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清淤头以及具有该清淤头的环保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758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保清淤头以及具有该清淤头的环保清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装置,该装置用于清除水下物质,例如砂子、污染 的淤泥、以及少量固体石块等,并且特别涉及一种环保清淤头。此外,本发 明还涉及一种设有这种清淤头的环保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清淤装置主要用于清除位于各种大型水域,例如河、湖、以及池
塘等底部中的污染的淤泥、砂子、固体石块等。通常,以较大规模操作清淤
装置进行海上清淤作业。由于清淤操作的规模较大,通常需要船舶、较大型
的泵或柴油机。在操作中,这种结合了船舶及较大型的泵或柴油机的清淤装
置易于在清淤区域附近产生破坏,且不适于在敏感水域,例如可々大用水域中 进行环保的清淤操作。
此外,对于较大规模的海上清淤作业而言,这种需要船舶及较大型的泵 或柴油机的清淤装置,通常具有相对庞大的重量及复杂的结构。因此,相对 难于迁移它们,并难于对它们进行组装/拆卸。
考虑到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并适于进行环保清淤操作 的清淤装置是合乎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清淤头,该清淤头可用于清淤 作业,并有效防止清淤水域周围的环境受到破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上述清淤头的环保清淤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清淤头。该清淤头 包括限定了清淤通道的主体。该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室
和高速降压腔室,该高速降压腔室设置在吸入腔室和减速增压腔室之间。 而且,该清淤头包括具有出口的高压流体管道。此外,管道的出口设置 在清淤通道的内部,以便将高压流体喷射到该清淤通道中,用于在清淤 通道中形成负压以吸取待挖掘的物质,并用于将这些物质从该清淤通道 中压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环保清淤系统。该系统包括浮动的基座、 升降装置、传送管道、动力系统、输送管道以及清淤头。其中该升降装
置安装在该基座上,并具有移动臂;该传送管道设置在该移动臂上;该 动力系统设置在该基座上,用于产生高压流体;该输送管道与该动力系 统相连,用于输送高压流体;该清淤头连接到用于移动该清淤头的升降 装置的移动臂的下端,并与输送管道的端部以及传送管道的端部相连, 该输送管道用于接收来自动力系统的高压流体。该清淤头还包括限定了 清淤通道的主体。该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室和高速降压 腔室,该高速降压腔室设置在吸入腔室和减速增压腔室之间。该减速增 压腔室具有与传送管道的端部相连的出口。此外,该清淤头还包括具有 入口和出口的高压流体管道。该管道的入口与用于引入高压流体的输送 管道的端部相连。该管道的出口设置在清淤通道的内部,以便将高压流 体喷射到清淤通道中,用于在该清淤通道中形成负压,以便将待挖掘的 物质吸到清淤通道中,并用于将这些物质^v该传送通道的另 一端压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清淤头。在操作中, 高压流体,例如水,通过管道引入到清淤通道中。由于这种清淤通道的 结构,高压流体以高速喷射到该清淤通道的高速降压腔室中。而后,流 体的压力在该高速降压腔室中逐渐降低,从而产生高度真空或负压。该 高度真空或负压会实现这样的作用,即将诸如砂子、淤泥、固体等的物 质吸入到清淤通道中。所吸取的物质将与喷射的流体混和形成其混合物。 当混合物流到减速增压腔室中时,该混合物的速度将降低,压力将升高。 由于混合物增加的压力,可将该混合物从清淤通道压出到预定的收集位 置中。因此,在清淤头的清淤作业过程中,该清淤头用于吸取清淤水域 中的物质,并将它们压出,且不会对水域周围的环境产生破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有上述清淤头,该环保清淤系统同样可具
有上述优点。

图1是一种环保清淤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设有#~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
实施例的清淤头;
图2是图l所示清淤头的立体图3是图1所示清淤头从另一个方向看去的立体图4是图2所示清淤头的仰视图5是沿图4中的线A-A得到的截面示意图;和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另 一种清淤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清淤头主要用于在各种水域,例如海、湖等
中进行环保清淤操作,特别是在敏感水域,例如水库、可饮用水域中进 行这种清淤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清淤头包括主体。在该主体中限定了 清淤通道,该通道用于吸取并排出待挖掘的物质,例如砂子、瓦片、固 体石块等。
该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室和设置在吸入腔室和减速 增压腔室之间的高速降压腔室。此外,该清淤头包括用于引入高压流体, 例如水、废水和其它适当流体的管道。
该管道的出口设置在清淤通道内部,以便将高压流体喷射到清淤通 道中。由于该清淤通道的这种结构,流体的压力在高速降压腔室内逐渐 降低,这导致在该腔室中产生高度真空或负压。这个高度真空或负压产 生力来吸取待挖掘的物质。而后,所吸取的物质与喷射的流体混合形成 混合物。
