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2516发布日期:2023-06-28 12:2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处理液回收,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铝的阳极氧化处理,以铝或铝合金制品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的过程,称为铝及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处理,其中硫酸阳极氧化处理应用最为广泛,阳极氧化处理也适用于镁、钛、钽等金属,其装置中阴极为在电解溶液中化学稳定性高的材料,如铅、不锈钢等,近年来由于建筑业和汽车业的发展,大量使用铝合金型材,因而铝阳极氧化和着色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在氧化池长时间使用后,氧化液内会有部分杂质生成,影响氧化效果,因而需要对氧化液进行处理。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2023343440.7,公开了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包括回收处理装置,在中和剂与氧化处理液融合完毕后,由第一出液口流入沉淀机构,在经过第一沉淀腔时,絮凝剂腔向内部加入絮凝剂,再次经过过滤网进行沉淀过滤,经过多个沉淀腔,使沉淀更加彻底,避免在混合液内部含有过多的杂质堵塞管道,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经过沉淀机构后,混合液流入过滤机构,混合液由第三进液口进入,再由内部的过滤隔板与活性炭层进行过滤,再由第三出液口将过滤后的混合液排出后再次进入氧化池进行使用,可将混合液内部的杂质吸附的更加彻底,保证进入氧化池内部的混合液中杂质更少,进而保证氧化池内部的清洁。

3、然而上述的处理液回收装置,虽然能够将使用后的氧化液进行处理,但是在处理过程中,利用沉淀腔来对杂质进行沉淀,而沉淀后的杂质不便于从沉淀腔内清理出来,故急需针对这种情况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主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了传统的处理液回收装置不便于对沉淀物进行清理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前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沉淀箱后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沉淀箱内部前端设置有排放机构,所述排放机构用于排放沉淀物,所述沉淀箱内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动刮板进行移动。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水管将混合好的处理液加入到沉淀箱内,然后在沉淀箱内进行沉淀,最后杂质沉淀到沉淀箱底部,然后经过沉淀后的处理液经过出水管向外排放出去,以便于进行二次利用;当沉淀箱内的沉淀物比较多时,升降机构带动刮板下移,使得刮板伸入到沉淀物内,这时再在移动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带动刮板进行移动,这样就便于将沉淀箱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推动,然后再在排放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将沉淀物排放出去,从而达到清理沉淀物的目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沉淀箱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且分布在沉淀箱下端。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支撑腿的存在,可以达到对沉淀箱的支撑,以便于沉淀箱进行排放沉淀物。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丝杆、导向杆和移动座,所述沉淀箱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与沉淀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沉淀箱内壁固定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开启第一电机,这时就会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然后在导向杆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得移动座稳定的进行移动,从而便于带动刮板进行移动。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安装板、支撑杆、第三电机、第二丝杆、移动板和连接杆,所述移动座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与安装板和移动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贯穿移动座,且与移动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开启第三电机,这时在第二丝杆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移动板稳定的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这样在固定板的作用下就可以带动刮板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改变刮板的高度,当刮板提升时,以便于刮板复位时不会带动沉淀物进行移动;当刮板下移时,使得刮板与沉淀箱底部接触,这样就便于刮板进行清理沉淀箱内部的沉淀物。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沉淀箱内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设置为倾斜状,且缓冲板位于进水管下端。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通过设置缓冲板,可以对进入的处理液进行分散缓冲,这样就使得处理液能够相对平静的进入到沉淀箱内部。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排放机构包括有转动辊、转轴和收集槽,所述沉淀箱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沉淀箱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圆周面开设有收集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开启第二电机,这时在转轴的作用下就可以带动转动辊转动,进而带动收集槽进行转动,当收集槽转动到下端时,这时就便于将收集槽内的沉淀物排放出来,从而不需要人工来进行处理沉淀物,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19、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带动刮板进行上下移动,当刮板下移时使得刮板与沉淀箱底部接触,这时再在移动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带动刮板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将沉淀箱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汇集在一起,同时再在排放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将汇集的沉淀物排放出去,这样就达到了处理沉淀物的目的,提高了沉淀物的处理效率。

2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安装板、支撑杆、第三电机、第二丝杆、移动板和连接杆,开启第三电机可以带动移动板上移动,从而达到了提升刮板的目的,当刮板进行复位时,就避免刮板带动沉淀物进行移动,从而可以更加彻底的清理沉淀物,提高了沉淀物的清理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包括沉淀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前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沉淀箱(1)后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6),所述沉淀箱(1)内部前端设置有排放机构(7),所述排放机构(7)用于排放沉淀物,所述沉淀箱(1)内设置有移动机构(8),所述移动机构(8)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9),所述移动机构(8)通过升降机构(9)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1),所述移动机构(8)用于带动刮板(11)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设置有四个,且分布在沉淀箱(1)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8)包括第一丝杆(801)、导向杆(802)和移动座(803),所述沉淀箱(1)内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801),所述第一丝杆(801)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3)与沉淀箱(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801)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座(803),所述移动座(803)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802),所述导向杆(802)与沉淀箱(1)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9)包括有安装板(901)、支撑杆(902)、第三电机(903)、第二丝杆(904)、移动板(905)和连接杆(906),所述移动座(803)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02),所述支撑杆(902)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01),所述安装板(901)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903),所述第三电机(903)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904),所述第二丝杆(904)与安装板(901)和移动座(80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904)圆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板(905),所述移动板(905)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06),所述连接杆(906)下端贯穿移动座(803),且与移动座(80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906)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内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2),所述缓冲板(12)设置为倾斜状,且缓冲板(12)位于进水管(2)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机构(7)包括有转动辊(701)、转轴(702)和收集槽(703),所述沉淀箱(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702),所述沉淀箱(1)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4),所述第二电机(4)输出端与转轴(70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702)圆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辊(701),所述转动辊(701)圆周面开设有收集槽(7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处理液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处理液回收装置,包括沉淀箱,沉淀箱前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沉淀箱后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沉淀箱内部前端设置有排放机构,沉淀箱内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端设置有升降机构,移动机构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刮板。本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带动刮板进行上下移动,当刮板下移时使得刮板与沉淀箱底部接触,这时再在移动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带动刮板进行移动,从而可以将沉淀箱底部的沉淀物进行汇集在一起,同时再在排放机构的配合下就可以将汇集的沉淀物排放出去,这样就达到了处理沉淀物的目的,提高了沉淀物的处理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轩涛五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