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67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具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钓鱼的钓具组件。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有以下一种现有技术在多用于户外的渔线轮等钓具上所使用的零件,特别是由镁合金制成的零件的表面上形成涂料涂层。形成这种涂层,可以使镁合金零件免于直接暴露在容易发生腐蚀的环境,从而可以提高钓具组件的耐腐蚀性。
如果镁合金零件与诸如不锈钢合金等其他金属零件之间进入盐水等具有导电性的液体,则有可能会因在镁合金和其他金属之间的电离倾向不同而形成局部电池现象,导致镁合金零件发生电化学腐蚀。
因此,已知有一种为了消除上述不良现象而作出的发明,在该发明中,在镁合金零件表面形成绝缘膜层(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73165号公报)。因为通过形成这种绝缘膜层而使镁合金不露出于表层,因此能够避免在镁合金零件与其他金属零件之间形成局部电池现象,故可防止镁合金零件发生电化学腐蚀。
由于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镁合金零件主体上,零件主体表面上形成有绝缘膜层,所以可以防止镁合金零件主体的电化学腐蚀。
但是,在镁合金零件主体的形状复杂的情况下,很难在镁合金零件主体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均匀的绝缘膜层。特别是在镁合金零件主体的表面局部形成针孔,而导致存在绝缘性差的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有盐水等具有导电性的液体进入形成针孔的镁合金零件主体和其他金属零件之间,则有可能会因在镁合金和其他金属之间的电离倾向不同而形成局部电池现象,导致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切实地防止在钓具组件中的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技术方案1的钓具组件是用于钓鱼的钓具组件,其具备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与第一零件主体相对设置的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以及在第二零件主体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
在该钓具组件中,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与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相对设置,并在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上形成有绝缘膜层。此处,由于在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上形成有绝缘膜层,因此,即使像现有技术一样,在镁合金第一零件表层上形成有针孔等而导致其局部向外露出,也会因在第二零件主体上形成了绝缘膜层而不使不锈钢合金向表层露出。因此,即便有盐水等带有导电性的液体进入到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和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之间,也不会在镁合金和不锈钢合金之间形成局部电池现象,因而可以切实地防止在镁合金零件主体上发生电化学腐蚀。
在技术方案1的钓具组件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的钓具组件还具备在第一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上形成有绝缘膜层,在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上也形成有绝缘膜层,因此通过在两部件表面上均形成绝缘膜层,可以进一步切实地防止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在技术方案1的钓具组件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的钓具组件还具备在第一零件主体表层上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层。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而言,由于阳极氧化膜层的电绝缘性较高,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零件主体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在技术方案3的钓具组件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的钓具组件还具有在阳极氧化膜层的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第一零件主体的表层上依次形成阳极氧化膜层和绝缘膜层,因此通过多层膜层来使镁合金零件主体不容易露出到表层之外。
在技术方案1或2的钓具组件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的钓具组件中的绝缘膜层是通过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绝缘膜层是通过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因此可形成均匀的膜层。同时,通过使用例如阳离子型电沉积涂料的基体树脂,如聚胺树脂,以此来提高零件主体的防锈性。