当该混合物流到减速增压腔室中时,该混合物的速度将降低,其压 力将增大。混合物增大的压力会将该混合物从清淤通道中压出,并通过 管道压到预定的收集处,例如分离装置中。由于该清淤头用于在清淤操 作中吸取物质,并将它们压出,因此,并不会对清淤水域的周围环境产 生破坏性的影响。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清淤头不仅可用于清淤操作,而 且可用于有效地防止清淤水域周围的环境遭到破坏。
现将结合附图具体说明环保清淤系统,该系统设有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实施例的清淤头。
参照图1,示出了环保清淤系统100,该系统100设有根据本实用新
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清淤头40。该清淤系统100包括浮动的基座10、升降 装置20、传送管道30、清淤头40、分离装置50、收集系统60以及动力 系统70。其中,该升降装置20安装在该浮动基座IO上;传送管道30设 置在该升降装置20的移动臂21上;清淤头40连接到该移动臂21的下 端211上,并与管道30的一端31连通;分离装置50与管道30的另一 端32接合;收集系统60与分离装置50协作;动力系统70设置在该浮 动基座10上,并通过输送管道71与清淤头40相连。
在第一实施例中,浮动的基座IO可以是普通的船舶或以首尾相连的 方式可拆卸地连接的多个浮动的壳体。该浮动的基座IO用于固定或接收 其它元件或材料,以有利于进行海上清淤操作。应该了解到,当清淤区 域靠近岸边、陆地或其它适当的支承结构时,浮动的基座10可从系统100 中省略掉。
升降装置20可以是设有移动臂的起重机,该移动臂用于支承传送管 道30,并移动清淤头4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出于此目的, 具有上述移动功能的其它装置也可以应用于此。
当需要对利用清淤头从清淤区域中挖掘出的物质进行分离时,分离 装置50是有必要的。该分离装置50可以是普通的分离器或者是其它专 用的分离装置。分离装置50的选择可以基于所挖掘物质的特性来决定。 收集系统60用于接收并收集这些分离开的物质。
动力系统70可以是用于提供高压流体的泵系统,该高压流体是例如 通过输送管道71用于清淤头40的水、废水等。应该了解到,具有此种 功能的其它装置可以应用于此作为动力系统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清淤头40安装在移动臂21的下端 211上,有助于将清淤头40放置到待挖掘的预定水域中。传送管道30与
清淤头40相连,用于将挖掘出的物质输送到分离装置50或者其它预定 位置中。此外,清淤头40与动力系统70相连,用于通过管道71引入高 压流体。
现在参照图2-5,在该实施例中,清淤头40包括主体41。在该主 体41中限定了清淤通道411,该清淤通道411与传送管道30的下端31 连通,用于吸取并排出待挖掘的物质,例如砂子、瓦片、固体石块等。
在第一实施例中,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4112、减速增压腔室4115, 以及设置在吸入腔室4112和减速增压腔室4115之间的高速降压腔室 4113。
此外,清淤头40包括与管道71的下端相连的管道42,用于从动力 系统70引入高压流体,例如水,废水或其它适当的流体。
管道42的出口 421设置在清淤通道411的内部,以便将高压流体喷 射到清淤通道411中。
在对于预定区域、例如位于可饮用水域底部的污染水域进行清淤作 业时,升降装置20的移动臂21受控移动,从而将清淤头40放置在该预 定区域中。优选地,当清淤头40位于该区域的附近时,它受到移动臂21 的控制,笔直地安放到该预定区域中,从而避免破坏该区域周围的环境。
当清淤头40被放置到该区域中时,动力系统70被驱动,产生高压 流体,例如水或海水,并将它通过输送管道71输送到管道42中。
一旦高压水向上喷射到清淤通道411中,高速降压腔室4113首先接 收到该高压水。此外,腔室4113被构造成,大致保持水的高速流动,并 形成水涡流,从而使得水压逐渐降低,并于该腔室4113中形成高度真空 或负压。这个高度真空或负压在腔室4113中产生力,以便将清淤区域中 待挖掘的物质,例如砂子、小石块、淤泥等吸到吸入腔室4112中。
当所挖掘的物质被吸入到腔室4113中时,它们将与高压水混合,由 于涡流水的存在,其混和物受迫处于涡流运动中。
一旦混合物流入到减速增压腔室4115中,该混合物的流速就降低, 但压力会增加。增加的压力受到动力系统70的控制,以使得该压力可以 将混合物通过管道30压入到分离装置50或其它预定位置中。
如果需要,混合物可通过管道30传送到分离装置50中进行分离操
作,而后由收集系统60收集分离开的混合物。
在第 一 实施例中,主体41被构造成大致呈具有中央轴线L的圆柱体 形。为了简化主体41的结构,并避免高压水的能量损失,共用的中央轴 线L被设置成清淤通道411的中心线。
主体41包括下部412、上部415和设置在下部412和上部415之间 的第一中间部分413。清淤通道411的腔室4112、腔室4113和腔室4115 分别限定在下部412、第一中间部分413和上部415中。
下部412具有圓柱体形的构造,以使得腔室4112是直线型的,并简 化了该腔室4112的结构。为了有助于清淤操作,腔室4112的直径大于腔 室4113和4115的直径。
此外,为了避免因吸取了大的石块而导致内部阻塞, 一个或多个过 滤杆43在吸入腔室4112的入口处,交叉设置在下部412上,以允许吸 入具有预定尺寸的、例如250mm以下的石块或固体。在该实施例中,过 滤杆43为两端带有螺紋的杆形。在下部412的侧面中限定了一对与过滤 杆43的两端相对应的开口。该过滤冲干43的两端通过相应的开口插入下 部412的侧面中,并与螺母相连,乂人而将过滤杆43固定到下部412上。
在下部412的侧面中限定了孔,用于插入管道42,并将该管道42固 定在下部412上。为了增加高压水的流速,并获得更好的水涡流,管道 42的出口 421 -故构造成锥形的结构,并大致设置在吸入腔室4112的出口 处的内部。优选地,出口 421的中心线被设置成与清淤通道411的中心 线重叠,从而具有更好的效果。为了有助于安装管道,并定位出口421, 管道42具有U形的结构。此外,为了提高来自管道71的流体的流速, 管道42的入口 422被构造成倒置锥形的形状,以致管道42的本体及其 出口的直径小于管道71的直径。
