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67854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的矿井水患作为煤矿四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之一,对煤矿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一般的矿井设计中,每个矿井、每个矿井的每个开采水平,都选择在井底附近或中央区适当位置,设计有中央正副(或内、外)两个水仓和中央泵房。两个中央水仓都与中央泵房联通并倒替使用,即一个使用、一个清挖备用。清挖水仓,历来是煤矿生产组织管理中的一大难题,这些沉淀物又稠、又粘、又细,在静态下呈蛋糕状,但在动态下,又呈稀糊状流体,清挖起来十分困难与烦恼。以往曾有不少人采取过多种所谓科学的机械化清挖措施,如采用渣浆泵向外抽排,刮板机向外刮运,扒斗机、铲斗机装罐外运等,但终因各种设备、只要去直接挖取这些粘糊状的煤泥,立即就被污染的面目全非,操作起来极其麻烦,很难组织管理,不仅费时、费劲、费设备、费能耗,工作效率也极其有限,到头来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这些技术至今不能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因此,始至今日,80%以上的矿井水仓清挖,仍沿用并停留在最传统、最落后的人工清挖、罐车装运的无耐之中。
人工清挖罐车运输是最原始的清挖方式,人们用铁锹或小筒向罐车内装煤泥,除煤泥沾粘不好操作,劳动强度大外,还因为罐车外运要经斜坡提升而不能装满罐车,只能装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否则一经斜坡提升运输,泥浆就会流洒出来,而往往因为不好控制装车量,加之罐车本身密封不好漏浆,所以造成,每挖一次水仓,对运输沿途造成一次严重污染,不仅对行人带来困难,还对运输安全设施(罐档)的正常使用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每个罐车都不能装满,就形成了半载运输现象,不仅占用罐车多,煤水罐通过副井提到地面也造成能耗和人工的极大浪费。还有罐车一经装运煤泥,造成严重污染,而罐车参与全矿运输周转,再去装煤碴,就将煤碴沾结于罐车内,俗称“大罐底”,极难清除,这就又造成罐车容积变小和载荷空运行,因此说,清挖水仓用罐车运输泥浆,后患无穷,对矿车运输会带来很大压力,也是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它省工、省时、省设备、省能耗,不污染环境,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系数和抗水患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靠近煤矿主井的装载峒室布置有压滤机,压滤机的下端布置有皮带机,皮带机的皮带伸向煤矿主井定量仓的上方,以便能直接将压滤机生产的煤饼通过主井箕斗提升到地面,压滤机通过管道、阀门与渣浆泵的出口密封相通,渣浆泵布置在靠近煤矿井底水仓之下的巷道内,渣浆泵的入口通过阀门、管道向上直接与煤矿井底水仓的底部相通。
为了增加可靠性,所述的压滤机和皮带机并接两套,通过阀门实现切换或同时使用;所述的渣浆泵并接两套,通过阀门实现切换或同时使用。
本发明省工、省时、省设备、省能耗,减轻了清挖水仓对矿井运输带来的麻烦与压力,避免了清挖水仓对矿井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方便和简化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两个水仓和并为一个水仓,使水仓煤泥清理日常化清洁化机械化,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系数和抗水患能力,为沉淀物加工,脱水处理科学回收利用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发明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图3中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3所示,在靠近煤矿主井11的装载峒室并接有主、副压滤机18、19,主、副压滤机18、19的下端分别布置有主、副皮带机20、21,主、副皮带机20、21的主、副皮带22、23伸向煤矿主井11定量仓26的上方,以便能直接将主、副压滤机18、19生产的煤饼通过主井箕斗27、28提升到地面。主、副压滤机18、19通过管道、阀门9、8及13、14与主、副渣浆泵12、16的出口密封相通,主、副渣浆泵12、16布置在靠近煤矿井底主、副水仓1、2之下的巷道7内,主、副渣浆泵12、16的入口通过阀门15、17、管道6、5向上穿过岩层直接与煤矿井底主、副水仓1、2的底部相通。通过阀门9、8可以实现主、副压滤机18、19切换或同时使用;通过阀门13、14、15、17可以实现主、副渣浆泵12、16切换或同时使用。为了提高排泄效果,所述主、副水仓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纵向的主、副排泄管3、4,主、副排泄管3、4分别所述的管道6、5相通,主、副排泄管3、4壁上均布排泄口。所述主、副水仓1、2的底部分别布置压风管路24、25,压风管路24、25上均布排气孔,当煤泥沉淀不易流动时,用压缩空气把煤泥掀起流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煤矿主井(11)的装载峒室布置有压滤机(18、19),压滤机(18、19)的下端布置有皮带机(20、21),皮带机(20、21)的皮带(22、23)伸向煤矿主井(11)定量仓(26)的上方,定量仓(26)收到煤饼后通过箕斗(27、28)提升到地面,压滤机(18、19)通过管道、阀门(9、8、13、14)与渣浆泵(12、16)的出口密封相通,渣浆泵(12、16)布置在靠近煤矿井底主、副水仓(1、2)之下的巷道(7)内,渣浆泵(12、16)的入口通过阀门(15、17)、管道(6、5)向上直接与煤矿井底主、副水仓(1、2)的底部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滤机(18、19)和皮带机(20、21)并接两套,通过阀门(9、8)实现切换或同时使用;所述的渣浆泵(12、16)并接两套,通过阀门(13、14、15、17)实现切换或同时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水仓(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纵向的主、副排泄管(3、4),主、副排泄管(3、4)分别所述的管道(6、5)相通,主、副排泄管3、4壁上均布排泄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煤矿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副水仓(1、2)的底部分别布置压风管路(24、25),压风管路(24、25)上均布排气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仓煤泥清理运输装置,在靠近煤矿主井的装载峒室布置有压滤机,压滤机的下端布置有皮带机,皮带机的皮带伸向煤矿主井定量仓26的上方,以便能直接将压滤机生产的煤饼通过主井箕斗27、28提升到地面,压滤机通过管道、阀门与渣浆泵的出口密封相通,渣浆泵布置在靠近煤矿井底水仓之下的巷道内,渣浆泵的入口通过阀门、管道向上直接与煤矿井底水仓的底部相通。它省工、省时、省设备、省能耗,不污染环境,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系数和抗水患能力。
文档编号E21F13/00GK101070762SQ20071006216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暴万林, 孙峰, 胡照春 申请人:暴万林, 孙峰, 胡照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