂质(如沙尘、加油枪与加油管口磨损产生的金属颗粒、油品中含有的不清洁的杂质等)。
7.因此,上述齿轮间隙、初级过滤器精度和柴油品质三者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市场上出现大量的柴油电动输油泵卡滞不转而出现运行异常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输油泵总成,以改善柴油用内啮合齿轮式的输油泵因内部进入机械杂质而导致的齿轮卡滞的问题。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0.一种输油泵总成,设于油箱内,以将所述油箱内的燃油泵出;所述输油泵总成包括输油泵,设于所述输油泵的入油口处的第二过滤器,以及套设在所述第二过滤器外围的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上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所述第一进油通道上设置有过滤精度高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滤材;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位于所述述第一过滤器的顶部,且相较于所述滤材远离所述第二过滤器。
11.进一步的,所述滤材的过滤精度小于20μm。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器包括将所述第二过滤器包围于自身内部的框架;所述第一进油通道设于所述框架的侧部和/或底部,所述第二进油通道为形成于所述框架顶部的敞口。
13.进一步的,所述滤材为设于所述框架上的第一滤网。
14.进一步的,所述输油泵通过所述敞口置于所述框架内,所述入油口位于所述输油
泵的底部,所述输油泵的出油口位于所述输油泵的顶部。
15.进一步的,还包括储油桶,所述输油泵、所述第一过滤器以及所述第二过滤器均设于所述储油桶内。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器包括骨架,以及设于所述骨架上的第二滤网;所述入油口位于所述第二过滤器内部,所述第一过滤器内的燃油通过所述第二滤网进入所述入油口。
17.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的顶部设有卡接结构,所述第二过滤器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安装于所述输油泵上。
18.进一步的,所述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所述第二滤网。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0.本实用新型的输油泵总成,为用于柴油的输油泵设置两级过滤,常温环境下,燃油通过第一过滤器的高过滤精度的滤材后再经过第二过滤器,之后进入输油泵内部,低温环境下,即使由于温度降低导致柴油粘度增大,燃油无法顺利通过第一进油通道上的高过滤精度的滤材,也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器的第二进油通道,再经过第二过滤器之后进入输油泵内部,从而不仅保障了输油泵在各种温度环境下的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杂质进入输油泵内部的风险,有利于改善内啮合齿轮式的输油泵因内部进入机械杂质而导致的齿轮卡滞的问题。
21.此外,第一过滤器采用框架结构形式,便于将输油泵的入油口所在的部位整个包围起来,对入油口形成第一道过滤防护,也便于第一进油通道上的滤材的灵活布置。而且,第一进油通道上的滤材采用滤网形式,便于配置过滤精度满足要求的目数的滤网,且滤网也便于在框架上设置安装。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以柴油为燃油,具有油箱;所述油箱内设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输油泵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具有上述的输油泵总成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输油泵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输油泵、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输油泵与第二过滤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输油泵总成的俯视图;
28.图5为图4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储油桶;
31.2、第一过滤器;20、框架;210、第一滤网;22、第二进油通道;
32.3、第二过滤器;30、卡接结构;300、第二滤网;
33.4、输油泵;401、出油口;402线束口。
具体实施方式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8.实施例一
3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输油泵总成,该输油泵总成设于油箱内,以将油箱内的燃油泵出,可以改善内啮合齿轮式的输油泵4因其内部进入机械杂质而导致的齿轮卡滞的问题;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40.整体而言,该输油泵总成包括输油泵4、设于输油泵4的入油口处的第二过滤器3、以及套设在第二过滤器3外围的第一过滤器2。其中,第一过滤器2上设有第一进油通道和第二进油通道22,第一进油通道上设置有过滤精度高于第二过滤器3的滤材,第二进油通道22位于第一过滤器2的顶部,且相较于滤材远离第二过滤器3设置,以使燃油优先通过滤材后到达第二过滤器3。