在技术方案1或2的钓具组件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的钓具组件中的第一零件主体被用在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第二零件主体被用在设置于渔线轮主体内部的内部零件上。在这种情况下,在户外容易发生腐蚀环境中使用的钓鱼用渔线轮中,在渔线轮主体及其内部零件中,可以切实地防止镁合金渔线轮主体和不锈钢合金内部零件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
在技术方案6的基础上,技术方案7的钓具组件上的内部零件是指构成钓鱼用渔线轮的离合器机构的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不锈钢合金来形成构成离合器机构的部件,即离合器片、离合器分离用离合器爪、棘轮、离合器凸轮、离合器制动件以及离合器拨叉等,既可以维持构成离合器机构的各部件具有高强度,又可以可靠地防止在镁合金渔线轮主体和构成不锈钢合金离合器机构的各部件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钓具组件中,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与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相对配置,并在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上形成绝缘膜层,因此可以切实地防止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图1是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双轴承渔线轮的俯视图。
图2是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后视图。
图3是所述双轴承渔线轮的俯剖视图。
图4是所述双轴承渔线轮上与离合器相关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双轴承渔线轮左视图,其中,在离合器合上状态下,卸下了第一侧罩。
图6是双轴承渔线轮右视图,其中,在离合器合上状态下,卸下了第二侧罩。
图7是双轴承渔线轮右视图,其中,在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卸下第二侧罩状。
图8是渔线轮主体的各部件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9是表示所述渔线轮主体各部件的表面处理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离合器机构各部件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所述离合器机构各部件的表面处理工序的图。
图12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8相当的图。
图13是另一实施方式的与图9相当的图。
图14是又一实施方式的与图8相当的图。
图15是又一实施方式的与图9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发明的双轴承渔线轮具备可被安装在渔竿上的渔线轮主体1、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侧面的卷线筒旋转用手柄2、以及配置在手柄2的渔线轮主体1侧的用于防断线制动调整的星型防断线制动件3。在渔线轮主体1的后方安装有离合器操作部件17,该离合器操作部件17可以绕后述的卷线筒轴16转动(参照图3)。
如图3所示,渔线轮主体1具有框架5、安装在框架5两侧的第一侧罩6a和第二侧罩6b、以及前罩7。框架5具有以规定间隔相向配置的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连接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的多个连接部10。
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各部件,即框架5的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多个连接部10(第一零件主体的一例)是镁合金制品,在各部件的表面上实施多种表面处理。
下面,对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各部件的表面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和图9所示,首先,准备用于制作各部件的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70(参照图8)的母材(图9的S1)。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图9的S2),在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70的表层上形成阳极氧化膜层71(参照图8)。通过电沉积涂敷处理(图9的S3),在该阳极氧化膜层71的表层上形成第一绝缘膜层72(参照图8)。
阳极氧化膜层71是衬底膜层,通过使用该阳极氧化膜层71,能够改善部件表层的涂料附着性。阳极氧化膜层71的膜层形成方式是,将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70用作阳极放入硫酸、草酸(乙二酸)、铬酸等溶液中电解,在阳极上产生氧而形成膜。该阳极氧化膜层71电绝缘性高且耐腐蚀性、耐磨损性优异。