第一中间部分413被构造成锥形的形状,从而使得腔室4113的直径 从其下部入口到其上部出口大致逐渐缩小。由于第一中间部分413的这 种结构,保持水的高速流动,并降低水压,以便在其中形成高度真空或 负压是可行的。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中间部分413具有下部锥形部分413A和上部锥 形部分413B,该下部锥形部分413A从主体41的下部412整体向上延伸,
该上部锥形部分413B具有固定在下部413A上的下端和与主体41的上部 415相连的上端。由于这种结构,使得部分413A/413B易于进行组装或拆 卸。
主体41的上部415具有倒置的锥形形状,以^使得腔室4115的直径 从其下部入口处到其上部出口处大致逐渐增大。该主体41的上部415的 这种结构可以降低混合物的流速,并增大混合物的压力,以便有助于将 这些混合物从清淤通道411中压出。
圆柱体形部分416/人主体41的上部415的顶端整体向上延伸,以形 成混合物的最终出口。该圆柱体形部分416被构造成具有直线型的通道 4116,该直线型通道4116作为清淤通道411的出口部分,以致由流体在 主体41的上部415中增加的压力所得到的动量增加,并且尽可能保持该 能量,从而有助于将混和物压出通道411。
在主体41的上部415和圆柱体形部分416的表面上i殳置一对支架 4151、 4161,以有利于将清淤头40连4^到移动臂21的下端211上。
应该了解到,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主体41的下部412、第一中间 部分413和上部415的结构是可改变或可变化的。例如,下部412可具 有锥形结构,以得到更大的吸入口,用于更好地吸取待挖掘的物质。
由于从腔室4113流入的混合物处于具有高流速的涡流运动中,因此 易于冲击并磨损清淤头40的内表面。在主体41的上部415和第一中间 部分413之间设有第二中间部分414;该第二中间部分414具有与腔室 4113和腔室4115连通的直线型的通道4114。为了改善耐磨特性,在该第 二中间部分414的内表面4141上涂覆有一层耐磨物质,例如合金,硬质 镍等。此外,为了抵抗混合物的冲击,在该第二中间部分414的外表面 上轴向整体地形成有多个强化杆4142,以强化该第二中间部分414。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中间部分414为圓柱体形。然而,应该了解 到,该第二中间部分414的结构是可改变的或可变化的。例如,该第二 中间部分414可为锥形或倒置的锥形。
为了有利于组装或拆卸清淤头40,主体41的下部412和第一中间部 分413的下部413A之间的完整结合体与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上部413B
^T拆卸;也相il:。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的法兰盘4131形成于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下部 413A顶端的外表面上,并在其中限定了多个贯穿孔4132。相应地,配套 法兰盘4133形成于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上部413B底部的外表面上,并 在其中具有多个配套的贯穿孔4134。在组装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下部 413A和上部413B时,将螺栓(未示出)穿过其下部413A的相应贯穿孔 4132及其上部413B的配套贯穿孔4134,并利用螺母(未示出)连接, /人而将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下部413A和上部413B可拆卸地相连。
上述连接方法可用于实现第一中间部分413的上部413B和第二中间 部分414之间、主体41的第二中间部分414和上部415之间、管道42 和管道71之间、以及部分416和管道30之间的连接。由于这些连接是 通过螺栓与螺母的配合而实现的,因此,它们可易于拆开。
这些元件之间相对容易的组装和拆卸对于运输、装卸并才喿作系统100 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此外,为了改善待挖掘物质用于有效清淤操作的流体化作用,而不 会对于清淤区域周围的环境产生广泛的破坏并使其污浊,在主体41的下 部412的外表面周围均匀设置至少一个喷嘴44。这些喷嘴44与管道42 相连,用于引入高压流体。为了更好地控制流体化作用的质量,在喷嘴 44和管道42之间设置阀门45。此外,为了实现更好的流体化作用,喷 嘴44的出口 441被向下设置,并设置在主体41的底部附近。在进行清 淤操作前,可通过调节阀门45来控制从喷嘴44喷射出的流体的流速和 压力。在清淤操作时,来自喷嘴44的流体首先使待挖掘的物质处于最佳 的流体化状态,从而有助于将这些物质吸入腔室4112中。
虽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上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的,但它不 应限定于此。相反,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 于上述元件和材料作出多种的改进及等效替换。例如,如图6所示,该 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种清淤头40,。在这两个实 施例中,出于说明的目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在第二实 施例中,对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中间部分413作出改进。明确来说, 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中间部分413,是一个元件。该第一中间部分部分413, 被构造成具有整合的高速降压腔室4113,的锥形。该腔室4113,的直径被
构造成,从其下部入口处到其上部出口处大致逐渐缩小。显然,高速降 压腔室4113,可以与第一实施例的腔室4113大致相同的方式实现相同的 功能,从而达到相同的结果。
