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6460发布日期:2024-01-06 23:18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解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铜电解精炼isa工艺中,采用特定形状的粗铜作为阳极,不锈钢阴极板作为阴极,将一定数量的阳极和阴极间隔保持一定间距的排列在特定的电解槽,在电解槽两侧上部设置有导电排分别与阳极和阴极连接。在电解槽内通入流动的酸性液体作为电解液,在阴、阳极通入一定电流的状态下,粗铜阳极会不断溶解并在不锈钢阴极板上吸附出高纯铜,粗铜里的其他贵金属及杂质沉降到电解槽底部,从而实现阴极铜的电解精炼过程。

2、在企业生产过程往往将很多这样的电解槽串联组合在一起形成组,多个组单元形成系列,几个系列组成一个区。往往一个区里有几百个电解槽,在这些电解槽都是通过大型的整流系统串联供应高强直流电进行生产,同时也采用大型综合的电解液循环系统进行生产。在电解液循环生产过程对温度控制、流量、酸度、添加剂、杂质等各种参数的控制极其重要,稍有轻微波动对高纯阴极铜的吸附都会很大的影响,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

3、而现有的电解液循环系统都是针对整个区进行整体运作,但是现实生产中随着阳极板成分的波动,往往需要对单个电解槽进行单独指标控制,此时就需要每个电解槽采用单独的循环装置。当前针对整个区的循环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难以作为单个电解槽的独立循环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计量泵、过滤器、添加剂容器、添加剂计量泵、电解液收集盘、控制装置和出液管;所述循环计量泵的入口连通于所述电解液收集盘,所述电解液收集盘和电解槽的电解液溢流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循环计量泵、过滤器和出液管沿电解液流动的方向依次连通;所述添加剂容器的底部出口连通于添加剂计量泵的入口,所述添加剂计量泵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出液管;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循环计量泵、添加剂容器和添加剂计量泵通讯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包括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于过滤器和出液管,并与控制装置通讯连接。

5、更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采用感温加热器。

6、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包括l型安装架,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过滤器、加热器和控制装置安装于所述竖向部的正面,所述循环计量泵、添加剂计量泵、电解液收集盘、添加剂容器和出液管安装于所述横向部的顶面。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单个电解槽的溢流口一侧,尤其适用于单个电解槽的电解液独立循环,以对电解槽的指标参数进行独立监控和调节。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计量泵(1)、过滤器(2)、添加剂容器(4)、添加剂计量泵(5)、电解液收集盘(6)、控制装置(7)和出液管(8);所述循环计量泵(1)的入口连通于所述电解液收集盘(6),所述电解液收集盘(6)和电解槽的电解液溢流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循环计量泵(1)、过滤器(2)和出液管(8)沿电解液流动的方向依次连通;所述添加剂容器(4)的底部出口连通于添加剂计量泵(5)的入口,所述添加剂计量泵(5)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出液管(8);所述控制装置(7)分别与循环计量泵(1)、添加剂容器(4)和添加剂计量泵(5)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加热器(3),所述加热器(3)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通于过滤器(2)和出液管(8),并与控制装置(7)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3)采用感温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安装架,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所述过滤器(2)、加热器(3)和控制装置(7)安装于所述竖向部的正面,所述循环计量泵(1)、添加剂计量泵(5)、电解液收集盘(6)、添加剂容器(4)和出液管(8)安装于所述横向部的顶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槽独立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计量泵、过滤器、添加剂容器、添加剂计量泵、电解液收集盘、控制装置和出液管;所述循环计量泵的入口连通于所述电解液收集盘,所述电解液收集盘和电解槽的电解液溢流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循环计量泵、过滤器和出液管沿电解液流动的方向依次连通;所述添加剂容器的底部出口连通于添加剂计量泵的入口,所述添加剂计量泵的出口连通于所述出液管;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循环计量泵、添加剂容器和添加剂计量泵通讯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以直接安装在单个电解槽的溢流口一侧,尤其适用于单个电解槽的电解液独立循环,以对电解槽的指标参数进行独立监控和调节。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陈荣海,曾国庆,梁源,林定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