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72116发布日期:2024-01-16 11:06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水电解制氢,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解槽。


背景技术:

1、能源与环境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具有的零污染、高效率、来源丰富、用途广泛等优势,目前90%以上的氢气是通过化石燃料生产得到的,仅4%的氢气是通过水电解制氢的方式获取,相比而言,前者的制氢方式不可持续,不是最佳的方式,而后者的方式具有可持续、低污染的特点,是目前相对来讲更优的一种制氢方式。

2、在所有制氢技术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技术因其制造成本低,结构成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电解槽温度是影响电解水效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温度过高不仅会影响电化学反应,使电解的速率不可控,同时也会加快设备的腐蚀,降低设备寿命,而温度过低则会导致电解速率过慢,导致产气量降低,同时使得电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槽,以解决电解槽中由于电解室温度原因导致的电压高、能耗大、均一性差、寿命低等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解槽,包括:

3、芯体,所述芯体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电解室,多个所述电解室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电解室和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电解室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解室;

4、端压板,设置在所述芯体的两端,两侧的所述端压板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设置在所述端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电解室的一侧,

5、所述电解槽配置为:所述温控组件能够根据所述第一电解室和所述第二电解室的信息控制所述端压板的温度。

6、可选地,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接的电源和控制器,所述发热元件布置在所述端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电解室的端面上。

7、可选地,所述端压板的所述端面上开设有沟槽,所述发热元件为固定在所述沟槽内的加热丝。

8、可选地,所述沟槽呈蛇形或螺旋形设置。

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解室和所述第二电解室的信息包括电压压差和/或温度差。

10、可选地,所述电解槽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解室的电压的第一检测元件和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解室的电压的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检测元件分别与所述温控组件的控制器相连接。

11、可选地,所述芯体包括依次排布的双极板和位于两端的端极板,所述端极板位于所述双极板和所述端压板之间,所述端极板和所述双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电解室,相邻两个所述双极板之间形成第二电解室。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电解室的数量范围为10-500。

13、可选地,所述双极板的直径为0.5m-3m。

14、可选地,所述电解槽还包括多个连接两侧所述端压板的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芯体的外周且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端压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端压板上设置温控组件,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温控组件能够根据第一电解室和第二电解室的信息控制端压板的温度,使电解槽中各电解室的温度差保持在预设范围内,避免第一电解室的温度过低,从而避免由于电解室温度低导致的电压高、能耗大、均一性差、寿命低等问题,减少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过程的能耗,提高电解槽运行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发热元件和与所述发热元件相连接的电源和控制器,所述发热元件布置在所述端压板的朝向所述第一电解室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压板的所述端面上开设有沟槽,所述发热元件为固定在所述沟槽内的加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呈蛇形或螺旋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室和所述第二电解室的信息包括电压压差和/或温度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解室的电压的第一检测元件和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解室的电压的第二检测元件,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和所述第二检测元件分别与所述温控组件的控制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包括依次排布的双极板和位于两端的端极板,所述端极板位于所述双极板和所述端压板之间,所述端极板和所述双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电解室,相邻两个所述双极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二电解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室的数量范围为10-5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的直径为0.5m-3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还包括多个连接两侧所述端压板的连接件,多个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芯体的外周且沿周向间隔布置,所述端压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解槽,包括:芯体,芯体具有多个依次排布的电解室,多个电解室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电解室和位于两个第一电解室之间的至少一个第二电解室;端压板,设置在芯体的两端,两侧的端压板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温控组件,温控组件设置在端压板的朝向第一电解室的一侧,电解槽配置为:温控组件能够根据第一电解室和第二电解室的信息控制端压板的温度。在端压板上设置温控组件,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温控组件能根据第一电解室和第二电解室的信息控制端压板温度,使电解槽中各电解室的温度差保持在预设范围内,避免由于第一电解室温度低导致的电压高、能耗大、均一性差、寿命低等问题,减少制氢过程的能耗,提高电解槽运行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宇泽,计策,朱金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