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尾式辊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0599发布日期:2020-04-24 18:2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尾式辊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成铝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尾式辊轮。



背景技术:

化成箔是由特制的高纯铝箔经过电化学或化学腐蚀后扩大表面积,再经过电化成作用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三氧化二铝)后的产物。按电压进行区分,化成铝箔一般分为极低压,低压,中高压和高压四种;按厚度进行区分,囊括50-125μm;按用途进行区分,包括正箔和负箔,以及导箔。

在实际的生产中,高纯铝箔在进行电化学腐蚀时,利用由辊轮组组成的传动结构进行传送而进入对应的电解池中,这个过程要求辊轮具备良好的导向性以及耐腐蚀性。而现有的辊轮多为表面覆盖有平行于中轴线的导向槽的圆柱体,此种辊轮在引导箔材时,极易使得箔材两边缘出现褶皱,目前操作人员只能通过适当增大开卷张力来调整,但开卷张力加大后容易造成断箔,进而削弱产品的折弯特性,且容易造成成品卷材的空隙率提高,降低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尾式辊轮,解决了现有辊轮导向能力差、拉伸力强导致的褶皱、断箔,产生的产品折弯特性差、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鱼尾式辊轮,包括辊轮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辊轮主体两端的轴承座,所述辊轮主体为由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减小的纺锤状结构;所述辊轮主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组合排列的弧形导向结构。

所述弧形导向结构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鱼尾状弧形沟槽,所述鱼尾状弧形沟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优选地,所述辊轮主体由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而成。

所述轴承座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其外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辊轮主体两端的内直径。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等间距地轴向环绕在所述辊轮主体的外表面上。

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辊轮主体的长度的0.25倍~0.5倍。

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的中心深度值为3mm。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尾式辊轮,采用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能够有效地减少电解液与高温带来的磨损,大幅度提高辊轮的使用寿命;在辊轮主体中部设置多组鱼尾状弧形沟槽,结合辊轮主体的纺锤状结构,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导向性能,达到了仅依靠中部的鱼尾状弧形沟槽即可推动铝箔向前运动的技术效果,减少了辊轮对待传送铝箔的轧制,还有效地避免了铝箔边缘褶皱的产生,防止铝箔表面隔离层发生断裂,从而大幅度提高化成铝箔产品的折弯特性,在同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更高的电压存储容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尾式辊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实际应用后产品的测试数据表;

其中:辊轮主体1,轴承座2,弧形导向结构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包括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因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改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辊轮主体1和安装在所述辊轮主体1两端的轴承座2,所述辊轮主体1为由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减小的纺锤状结构;所述辊轮主体1的中部设有多个组合排列的弧形导向结构3。

所述弧形导向结构3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鱼尾状弧形沟槽,所述鱼尾状弧形沟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优选地,所述辊轮主体1由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而成。

所述轴承座2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其外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辊轮主体1两端的内直径。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结构3等间距地轴向环绕在所述辊轮主体1的外表面上。

所述弧形导向结构3的长度为所述辊轮主体1的长度的0.25倍~0.5倍;所述导向结构的弧形结构的拱出方向径向于所述辊轮主体1,其弧度值为10°~20°。

优选地,所述弧形导向结构3的中心深度值包括但不限于3mm。

所述滚轮主体以及设置在其外表面的弧形导向结构3均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鱼尾式辊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将轴承座2安装在辊轮主体1两端,完成鱼尾式辊轮的组装;将鱼尾式辊轮接入传送结构;当所述传送结构接入铝箔时,鱼尾式辊轮上的弧形导向结构3弧形沟道的拱出方向引导铝箔往既定方向运动。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实际应用后产品的测试数据表,其中,设计两对参照组,包括辊轮未改善前与辊轮改善后的产品测试,同时选择64v的测试电压对铝箔样本进行测试,均设计两组采样测试点,分别是铝箔起始端和末端,并在铝箔起始端和末端的左、中、右部位选取一个样本,以此保证数据的准确度。

对比两组参照组的数据,辊轮改善后得到的产品的机械性能ts(抗弯性能)和bs(抗拉性能)相较于辊轮改善前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具体为:

对比两组采样测试点,辊轮改善前,产品的最大折弯次数为76~81次(cycle),平均折弯次数为79次(cycle);而在辊轮改善后,产品的最大折弯次数达到77~83次(cycle),平均折弯次数为81次(cycle)。一一对比可得,产品的ts(抗弯性能)均有1~3次(cycle)的增长;整体对比可得,产品的ts(抗弯性能)平均增长2次(cycle),且在采样测试点中,辊轮改善后产品最大折弯次数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均大于辊轮改善后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即

本技术:
采用改善后的鱼尾式辊轮显著地提高了测试产品的ts(抗弯特性)。

对比两组采样测试点,辊轮改善前,产品最大拉断临界阈值为3.67kg/cm~3.72kg/cm,平均值为3.697kg/cm;在辊轮改善后,产品最大拉断临界阈值达到3.78kg/cm~3.94kg/cm,平均值为3.885kg/cm。一一对比可得,产品的bs(抗拉性能)均有0.11~0.24kg/cm的增长;整体对比可得产品的bs(抗拉性能)平均增长0.188kg/cm,且在采样测试点中,辊轮改善后产品最大拉断临界阈值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均大于辊轮改善前的最低值和最高值,即本申请采用改善后的鱼尾式辊轮显著地提高了测试产品的bs(抗拉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鱼尾式辊轮,采用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能够有效地减少电解液与高温带来的磨损,大幅度提高辊轮的使用寿命;在辊轮主体1中部设置多组鱼尾状弧形沟槽,结合辊轮主体1的纺锤状结构,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导向性能,达到了仅依靠中部的鱼尾状弧形沟槽即可推动铝箔向前运动的技术效果,减少了辊轮对待传送铝箔的轧制,还有效地避免了铝箔边缘褶皱的产生,以及铝箔表面隔离层的断裂,从而大幅度提高化成铝箔产品的折弯特性,在同等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电容产品更高的电压存储容量。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轮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辊轮主体两端的轴承座,所述辊轮主体为由中间向两端直径逐渐减小的纺锤状结构;所述辊轮主体的中部设有多个组合排列的弧形导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鱼尾状弧形沟槽,所述鱼尾状弧形沟槽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主体由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其外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辊轮主体两端的内直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等间距地轴向环绕在所述辊轮主体的外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的长度为所述辊轮主体的长度的0.25倍~0.5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尾式辊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结构的中心深度值为3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鱼尾式辊轮,涉及化成铝箔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辊轮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辊轮主体两端的轴承座;所述辊轮主体为直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减小纺锤状结构,其中部还设有多个组合排列的弧形导向结构。本发明采用耐高温、防腐蚀的玻璃钢一体成型,能够有效地减少电解液与高温带来的磨损,大幅度提高辊轮的使用寿命;在辊轮主体中部设置多组鱼尾状弧形沟槽,结合辊轮主体的纺锤状结构,不仅具备了良好的导向性能,达到了仅依靠中部的鱼尾状弧形沟槽即可推动铝箔向前运动的技术效果,减少了辊轮对待传送铝箔的轧制,还有效地避免了铝箔边缘褶皱的产生,以及铝箔表面隔离层的断裂,从而大幅度提高化成铝箔产品的折弯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治文;李东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立敦电子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