第一绝缘膜层72例如是通过使用阳离子型电沉积涂料的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其中,该电沉积涂料以聚胺树脂为主要成分。在进行这种电沉积涂敷时,将形成了阳极氧化膜层71的第一零件主体70浸没入涂料槽,并以第一零件主体70为阴极,以涂料槽中所设的电极板为阳极,通过对他们加载直流电压来在第一零件主体70上电涂敷涂料。由于以上述方式通过电沉积涂敷法来形成第一绝缘膜层72,因此,在使防锈性提高的同时,该第一绝缘膜层72也易于在阳极氧化膜层71的表面上均匀附着。
如图4所示,第一侧板8具有第一侧板主体11和和第一移动支承部13;第二侧板9具有第二侧板主体12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其中,第一、第二移动支承部13、14分别被以可装卸的方式设置在第一、第二侧板主体11、12上,并被用于支承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且该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与该第一、第二移动支承部13、14之间可相对滑动。第一侧板主体11是大致呈板状的部件,且其外侧(第一侧板主体11上靠第一侧罩6a的一侧)形成有带内螺纹的圆形开口11a,该开口用于将卷线筒取出。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制动器盒体65(参照图3)可与该内螺纹部分之间形成螺纹配合,且二者间可进行装卸。如图3~图6所示,在第一侧板主体11和第二侧板主体12的后部设置有切口部11c、12c,在该切口部11c、12c的至少一部分上分别形成有圆弧面11b、12b,在该切口部11c、12c处以螺纹配合方式紧固有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
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例如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部件,第一移动支承部13具有安装部13a、板状部13b;第二移动支承部14具有安装部14a、板状部14b;其中,该安装部13a、14a上至少一部分被形成圆弧状,以便分别与第一侧板主体11和第二侧板主体12的圆弧面11b、12b紧密接触;板状部13b、14b与第一侧板主体11和第二侧板主体12的板状部分呈共面配置。离合器操作部件17在安装部13a、14a上滑动。
第一移动支承部13的顶端突出形成有与第一侧板主体11的外侧面卡止的卡止部13c,第一移动支承部13的末端突出形成有以螺纹配合方式紧固在第一侧板主体11外侧面上的螺纹固定部13d。此外,在第一移动支承部13的顶端部还形成有供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一部分出入的开口13e,并在板状部13b的末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窄缝13f,该窄缝13f用于与后述的离合器凸轮40的一部分卡合。
在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顶端形成有卡止孔14c,该卡止孔14c与形成在第二侧板主体12的外侧面上的凸台部12a相卡止,该卡合使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转动。并且,在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顶端部形成有供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一部分出入的开口14e,并在板状部14b的末端部形成有圆弧状窄缝14f,该窄缝14f用于与后述的离合器凸轮40的一部分卡合。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框架5内设置有配置在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之间且可相对二者旋转的卷线筒15、用于向卷线筒15均匀绕线的平整绕线机构24、在用拇指控制卷线筒放线(thumbing)时用作拇指推杆(座)且兼有拇指搁置处作用的离合器操作部件17、以及用于在手柄2和卷线筒15之间进行传递/阻断旋转力的离合器机构19。此外,在框架5和第二侧罩6b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向卷线筒15和平整绕线机构24传递的旋转传递机构18、根据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操作而用于控制离合器机构19的离合器控制机构20、防断线制动机构21、以及用于调整卷线筒15旋转时的阻尼的抛投控制机构22。而在框架5和第一侧罩6a之间设置有离心制动机构23,用于抑制抛投时产生渔线缠结。
卷线筒15的两侧具有凸缘部15a,并在两侧凸缘部15a之间具有线筒主体部15b。卷线筒15被固定在贯穿其中心的卷线筒轴16上。卷线筒轴16通过一对轴承33a、33b以可相对框架5旋转的方式将其两端支承在框架5上。并且,卷线筒轴16在第二侧罩6b一例的端部穿过该第二侧罩6b而伸到外侧。
平整绕线机构24具有固定在第一例板8和第二侧板9之间的导向筒25、以可相对导向筒25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导向筒25内的螺杆轴26、以及渔线导向器27。在螺杆轴26的端部固定有构成旋转传递机构18一部分的齿轮28。另外,在螺杆轴26上形成有螺旋状的槽26a,渔线导向器27的一部分与该螺旋状的槽26a啮合。因此,通过经由旋转传递机构18旋转螺杆轴26,使渔线导向部27沿着导向筒25往复移动。