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清淤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限定了清淤通道的主体,所述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室和高速降压腔室,所述高速降压腔室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和所述减速增压腔室之间;和具有出口的高压流体管道;其中所述高压流体管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清淤通道的内部,以便将高压流体喷射到所述清淤通道中,用于在所述清淤通道中形成负压以吸取待挖掘的物质,并用于将所述物质从所述清淤通道中压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下部、 第一中间部分和上部,所述吸入腔室、所述高速降压腔室和所述减速增 压腔室分别限定在所述下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分和所述上部中,并且所 述第一中间部分与所述上部可拆卸地相连。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具 有下部和上部,所述第 一 中间部分的下部从所述主体的下部上整体延伸, 并且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的上部具有下端和上端,该下端可拆卸地安装到 所述主体的下部上,该上端与所述主体的上部可拆卸地相连。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中间部 分,所述第二中间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部和所述第一中间 部分之间,并在所述第二中间部分中限定了通道,该通道与所述高速降 压腔室以及所述减速增压腔室连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所 述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以及所述主体的上部被设置成具有共用的中央轴 线,该中央轴线为所述清淤通道的中心线。
6、 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管 道的出口具有锥形的结构,该结构大致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的出口中心 处的内部。
7、 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降压腔室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形状,其直径从其入口处到其出口处大致 逐渐缩小,其中,该入口与所述吸入腔室相连,该出口与所述减速增压 腔室相连。
8、 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减 速增压腔室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形状,其直径从其入口处到其出口处大致 逐渐增加,其中,该入口与所述高速降压腔室连通。
9、 如权利要求2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下部的外表面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这些喷嘴的出口设置在所 述吸入腔室的底部附近,并向下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喷嘴与所述高压流 体管道通过阀门相连。
10、 如权利要求4和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中间部分在内表面上形成有一层硬质耐磨的物质。
11、 如权利要求4和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中间部分为圆柱体形,沿着所述第二中间部分,在该第二中间部分 的外表面上均匀而整体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强杆。
12、 如权利要求2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杆,这些过滤杆大致在所述吸入腔室的入口处,交叉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上。
13、 如权利要求1到5中的一项所述的清淤头,其特征在于,所述 清淤通道还包括直线型的通道,该直线型的通道从所述减速增压腔室的 出口处笔直地向上延伸,所述直线型的通道的直径与所述减速增压腔室 的出口处的直径相同。
14、 一种环保清淤系统,包括浮动的基座;升降装置,其安装在该基座上,并具有移动臂;传送管道,其设置在该移动臂上;动力系统,其设置在该基座上,用于产生高压流体;输送管道,其与所述动力系统相连,用于输送所述高压流体;以及清淤头,其连接到用于移动所述清淤头的所述升降装置的移动臂的 下端,并与所述输送管道的端郜以及所述传送管道的端部相连,所述输 送管道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动力系统的所述高压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头还包括限定了清淤通道的主体,所述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 室和高速降压腔室,所述高速降压腔室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和所述减速 增压腔室之间,所述减速增压腔室具有与所述传送管道的所述端部相连 的出口 ;和具有入口和出口的高压流体管道;其中所述高压流体管道的入口与用于引入所述高压流体的输送管道 的所述端部相连,所述高压流体管道的所述出口设置在所述清淤通道的 内部,以便将所述高压流体喷射到所述清淤通道中,用于在所述清淤通 道中形成负压,以便将待挖掘的物质吸入到所述清淤通道中,并用于将 所述物质从所述传送通道的另 一端压出。