41.具体来说,第一过滤器2可以有多种设计形式,为了便于将输油泵4的入油口处的第二过滤器3很好的包围封闭起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器2包括将第二过滤器3包围在自身内部的框架20;第一进油通道设于框架20的侧部和/或底部,框架20的顶部敞口设置,该敞口形成上述的第二进油通道22。第一过滤器2采用框架结构形式,便于将输油泵4的入油口所在的部位以及该处的第二过滤器3整个包围起来,对入油口形成第一道过滤防护,也便于第一进油通道上的滤材的灵活布置。
42.第一过滤器2上的滤材可以是过滤棉或者滤网,优选地,该滤材为设于框架20上的第一滤网210,其可以是金属滤网。第一进油通道上的滤材采用滤网形式,便于配置过滤精度满足要求的目数的滤网,且滤网也便于在框架20上设置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框架20的侧部和底部均布置有第一滤网210。
43.对于输油泵4在第一过滤器2中的布置方式和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以将第二过滤器3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内部为原则即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输油泵4通过敞口置于框架20内,入油口位于输油泵4的底部,输油泵4的出油口401以及连接线路的线束口402均位于输油泵4的顶部。
44.这样一来,输油泵4的下部位于框架20内,位于入油口处的第二过滤器3也整个位于框架20内的底部位置。将输油泵4的下部设置在框架20内,而将输油泵4的上部露出在第一过滤器2外部,则有利于第一过滤器2整体尺寸的缩减,从而降低制作第一过滤器2的材料耗费。
45.第二过滤器3上的滤材也可以选用过滤棉或滤网等,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器3包括骨架、以及设于骨架上的第二滤网300。入油口位于第二过滤器3内部,第一过滤器2内的燃油通过第二滤网300进入入油口。
46.具体而言,该骨架在布置上第二滤网300后,使第二过滤器3整体呈盒状结构,入油口位于该盒子内部。在该骨架的顶部、底部和侧部均可罩设第二滤网30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器3整体为扁平状的盒体,侧部均为骨架,骨架的顶部和底部则均设有第二滤网300。
47.第二过滤器3采用上述的形状和结构形式,不仅使其具有足够的流通面积,而且其整体高度较低,可很好地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的呈篮筐状的框架20内的底部,与第一过滤器2顶部的敞口具有较远的距离。这样,燃油会就近通过框架20上的第一滤网210进入第一过滤器2,即使部分燃油通过敞口处的第二进油通道22径直进入第一过滤器2,也会因为机械杂质沉淀在第一过滤器2的下方,故而由第二进油通道22进入第一过滤器2内部的燃油基本不含有机械杂质。
48.此外,为了便于安装,在骨架的顶部设有卡接结构30,第二过滤器3通过卡接结构30安装于输油泵4上。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器3同样采用滤网形式,具有便于制备的优点,且可以很好地控制第二过滤器3的过滤精度。此外,本实施例的输油泵总成还包括储油桶1,输油泵4、第一过滤器2以及第二过滤器3均设于储油桶1内。油箱内的燃油进入储油桶1内,再由输油泵4泵出供车辆使用。储油桶1的设置,可避免在车辆姿态倾斜或加速减速时,由于油箱内的燃油晃动而导致输油泵4暴露到燃油之外而空转的情况。
50.应对指出,第一进油通道上的滤材的过滤精度在高于第二过滤器3上的滤材的情况下,其具体过滤精度可以合理选用,优选地,第一进油通道上的第一滤网210的过滤精度应小于20μm。将第一进油通道上设置的滤材的过滤精度设置为小于20μm,可滤除大部分的机械杂质、金属颗粒,防止大粒径的杂质进入到输油泵4内部,造成齿轮卡滞,以致于损坏输油泵4。再次应当指出的是,过滤精度其实就是过滤器的滤芯的孔径,即包含杂质的溶液通过过滤网时,允许通过的最大颗粒的尺寸。因此,过滤精度越高,则孔径的尺寸值越小;尺寸值越大,则过滤精度越低。
51.综上所述,并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输油泵总成,为输油泵4设置两级过滤,常温环境下,燃油通过第一过滤器2侧部和底部的高过滤精度的滤材后再经过第二过滤器3,之后进入输油泵4内部,低温环境下,即使由于温度降低导致柴油粘度增大,燃油无法顺利通过第一进油通道上的高过滤精度的滤材,也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器2顶部的第二进油通道22,再经过第二过滤器3之后进入输油泵4内部,从而不仅保障了输油泵4在各种温度环境下的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杂质进入输油泵4内部的风险,有利于以改善内啮合齿轮式的输油泵4因其内部进入机械杂质而导致的齿轮卡滞的问题。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以柴油为燃油,并具有储存燃油的油箱;而且,油
箱内设有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输油泵总成。
54.本实施例的车辆,在常温环境下,柴油粘度处于正常状态,油箱中的燃油进入储油桶1后,经过第一过滤器2上的滤材后再经过第二过滤器3,之后进入输油泵4,正常为车辆供给燃油。同时,第一过滤器2的高过滤精度可以将能够卡滞齿轮的杂质全部过滤掉,使泵芯齿轮得到保护,避免出现齿轮卡滞现象。
55.在低温环境下,由于温度降低柴油粘度增大,第一过滤器2上的滤材的阻力变大,大部分柴油可以通过第一过滤器2顶部的第二进油通道22进入第一过滤器2内部,再通过第二过滤器3进入输油泵4,从而正常为车辆供给燃油。由于第二进油通道22设置在第一过滤器2顶部,燃油中混入的机械杂质大部分沉淀在储油桶1底部,部分则被第一过滤器2和第二过滤器3过滤,在保证可以为车辆正常供油的同时,保护了输油泵4的泵芯齿轮不被大颗粒机械杂质卡滞。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