旋转传递机构18具有以可相对手柄轴30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手柄轴30上的主齿轮31、与主齿轮31啮合的小齿轮32、以及固定在上述螺杆轴26端部的齿轮28。小齿轮32具有在其一端外周部形成的齿部32a、在另一端端面形成的啮合部32b、以及在齿部32a和啮合部32b之间形成的直径较小部分32c。啮合部32b具有在该端面上的沿径向形成的卡合槽32d,该卡合槽32d可以与安装在卷线筒轴16上的卡合销16a卡合或分离。而啮合部32b的外周面通过轴承35以可相对第二侧板9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第二侧板9上。采用这种结构,通过小齿轮32的啮合部32b的卡合槽32d和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a,构成了用于在手柄2和卷线筒15之间进行传递/阻断旋转力的离合器机构19。在这里,如果小齿轮32向外侧移动,使其啮合部32b的卡合槽32d和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a分离,即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来自手柄轴30的旋转力不能向卷线筒16传递。
下面,参照图4说明离合器操作部件17和离合器控制机构20。
离合器操作部件17连接在离合器控制机构20上,并可在图6所示的卡合位置和图7所示的分离位置之间摆动。如图4所示,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具备以可相对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安装部13a、14a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第一操作部17a和第二操作部17b、以及以与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板状部13b、14b的内侧面间隔有间隔的方式配置在卷线筒15后方的第三操作部17c。第一操作部17a和第二操作部17b被形成在第三操作部17c的两端并与之成为一体,整体来看,离合器操作部件17被形成为大致C字形。
第一操作部17a和第二操作部17b的顶端被弯成圆弧状而形成棒状装饰部17d、17e,该装饰部17d、17e穿过开口13e、14e并被配置在第一例板主体11和第二侧板主体12的外侧面。该装饰部17d、17e是装饰物,用于在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离合器分离方向转动时,避免在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安装部13a、14a上出现台阶。此外,在第一操作部17a和第二操作部17b的顶端,还分别设置有相对且向内突出形成的按压操作部17f、17g,用于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卷线筒主体1的前方的转动操作易于进行。
离合器控制机构20具有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转动而绕卷线筒轴线X转动的离合器凸轮40、可被离合器凸轮40沿卷线筒轴16推向外侧的离合器拨叉41、沿卷线筒轴16向内侧对离合器拨叉41加载力的螺旋弹簧42、以及与手柄2的绕线方向旋转联动,来将处于离合器分离状态的离合器机构19回复成离合器合上状态的离合器返回机构43。
离合器凸轮40具备凸轮部45,其例如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以可相对卷线筒轴旋转的方式安装在第二侧板主体12上,且具有将离合器拨叉41沿卷线筒轴向推向外侧的下述凸轮面45c;离合器片46,其以可相对第二侧板主体12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其上,从而可与凸轮45联动转动。
凸轮部45具有筒状的凸轮主体部45a,其以可相对卷线筒轴16转动且不能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卷线筒轴16上;突出部45b,其从凸轮主体部45a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其上安装有离合器返回机构43;以及凸轮面45c,其被安装在与凸轮主体部45a同一个平面内,且与卷线筒轴16同轴配置。如图4所示,在凸轮主体部45a的背面上形成有卡合突起部45d,该卡合突起部45d与形成在离合器片46上的卡合孔46c卡合,由此将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转动传递给凸轮部45。另外,在离合器拨叉41上形成有未图示的卡合部,通过使凸轮面45c与该卡合部相卡合,来将离合器拨叉41沿卷线筒轴向推向外侧。
离合器片46具有以可与第二侧板主体12相对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其上的安装部46a、和从安装部46a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后再进行弯折而与卷线筒轴线X基本平行的装配部46b。该装配部46b穿过在第一移动支承部13和第二移动支承部14的13b、14b上形成的窄缝13f、14f,而且在两贯穿部分之间,离合器操作部件17的第三操作部17c被螺纹固定在装配部46b上。
如图4所示,离合器拨叉41配置在卷线筒轴16的外周且被两根销44支承着,由此其可在与卷线筒轴16的轴线X平行的方向上移动。此外,卷线筒轴16可相对离合器拨叉41旋转。换言之,即便卷线筒轴16转动,离合器拨叉41也不会转动。离合器拨叉41的中央部具有卡合部41a,该卡合部41a与小齿轮32的直径较小部分32c卡合。另外,在支承离合器拨叉41的两根销44的外周,在离合器拨叉41和第二侧罩6b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42,以此向卷线筒轴内侧对离合器拨叉41加载力。