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下部、 第一中间部分和上部,所述吸入腔室、所述高速降压腔室和所述减速增 压腔室分别限定在所述下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分和所述上部中,并且所 述第 一 中间部分与所述上部可拆卸地相连。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间部分具 有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的下部从所述主体的下部上整体延伸, 并且所述第一中间部分的上部具有下端和上端,该下端可拆卸地安装到 所述主体的下部上,该上端与所述主体的上部可拆卸地相连。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中间部分,所述第二中间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部和所述第一中间 部分之间,并在所述第二中间部分中限定了通道,该通道与所述高速降 压腔室以及所述减速增压腔室连通。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下部、所 述第一和第二中间部分以及所述主体的上部被设置成具有共用的中央轴 线,该中央轴线为所述清淤通道的中心线。
19、 如权利要求14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管道的所述出口具有锥形的结构,所述结构大致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的 出口的中心处的内部。
20、 如权利要求14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速降压腔室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形状,其直径从其入口处到其出口处大 致逐渐缩小,其中,该入口与所述吸入腔室相连,该出口与所述减速增 压腔室相连。
21、 如权利要求14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减速增压腔室具有大致呈锥形的形状,其直径从其入口处到其出口处大 致逐渐增加,其中,该入口与所述高速降压腔室连通。
22、 如权利要求15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主体的下部的外表面周围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喷嘴,该喷嘴的出口设 置在所述吸入腔室的底部附近,并向下设置,所述至少一个喷嘴与所述 高压流体管道通过阀门相连。
23、 如权利要求17和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中间部分在内表面上形成有 一层硬质耐磨的物质。
24、 如权利要求17和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中间部分为圓柱体形,沿着所述第二中间部分,在该部分的外表面 上均匀而整体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强杆。
25、 如^l利要求15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 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杆,这些过滤杆大致在所述吸入腔室的入口处,交叉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上。
26、 如权利要求14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清淤通道还包括直线型的通道,该直线型通道从所述减速增压腔室的出 口处笔直地向上延伸,该直线型通道的直径与所述减速增压腔室的出口 处的直径相同。
27、 如^^又利要求14到18中的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4i在于,它还 包括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安装在所述浮动的基座上,并与所述输送管 道的所述另一端相连。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收集系统, 该系统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分离装置协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清淤头。该清淤头包括限定了清淤通道的主体。该清淤通道包括吸入腔室、减速增压腔室和设置在所述吸入腔室和所述减速增压腔室之间的高速降压腔室。此外,该清淤头包括具有出口的高压流体管道。该管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清淤通道的内部,以便将高压流体喷射到所述清淤通道中,用于在所述清淤通道中形成负压以吸取待挖掘的物质,并用于将所述物质从所述清淤通道中压出。由于清淤头的这种结构,该清淤头不仅用于清淤操作,而且可有效防止清淤水域周围的环境受到破坏。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这种清淤头的环保清淤系统。
文档编号E02F5/00GK201202126SQ20082000452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2日
发明者L·W·鲍莫尔 申请人:Nrs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欧华清淤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