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5013发布日期:2020-07-10 16:06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组合布置的铜电解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有色冶炼厂中,铜电解生产系统为铜冶炼厂的主体生产系统,一般由如下子系统组成:电解机组区、电解槽区、电解液循环及净液系统、电解循环冷却水系统等。目前行业内大部分项目通行的布置方案为各子系统分开布置,分别设置独立厂房。由此造成整个铜电解生产系统占地面积大,工艺设备布置复杂,各车间的运输距离远,作业工人数量配置较多,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各车间工艺管线布置复杂,室外管线众多且易漏液,在北方需要做管道保温伴热,冬季易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对传统电解生产系统的工艺布置方案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加强各个子系统的生产联系,减少物料运输距离,使各系统之间联系更加顺畅、便捷,降低生产运行成本;各个分区既功能独立又方便工艺介质运输和传递,克服传统分散布置方案的弊端,既安全环保,又节约建设和运营成本。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电解机组区、电解槽区、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酸雾吸收区、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各个子系统通过管道和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集中布置在一个综合车间内,电解生产系统整体为双层布置,综合车间厂房分隔为主跨和副跨两部分;主跨一侧为电解机组区,主跨另一侧为电解槽区;副跨顶部设置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副跨一端设置酸雾吸收区,副跨另一端设置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副跨一层设置配电室、中控室和办公室;副跨和电解槽区之间设置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通道的上下方空间综合布置工艺管廊,容纳酸雾管路、电解液管路、铜电导母排管线设施。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机组区包括阳极板整形机组、阴极剥片机组和残极机组。

进一步地,所述酸雾吸收区包括酸雾风机、酸雾吸收塔、碱液循环泵和烟囱。

进一步地,所述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和风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生产系统应用于铜、铅、锌、锰、钴或镍电解,特别适合应用于铜电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整个车间各个区域均为双层布置,整体设备配置紧凑、物流顺畅、电缆与工艺管线较短且便于操作与管理;解决了传统布置方案下铜电解生产系统存在的物料输送距离远、外网管线繁杂且易漏易冻的缺点。通过合理的工艺布置、厂房结构设计及通风设计,本电解生产系统的车间整体酸雾浓度比传统电解生产系统大为降低,劳动作业环境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生产系统布置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生产系统布置结构正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解机组区、2-电解槽区、3-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4-闭式冷却水系统、5-酸雾吸收区、6-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11-阳极板、12-打包后残极、13-成品阴极板、14-整形后阳极板、15-电极残极、16-未剥片阴极板、17-循环电解液、18-酸雾,101-阳极板整形机组、102-残极打包机组、103-阴极剥片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铜电解生产系统由如下几个子系统组成:电解机组区1、电解槽区2、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3、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4、酸雾吸收区5和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6。

车间主跨一侧为电解机组区1,包括阳极板整形机组101、残极打包机组102和阴极剥片机组103。阳极板11经阳极板整形机组101整形后得到整形后阳极板14,电极残极15经残极打包机组102打包后得到打包后残极12,未剥片阴极板16经阴极剥片机组103处理后得到成品阴极板13。

主跨另一侧为电解槽区2,主要包括普通电解槽、脱铜电解槽、电解专用行车等设施。

副跨顶部设置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4,副跨的一端设置酸雾吸收区5,副跨的另一端设置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3,副跨一层设置配电室、中控室和办公室;副跨和电解槽区2之间设置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6,通道的上下方空间综合布置工艺管廊,容纳酸雾管路、电解液管路、铜电导母排管线设施。

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3,主要容纳电解液循环系统、电解液净化系统、电解整流系统,循环电解液17在电解液循环系统内循环。酸雾吸收区5,主要包括酸雾风机、酸雾吸收塔、碱液循环泵、烟囱等设施;电解槽区2产生的酸雾18在酸雾吸收区5被吸收。闭式循却水系统4,主要为电解机组1、电解整流变压器、泵类设备提供循环冷却水。

电解槽区2与副跨中间为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6,主要容纳酸雾管路、电解液管路、电解导母线等管线设施,分别布置在中间参观通廊的上部和下部,便于工艺管线的相互联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整个车间各个区域均为双层布置,整体设备配置紧凑、物流顺畅、电缆与工艺管线较短且便于操作与管理;解决了传统布置方案下铜电解生产系统存在的物料输送距离远、外网管线繁杂且易漏易冻的缺点。通过合理的工艺布置、厂房结构设计及通风设计,本电解生产系统的车间整体酸雾浓度比传统电解生产系统大为降低,劳动作业环境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包括以下子系统:电解机组区、电解槽区、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酸雾吸收区、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各个子系统通过管道和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各个子系统集中布置在一个综合车间内,电解生产系统整体为双层布置,综合车间厂房分隔为主跨和副跨两部分;主跨一侧为电解机组区,主跨另一侧为电解槽区;副跨顶部设置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副跨的一端设置酸雾吸收区,副跨的另一端设置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副跨一层设置配电室、中控室和办公室;副跨和电解槽区之间设置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通道的上下方空间综合布置工艺管廊,容纳酸雾管路、电解液管路、铜电导母排管线设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机组区包括阳极板整形机组、阴极剥片机组和残极机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雾吸收区包括酸雾风机、酸雾吸收塔、碱液循环泵和烟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闭式冷却塔、循环水泵和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生产系统应用于铜、铅、锌、锰、钴或镍电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生产系统应用于铜电解。


技术总结
一体化组合布置的电解生产系统,属于电解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子系统:电解机组区、电解槽区、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酸雾吸收区、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各个子系统通过管道和电气连接,各个子系统集中布置在一个综合车间内,电解生产系统为双层布置,综合车间厂房分隔为主跨和副跨两部分;主跨一侧为电解机组区,主跨另一侧为电解槽区;副跨顶部设置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副跨的一端设置酸雾吸收区,副跨的另一端设置电解液循环及电解净液区,副跨一层设置配电室、中控室和办公室;副跨和电解槽区之间设置综合管廊及参观通道,通道的上下方空间综合布置工艺管廊,容纳酸雾管路、电解液管路、铜电导母排管线设施。

技术研发人员:郭持皓;陶坤;梁东东;胡磊;高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4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