这种结构中,通常状态下小齿轮32位于内侧的离合器合上位置,即啮合部32b的卡合槽32d与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a卡合而成为离合器合上状态。另一方面,在通过离合器拨叉41来向外推动小齿轮而使其移动的情况下,卡合槽32d和卡合销16a的卡合打开,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
如图4和图6所示,离合器返回机构43具有解除部件47和棘轮48。解除部件47以可摆动的方式安装在凸轮部45的突出部45b上。在解除部47的顶端形成可与棘轮48的外周部抵接的爪部47a。解除部件47被肘节弹簧49向该解除部件47摆动的两个方向加载力。
棘轮48以不能相对手柄轴30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其外周上沿旋转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齿部48a。该齿部48a推动解除部件47的爪部47a,而使离合器凸轮40从离合器分离位置返回到离合器合上位置。
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各部件,即离合器凸轮40的凸轮部45和离合器片46、离合器拨叉41、两根销44、以及离合器返回机构43的解除部件47和棘轮48(第二零件主体的一例)是不锈钢合金制品,其表面均被实施各种表面处理。
下面,对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各部件的表面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首先准备各部件的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80(参照图10)的母材(图11的S11)。在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80的表层上,通过电沉积涂敷处理(图11的S12)形成第二绝缘膜层81(参照图10)。
第二绝缘膜层81是例如通过使用阳离子型电沉积涂料的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其中的电沉积涂料以聚胺树脂为主要成分。在进行这种电沉积涂敫时,使第二零件主体80浸没入涂料槽,并以第二零件主体80为阴极,以设置在涂料槽中的电极板为阳极,通过加载直流电压来电涂敷涂料。由于这种第二绝缘膜层81是通过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故在提高防锈性的同时,该第二绝缘膜层81容易均匀地附着在第二零件主体80的表面上。
下面,对防断线制动机构21等其他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防断线制动机构21具有被推压在主齿轮31上的摩擦盘片60、和用于通过星型防断线制动件3的旋转操作来将摩擦盘片60以规定的力推压在主齿轮31上的推压盘片61。而抛投控制机构22具有隔着卷线筒轴16配置的多个盘片62、63、和用于调节由盘片62、63对卷线筒轴16加载的夹紧力的帽部件64。帽部件64的内周部形成有内螺纹,该螺纹与形成于第二侧罩6b上的对应的外螺纹间螺纹连接。
离心制动机构23配置在制动器盒体65内。离心制动机构23具有设置在制动器盒体65内的圆筒状的制动鼓66、和与制动鼓66内侧相对配置的多个制动片67。制动片67呈放射状地配置在旋转部件68上并可沿径向移动,旋转部件68被以不能相对卷线筒轴16转动的方式安装在其上,并与卷线筒15一起旋转。
下面,对双轴承卷线筒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的卷线筒轴线X的上方所示,在通常状态下,离合器拨叉41被螺旋弹簧42推向卷线筒轴向内侧,由此使小齿轮32向卡止位置移动。在该情况下,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和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a啮合而成为离合器合上状态,来自手柄2的旋转力经由手柄轴30、主齿轮31以及小齿轮32传递到卷线筒轴16和卷线筒15处。此时,可以通过调整抛投控制机构22的帽部件64的拧紧程度来调整卷线筒15旋转时所受的阻尼。
在进行抛投的情况下,向下按压离合器操作部件17。具体而言,即以用拇指控制卷线筒放线时的手指指腹按下第三操作部17c。通过该按压,令离合器操作部件17绕着卷线筒轴线X向下转动而移动到分离位置。由于离合器操作部件17和离合器片46连接,因此通过使离合器操作部件17向下转动,使离合器片46以卷线筒轴线X为中心沿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且由于离合器片46和凸轮部45卡合着,因此离合器片46逆时针转动时,使得凸轮部45克服肘节弹簧49的加载力,从而也以卷线筒轴16为中心逆时针转动。如果凸轮部4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因为凸轮部45的凸轮面45c与离合器拨叉41的卡合部抵接,所以离合器拨叉41就顺着凸轮面45c沿卷线筒轴向向外侧(图3的右侧)移动。由于离合器拨叉41与小齿轮32的直径较小部分32c卡合,因此通过离合器拨叉41向外侧移动而使小齿轮32也向相同方向(外侧)移动。此种状态表示在图3的卷线筒轴线X下方。在该状态下,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和卷线筒轴16的卡合销16a之间的啮合分开,成为离合器分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来自手柄轴30的旋转不会传递至卷线筒轴16和卷线筒15上。
图7表示离合器分离时的状态。此时,通过离合器操作部件17移动到下方的分离位置,而使离合器片46和凸轮部45转动,解除部件47前侧的顶端(图7右侧)向棘轮48侧移动。
