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丝绕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066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弦丝绕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制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弦丝绕制的弦丝绕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的分离缓冲装置已经达到系列化、标准化,其中弦丝捕雾器的应用特别 广泛。油气经过蛇形板组初级分离后,再经过弦丝捕雾器进行气液分离,气体中含有的 微小液滴与弦丝碰撞,凝液顺着弦丝流下,排入液相区,完成气液的分离,并解决了泛液和 气体对液体的重新夹带问题。通用规格的弦丝捕雾器由50片捕雾片组成,每个捕雾片由约200根0. 4mm不锈钢 丝也就是弦丝绕制而成。现有的弦丝捕雾器通常采用手工绕制弦丝,手工绕制的弦丝捕雾器不仅弦丝绕制 的不均勻,而且效率低,影响了捕雾器的分离效果等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弦丝绕制器,该弦丝绕制器能使捕雾器上绕制的弦 丝均勻,并且绕制效率高,从而捕雾器的分离效果好。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 装丝盘轴固定在支架的一侧,套管固定在支架的另一侧,丝杆的一端与套管通过螺纹连接, 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夹紧结构与装丝盘轴处于同一垂直位置,装丝盘轴与 夹紧结构之间有弦丝定位板,弦丝定位板有开口。所述的丝杆的与套管螺纹连接端固定有摇柄或转轮。所述的丝杆的螺纹螺距与捕雾片所需要绕制的每根弦丝的间距一致。所述的装丝盘轴为中轴的一端有轴肩,中轴的另一端是通过销孔固定有销轴。所述的弦丝定位板与装丝盘轴的轴肩固定连接。所述的弦丝定位板的开口是菱形或圆形。所述的弦丝定位板的开口大小是ImmX 1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弦丝绕制器通过弦丝定位板的开口能够使下方装丝 盘轴上任何位置的弦丝均由弦丝定位板开口位置绕制到捕雾片上,并且丝杆的螺纹螺距与 捕雾片所需要绕制的每根弦丝的间距一致,从而确保了捕雾片上所绕制的弦丝是均勻分布 的,通过丝杆最右端固定有摇柄或转轮人为的转动丝杆,有效的提高了手工绕制弦丝的绕 制速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17]图2是弦丝定位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丝杆;3、捕雾片;4、弦丝定位板;5、弦丝;6、装丝盘轴;7、支架;
8、夹紧结构;9、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弦丝绕制器主要由丝杆2、套管1、装丝盘轴6和支架7组 成。将套管1、装丝盘轴6与支架7固定成为一体结构,装丝盘轴6固定在支架7的左 侧,套管1固定在支架7的右侧,装丝盘轴6的位置低于套管1的位置,套管1和装丝盘轴 6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套管1内为中空结构并带有内螺纹,丝杆2的整体均为螺纹轴结构,丝杆2的右侧 与套管1通过螺纹连接,丝杆2的最右端固定有摇柄9,通过转动摇柄9从而带动丝杆2沿 套管1左、右移动。丝杆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8,夹紧结构8位于装丝盘轴6正上 方,丝杆2通过左端的夹紧结构8与捕雾片3连接,将捕雾片3固定夹紧,使得捕雾片3随 着丝杆2的转动而转动。装丝盘轴6位于夹紧结构8下方,夹紧结构8与套管1横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夹 紧结构8与装丝盘轴6纵向处于同一水平位置;装丝盘轴6与夹紧结构8之间有弦丝定位 板4,弦丝定位板4与装丝盘轴6的轴肩固定连接,限定弦丝定位板4的位置,从而确保弦丝 能够快速、均勻的绕制到捕雾片3上。如图2所示,弦丝定位板4上有开口,开口的形状是菱形且位于弦丝定位板4的中 心位置,弦丝5从菱形开口中穿过,菱形开口的大小能够使弦丝5通过即可,弦丝定位板4 的作用是能够使下方装丝盘轴6上任何位置的弦丝5均由弦丝定位板开口位置绕制到捕雾 片3上,从而确保了捕雾片3上所绕制的弦丝5是均勻分布的,如果弦丝定位板4中心位置 的开口过大会导致弦丝5在捕雾片上的分布不均勻,从而影响弦丝的绕制质量,通常使用 直径为Imm的弦丝5时弦丝定位板4的开口大小是ImmX 1mm。装丝盘轴6的结构为中轴右端有轴肩,轴肩起固定丝盘的作用,中轴的左端通过 销孔固定有销轴。取下销轴,将丝盘装入装丝盘轴6,然后装上销轴。销孔设置的位置原则 是不能影响丝盘在装丝盘轴上灵活转动,并不左右窜动。丝杆2的长度最小为捕雾片3的宽度200mm加上套管1的宽度130mm,丝杆2的螺 纹螺距与捕雾片3所需要绕制的每根弦丝5的间距一致,例如捕雾片3所需要的每根弦丝 的间距为1mm,那么需要采用螺距也为Imm的丝杆2。实施例2 本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弦丝定位板上的开口为圆 形,弦丝5从中间的圆形开口穿过即可;本实施例的丝杆2最右端固定的为转轮,同样可以 达到转动丝杆2的目的。实施例3 本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捕雾片3装于丝杆2左端并通过夹紧结构 进行固定;将丝盘固定到装丝盘轴6的中轴上后将丝盘上绕的弦丝5的输出端穿过弦丝定 位板4的中孔,最终连接到捕雾片3的弦丝绕制起始端;转动丝杆2,使丝杆2向右移动,从 而带动捕雾片3向右移动,丝杆2转动一圈,捕雾器3同样转动一圈,并向右移动一个螺距。 绕制弦丝一圈。由于丝杆2的螺距与绕制的捕雾片3所需要的每根弦丝5的间距一致,因此当使用螺距为Imm的丝杆2时,捕雾片3在左右方向上向右前进1mm,第一圈弦丝5缠绕 完毕,依次进行,一片捕雾片3缠绕完毕,并且每根弦丝5的间距一致,均为1mm。
权利要求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装丝盘轴(6)固定在支架(7)的一侧,套管(1)固定在支架(7)的另一侧,丝杆(2)的一端与套管(1)通过螺纹连接,丝杆(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8),夹紧结构(8)与装丝盘轴(6)处于同一垂直位置,装丝盘轴(6)与夹紧结构(8)之间有弦丝定位板(4),弦丝定位板(4)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丝杆(2)与套管(1)螺纹连接 端固定有摇柄(9)或转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丝杆(2)的螺纹螺距与捕雾片 (3)所需要绕制的每根弦丝(5)的间距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装丝盘轴(6)为中轴的一端有 轴肩,中轴的另一端是通过销孔固定有销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弦丝定位板(4)与装丝盘轴 (6)的轴肩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弦丝定位板(4)的开口是菱形 或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弦丝定位板(4)的开口大小是 ImmX Im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绕制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弦丝绕制的弦丝绕制器,其特征是装丝盘轴固定在支架的一侧,套管固定在支架的另一侧,丝杆的一端与套管通过螺纹连接,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紧结构,夹紧结构与装丝盘轴处于同一垂直位置,装丝盘轴与夹紧结构之间有弦丝定位板,弦丝定位板有开口。该弦丝绕制器能使捕雾器上绕制的弦丝均匀,并且绕制效率高,从而捕雾器的分离效果好。
文档编号E21B43/34GK201671611SQ201020195938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任鹏辉, 徐东, 朱小军, 武文华, 白学珍, 费国安, 雷学峰 申请人: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