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888935发布日期:2020-08-18 17:38阅读:9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电镀铬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镀三价硬铬层的硬度较高(通常为约hv1000),并且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与六价铬电镀相比,其毒性只有六价铬的百分之一。电镀工艺简单,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在空气中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采用电镀三价硬铬的方法改善工件表面硬度是表面工程中最经济的方法之一,其为钢铁等金属零件表面提供耐磨层和防护层的最广泛手段。

但是,电镀硬铬镀层具有较大的拉应力,使电沉积层存在微裂纹,降低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1)导致需要抗腐蚀保护的钢铁等材料过早出现腐蚀;(2)导致运动部件摩擦过程中镀层破损或剥落。为此,开发研究提高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钢基体电镀铬的前处理,提高镀层与钢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从而使得镀铬层工件的寿命得到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按照常规工艺将钢件进行机械磨光与除油处理,然后浸泡在电解抛光液中,采用专用电解抛光电源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得到抛光后的钢件;

(2)将步骤(1)所述抛光后的钢件用常用的dmf体系进行电镀硬铬处理,得到附着硬铬镀层的钢件。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液为高氯酸、甲醇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液。

优选地,按照体积百分比计,在所述电解抛光液中,包括5-15%的高氯酸,10-15%的甲醇,余者为冰乙酸。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电流密度为1.5-2.0a/cm2

优选地,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电流密度为1.7-1.8a/cm2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时间为1-3分钟。

优先地,步骤(2)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时间为2分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对材料表面的电解抛光,结果使金属表面形成“新鲜的”、“洁净的”电镀基底,从而将使电镀铬层与基体之间形成“类冶金”的结合层,大大改善了电镀硬铬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和保护不限于此。需指出的是,以下若有未特别详细说明之过程,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照现有技术实现或理解的。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视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

选取9块h13钢为研究对象,按体积百分比,分别配制三组电解液:(1)5%高氯酸,10%甲醇,余者为冰乙酸;(2)12%的高氯酸,15%的甲醇,余者为冰乙酸:(3)15%的高氯酸,12%的甲醇,余者为冰乙酸。分别采用上述电解液,依次以1.5、1.8、2.0a/cm2电流密度进行电解抛光,抛光时间均为1分钟。上述处理均可获得镜面光亮的电解抛光表面。时间延长,抛光去除表层厚度增加,可更有效去除前处理留下的磨痕,但需考虑抛光厚度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1分钟的抛光厚度为15-20μm。

本发明提供的试验实例是取两组同样钢材质基体的试样,一组按常规dmf体系电镀硬铬工艺电镀后进行结合力测试;第二组按本发明的先进行电解抛光的方法,然后对试样进行常规dmf体系电镀硬铬工艺电镀,然后再进行结合力测试。试验结果如下:

第一组分别取三块h13钢试样,按常规工艺进行前处理,然后按常规dmf体系电镀硬铬工艺电镀至厚度15μm-30μm的硬铬层;然后按vdi3198-1992标准进行结合力测试,结合力为hf5或hf6级;

第二组分别取三块h13钢试样,按常规工艺进行前处理,再采用12%高氯酸、15%甲醇和冰乙酸组成混合的电解抛光液(体积百分比),电流密度为1.7-1.8a/cm2对试样进行电解抛光处理,电解抛光处理的时间为2min;按常规dmf体系电镀硬铬工艺电镀至厚度15μm-30μm的硬铬层;然后按vdi3198-1992标准进行结合力测试,结合力达到hf2级。

根据试验,试样经电解抛光后再电镀硬铬,可有效提高电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下所作的改变、替换、修饰等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钢件进行机械磨光与除油处理,然后浸泡在电解抛光液中,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得到抛光后的钢件;

(2)将步骤(1)所述抛光后的钢件用dmf体系进行电镀硬铬处理,得到附着硬铬镀层的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液为高氯酸、甲醇和冰乙酸混合均匀得到的混合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体积百分比计,在所述电解抛光液中,包括5-15%的高氯酸,10-15%的甲醇,余者为冰乙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电流密度为1.5-2.0a/cm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电流密度为1.7-1.8a/c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电解抛光处理的时间为1-3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硬铬镀层与钢基体结合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钢件进行机械磨光与除油处理,然后浸泡在电解抛光液中,进行电解抛光处理,得到抛光后的钢件;将所述抛光后的钢件用DMF体系进行电镀硬铬处理,得到附着硬铬镀层的钢件。该方法在进行电镀铬之前,除对钢基体进行常规的磨光除油处理外,增加电解抛光的处理,可去除钢件表面在机械磨光过程中产生的表面应力,并获得光洁的钢表面,降低镀铬层的应力,提高镀铬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

技术研发人员:焦东玲;邱万奇;钟喜春;刘仲武;张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