在抛投后迅速地从离合器分离状态再次切换到离合器合上状态的情况下,以拇指控制卷线筒放线后的该手指前端,推压离合器操作部件17上的第一或第二操作部17a、17b的任意一个推压操作部17f、17g来使离合器操作部件从分离位置转向合上位置。由此,离合器凸轮40向图7的顺时针方向移动,返回图6所示的卡合位置。由此,离合器拨叉41被螺旋弹簧42加载力,而与该离合器拨叉41联动的小齿轮32也因此被移动到卡合位置。以此使卡合销16a与小齿轮32的卡合槽32d卡合,离合器机构19成为离合器合上状态。此外,在图7所示的离合器分离状态下,如果利用手柄2来使手柄轴30和棘轮48向顺时针方向(收线方向)旋转,则通过棘轮48的齿部48a来推压解除部件47的爪部47a。于是,凸轮部45返回卡合位置,离合器机构19成为离合器合上状态。
在这样结构的双轴承渔线轮中,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第一零件主体70是镁合金制品,在第一零件主体70的表层上形成有阳极氧化膜层71和第一绝缘膜层72。而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第二零件主体80是不锈钢合金制品,在第二零件主体80的表层上形成有第二绝缘膜层81。由于在镁合金制成的第一零件主体70上形成有第一绝缘膜层72,并在不锈钢合金制成的第二零件主体80上形成有第二绝缘膜层81,因此即使和现有技术一样的情况下,第一绝缘膜层72的表面受损而使镁合金露出到表层以外,也会因在第二零件主体80上形成了第二绝缘膜层81而不使不锈钢合金露出到表层以外。因此,即使在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70和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80之间进入盐水等具有导电性的液体,镁合金和不锈钢合金之间也不会形成局部电池现象,因而可以确实地防止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
<其他实施方式>
(a)本发明的钓具组件举出构成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1、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第一零件主体70和第二零件主体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对除此之外所有的具有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70和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80的钓具组件而言,本发明也适用。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渔线轮主体1是非圆形的双轴承渔线轮为例进行说明,但对渔线轮主体1是圆形的双轴承渔线轮而言,本发明也适用。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零件主体70上形成有阳极氧化膜层71和第一绝缘膜层72,但也可以是图12和图13所示的在第一零件主体70上仅设置阳极氧化膜层71的结构。此外,还可以是图14和图15所示的在第一零件主体70上仅设置第一绝缘膜层72的结构。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膜层72和第二绝缘膜层81是通过使用阳离子型电沉积涂料的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但绝缘膜层的原材料及其形成方法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具有绝缘特性的涂料来形成绝缘膜层。
权利要求
1.一种钓具组件,其用于钓鱼,具备镁合金第一零件主体、与所述第一零件主体相对设置的不锈钢合金第二零件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第二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所述第一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所述第一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在所述阳极氧化膜层的表层上形成的绝缘膜层。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层是通过电沉积涂敷法形成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零件主体用于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所述第二零件主体用于所述渔线轮主体内部设置的内部零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零件是构成所述钓鱼用渔线轮的离合器机构的零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可以确实地防止钓具组件中的镁合金零件主体发生电化学腐蚀。构成渔线轮主体(1)的第一零件主体,即框架(5)的第一侧板(8)和第二侧板(9)以及多个连接部(10)是镁合金制品,并在第一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阳极氧化膜层和第一绝缘膜层。而构成离合器控制机构(20)的第二零件主体,即离合器凸轮(40)上的凸轮部(45)和离合器片(46)、离合器拨叉(41)、两根销(44)以及离合器返回机构(43)上的解除部件(47)和棘轮(48)是不锈钢合金制品,并在第二零件主体的表层上形成第二绝缘膜层。
文档编号C25D11/02GK1977596SQ20061015310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川崎宪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