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918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大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中,传统方法中,坡面完全由浆砌石拱架植草,主要有工程措施为基础,并且草种主要为地方杂草,其工程造价高,水土保持效果差,难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地域景观的目的。
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采用生物措施,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且造价比较低,达到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
本发明所设计的生态恢复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利用香根草的生物学特性,即其根系发达粗壮,抗逆性强,易于管理,结合一定的种植方式,来达到以上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方案设计包括如下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保持生态恢复措施,利用香根草护坡,并设计香根草的种植方式,弃土场堆积边坡设计削坡开级为三级,每级坡高10m,边坡平台宽4m,坡率第一级1∶2.00,第二级1∶1.75,第三级1∶1.50。
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
1)第一、二级边坡采用浆砌石拱架植草,坡底护裙、浆砌片石边坡平台及其排水沟、坡面镶边亦按原工程设计施工;第三级边坡用香根草护坡绿化技术。
2)种植香根草技术,先平整坡面,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方向大致整成梯田式带状小平面,并让准备种植香根草的草带有一定的疏松的土壤,整地时,切忌沿等高线方向整成两端高、中间低。
3)种植香根草,在坡面按1m垂直高距等高开挖深15cm的水平种植沟,在沟内施有机肥(鸡粪等),并加施磷肥,香根草种植规格丛距15cm,每丛3~4株,斜插浅栽,覆土5cm,上下行植株错开。种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4)养护,栽后及时维护管理,查苗补缺,当多数茎蘖进入孕穗旺长期时,刈割留高20~30cm,一般一年刈割1~2次。
5)在堆积平台面播种百喜草,利用其速生快长耐贫瘠的特性,在短期内覆盖平台面,防止水土流失发生,并为以后该土地的复垦创造条件。用种量20g/m2。
6)整个弃土场的排水系统按原工程设计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保持生态恢复措施,利用香根草护坡并设计香根草的种植方式,弃土场堆积边坡设计削坡开级为三级,每级坡高10m,边坡平台宽4m,坡率第一级1∶2.00,第二级1∶1.75,第三级1∶1.50;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措施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形式具体步骤包括1)、第一、二级边坡采用浆砌石拱架植草,坡底护裙、浆砌片石边坡平台及其排水沟、坡面镶边设计施工;第三级边坡用香根草护坡绿化技术。2)、种植香根草技术,先平整坡面,在坡面上沿等高线方向大致整成梯田式带状小平面,并让准备种植香根草的草带有一定疏松的土壤,整地时,切忌沿等高线方向整成两端高、中间低;3)、种植香根草,在坡面按1m垂直高距等高开挖深15cm的水平种植沟,在沟内施有机肥,并加施磷肥,香根草种植后及时浇定根水;4)、养护,栽后及时维护管理,查苗补缺,当多数茎蘖进入孕穗旺长期时,刈割留高20~30cm,一年刈割1~2次;5)、在堆积平台面播种百喜草,利用其速生快长耐贫瘠的特性,在短期内覆盖平台面,用种量20g/m2;6)、整个弃土场的排水系统按原工程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用的有机肥为鸡粪。
3.根据权利要求1中3)所述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香根草种植规格为丛距15cm,每丛3~4株,斜插浅栽,覆土5cm,上下行植株错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目前比较大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传统方法是,坡面完全由浆砌石拱架植草,主要以工程措施为基础,并且草种主要为地方杂草,工程造价高,水土保持效果差,难以起到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地域景观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弃土场水土保持生态恢复技术,主要采用生物措施,辅助一定的工程措施,来达到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并且造价比较低,达到良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效果和视觉效果。
文档编号E02D17/20GK1548662SQ0312660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卓慕宁, 朱立安, 李定强 申请人: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