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2029发布日期:2024-02-22 20:5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解反应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解池,特别涉及一种电解反应池。


背景技术:

1、电解池是主要应用用于工业制纯度高的金属,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个装置,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阳两极引起还原氧化反应的过程,电解池作为电化学分析仪器中的关键部件,其材质的光学特性对光电化学的测试效果有着显著影响。

2、目前电解反应池在加速反应时需要加入催化剂,如果直接将催化剂全部投入电解池,容易产生堆积,影响催化效果,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解反应池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反应池,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解反应池,包括电解池和支撑架,所述电解池上端活动套接有四氟密封盖,所述四氟密封盖上分别固定套接有两个导气管和两个电极,所述四氟密封盖中部转动套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靠近下端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

4、所述四氟密封盖上端面一侧固定套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内转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拨板,所述搅拌轴上端和转轴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导气管和两个电极均布在四氟密封盖上四角位置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下料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一侧转动连接有玻璃密封盖。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多个所述拨板均布在转轴外壁上,且拨板两端均滑动贴合在下料斗内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四氟密封盖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下料斗并与转轴一端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电解池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轴,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输出端贯穿支撑架板身并与调节轴一端固定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拨板旋转,实现均匀下料,可以有效防止催化剂直接投入电解池内造成堆积的问题,同时转轴带动齿轮二转动,进而带动齿轮一转动,进而带动搅拌轴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对溶液进行搅拌,进一步避免催化剂沉淀,提高催化效果;

12、将电解池通过调节轴旋转连接在支撑架上,并利用调节电机控制其旋转,方便后期倾倒电解废液,具有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池(1)和支撑架(15),所述电解池(1)上端活动套接有四氟密封盖(2),所述四氟密封盖(2)上分别固定套接有两个导气管(3)和两个电极(4),所述四氟密封盖(2)中部转动套接有搅拌轴(5),所述搅拌轴(5)靠近下端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气管(3)和两个电极(4)均布在四氟密封盖(2)上四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7)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储料斗(8),所述储料斗(8)一侧转动连接有玻璃密封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拨板(10)均布在转轴(9)外壁上,且拨板(10)两端均滑动贴合在下料斗(7)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氟密封盖(2)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输出端贯穿下料斗(7)并与转轴(9)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1)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轴(16),所述支撑架(15)一侧固定设置有调节电机(17),所述调节电机(17)输出端贯穿支撑架(15)板身并与调节轴(16)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反应池,包括电解池和支撑架,所述电解池上端活动套接有四氟密封盖,所述四氟密封盖上分别固定套接有两个导气管和两个电极,所述四氟密封盖中部转动套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靠近下端面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四氟密封盖上端面一侧固定套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内转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拨板,所述搅拌轴上端和转轴一端分别固定套接有齿轮一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两个所述导气管和两个电极均布在四氟密封盖上四角位置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解反应池,能够在添加催化剂时实现均匀下料和搅拌,避免催化剂沉淀,提高催化效果,具有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黔西南钠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