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凸轮轴相位控制器的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凸轮轴相位控制器是可变气门正时装置中的重要组件,一般包括定子、转子、盖板、锁销和驱动轮,其中,转子设置于定子内,盖板和驱动轮分设于定子的两端且通过螺栓与定子固定连接为一体,以将转子封闭于定子内,在定子的内壁设置由若干凸台分隔成的多个油腔,在转子周边对应设置多个旋转分设于不同油腔内的叶片,在定子上径向设置弹性锁销,在驱动轮或盖板上对应设置锁孔。传统凸轮轴相位控制器的用于驱动转子旋转的油孔均需径向加工在相关部件内部,导致相关部件加工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油槽孔所在部件更易于加工成型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以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包括定子、转子、盖板、驱动轮、锁销和弹簧,定子的内周壁环设有四个凸台,四个凸台之间分隔成的四个油腔,转子设置于定子内,该转子包括圆柱体和环设于圆柱体外周壁的四个叶片,四个叶片分别旋转设于四个油腔内,盖板和驱动轮分设于定子的两端且通过螺栓与定子固定连接为一体,以将转子封闭于内,一个叶片上径向设置有销孔,驱动轮的内面对应设置有锁孔,锁销和弹簧均设于销孔内,由弹簧将锁销弹性顶入锁孔内;转子靠驱动轮一侧端面设有两道用于控制转子向提前方向旋转的第一油槽,每道第一油槽均设有两个连通圆柱体外壁的端口,两道第一油槽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四个油槽;驱动轮的内侧表面环绕其轮心孔设有四道用于驱动转子向滞后方向旋转的第二油槽,每道第二油槽内端均连通轮心孔、外端口均露出圆柱体外,四道第二油槽的四个外端口分别连通四个油槽;两道第一油槽的四个端口始终从四个叶片的同一侧分别连通对应的油槽,四道第二油槽的四个外端口始终从四个叶片的另一侧分别连通对应的油槽。
4、作为优选方案,两道第一油槽均呈m形。
5、作为优选方案,两道第一油槽均与转子一体烧结成型地设置在转子上。
6、作为优选方案,四道第二油槽均为径向设置的直线槽。
7、作为优选方案,四道第二油槽均与驱动轮一体烧结成型地设置在驱动轮上。
8、本实用新型将用于控制转子向提前方向旋转的第一油槽设置于转子的表面,将用于控制转子向滞后方向旋转的第二油槽设置于驱动轮的表面,因此第一油槽可以与转子一体烧结成型,第二油槽可以与驱动轮一起烧结成型,无论子还是驱动轮,均无需成型后再在内部径向加工用于驱动转子旋转的油孔,有利于降低其加工难度和成本,从而提高产品制造效率。
1.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包括定子、转子、盖板、驱动轮、锁销和弹簧,定子的内周壁环设有四个凸台,四个凸台之间分隔成的四个油腔,转子设置于定子内,该转子包括圆柱体和环设于圆柱体外周壁的四个叶片,四个叶片分别旋转设于四个油腔内,盖板和驱动轮分设于定子的两端且通过螺栓与定子固定连接为一体,以将转子封闭于内,一个叶片上径向设置有销孔,驱动轮的内面对应设置有锁孔,锁销和弹簧均设于销孔内,由弹簧将锁销弹性顶入锁孔内;其特征在于:圆柱体靠驱动轮一侧端面设有两道用于控制转子向提前方向旋转的第一油槽,每道第一油槽均设有两个连通圆柱体外壁的端口,两道第一油槽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四个油槽;驱动轮的内侧表面环绕其轮心孔设有四道用于驱动转子向滞后方向旋转的第二油槽,每道第二油槽内端均连通轮心孔、外端口均露出圆柱体外,四道第二油槽的四个外端口分别连通四个油槽;两道第一油槽的四个端口始终从四个叶片的同一侧分别连通对应的油槽,四道第二油槽的四个外端口始终从四个叶片的另一侧分别连通对应的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两道第一油槽均呈m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两道第一油槽均与转子一体烧结成型地设置在转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四道第二油槽均为径向设置的直线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制造的凸轮轴相位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四道第二油槽均与驱动轮一体烧结成型地设置在驱动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