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365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有杆采油井内抽油的扶正装置,尤其是一种自动转 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
背景技术
在杆式抽油泵抽油过程中,抽油杆与倾斜、弯曲段的油管必然偏磨,特别是抽油杆 接箍部位磨损更为严重,能导致油管磨穿、抽油杆磨断,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所以,在这些 部位应合理配置抽油杆扶正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扶正器的有一些先天性的技术缺欠,如 滚轮式扶正器易发生零件脱落等井下故障,可靠性差,工作寿命短,通常只有半年左右;尼 龙扶正器耐热性差,最高120°C,无法在热采稠油高温井中应用;双向保护接箍扶正器与油 管内壁间为非同曲率圆弧接触,接触压力较大,仍会对油管造成较大磨损。
发明内容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沿 芯轴径向自动转位、轴向自动调整倾斜角度且能降低接触压力、减少油管磨损的自动转位 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 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套和芯轴,芯轴外套有扶正套,芯轴两端连接抽油杆,其特征 在于扶正套是由三个与油管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连接成的外壳,圆弧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的扶正套外表面设有(可选用喷涂、电镀等多种形式)耐磨层,扶正套外表面 喷涂的耐磨层可选用多种耐磨材料,本实用新型优选镍合金、钨合金和钨镍合金,其表面光 洁度极高,摩擦力小,在摩擦过程中,光滑致密的耐磨层还会部分转移到相接触的油管内壁 上,在和井液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可起到避免油管摩损的作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抽油杆与 油管间60%左右的摩擦阻力。所述的芯轴呈仿锤形,使扶正套摩擦工作面既能随油管的弯曲变化沿芯轴径向自 动转位,又能轴向自动调整倾斜角度,避免了曲面端部对油管内壁的硬摩擦。所述的扶正套两端都开有月牙形缺口扶正套两端加工的月牙形缺口,便于润滑油 和井液进入扶正套和芯轴间的空腔,利于其润滑。由于抽油杆分实心杆型和空心杆型两种,所以在与抽油杆连接时可根据需要选择 外螺纹或内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 扶正器,扶正套采用与油管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使扶正器与油管内壁接触时为面接触, 接触压力小,减少了油管磨损;扶正套外表面喷涂的光滑致密的耐磨层不易脱落且耐腐蚀、 耐高温,能够延长扶正器的使用寿命;设置仿锤形芯轴,使扶正套摩擦工作面既能随油管的 弯曲变化沿芯轴径向自动转位,又能轴向自动调整倾斜角度,避免了曲面端部对油管内壁 的硬摩擦;扶正套两端都开有月牙形缺口,便于润滑油和井液进入扶正套和芯轴间的空腔,利于其润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A-A的剖面图。其中:1、扶正套;2、芯轴;3、月牙形缺口 ;4、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 器,包括扶正套1和芯轴2,芯轴2外套有扶正套1,芯轴2两端连接抽油杆,扶正套1是由 三个与油管4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连接成的外壳,圆弧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的扶正套 1外表面设有耐磨层,扶正套1外表面喷涂的耐磨层可选用多种耐磨材料,本实用新型优选 镍合金、钨合金和钨镍合金,其表面光洁度极高,摩擦力小,在摩擦过程中,光滑致密的耐磨 层还会部分转移到相接触的油管4内壁上,在和井液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可起到避免油 管4摩损的作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抽油杆与油管4间60%左右的摩擦阻力。所述的芯轴2 呈仿锤形,使扶正套1摩擦工作面既能随油管的弯曲变化沿芯轴径向自动转位,又能轴向 自动调整倾斜角度,避免了曲面端部对油管4内壁的硬摩擦。所述的扶正套1两端都开有 月牙形缺口 3,便于润滑油和井液进入扶正套1和芯轴2间的空腔,利于其润滑。由于抽油杆分空心杆和实心杆两种,所以在与抽油杆连接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外螺 纹或内螺纹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套(1)和芯轴(2),芯轴(2)外套有扶正套(1),芯轴(2)两端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扶正套(1)是由三个与油管(4)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连接成的外壳,圆弧面之间圆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扶正套(1)外表面设有耐磨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芯轴(2)呈仿锤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其特征在 于扶正套(1)两端都开有月牙形缺口(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转位同曲率圆弧面滑动式抽油杆扶正器,包括扶正套和芯轴,芯轴两端连接抽油杆,其特征在于芯轴呈仿锤形,芯轴外套有扶正套,扶正套是由三个与油管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连接成的外壳,圆弧面之间圆滑过渡。扶正套采用与油管内壁曲率相同的圆弧面,使扶正器与油管内壁面接触,接触压力小,减少了油管磨损;扶正套外表面设有的耐磨层不易脱落且耐腐蚀、耐高温,能够延长扶正器的使用寿命;设置仿锤形芯轴,使扶正套摩擦工作面既能随油管的弯曲变化沿芯轴径向自动转位,又能轴向自动调整倾斜角度,避免了曲面端部对油管内壁的硬摩擦;扶正套两端都开有月牙形缺口,便于润滑油和井液进入扶正套和芯轴间的空腔,利于其润滑。
文档编号E21B17/10GK201598986SQ20092035241
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姚型友, 李宏忠, 武继辉, 王志秋 申请人:姚型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