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平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3202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平吸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整平吸泥头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疏浚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应用于依靠泥泵抽吸引力在深水 直接洗淤泥的整平吸泥头。背景技术
[0002]疏浚业界在对水下工程的基槽、航道建设时,在施工成型后,基槽、航道底部 一般会残留泥块或者是高浓度的泥浆。若采用“沉管法”方案建设海底或江底隧道的, 须在水下开挖隧道沉管基槽,再安装隧道沉管,最后形成海底或江底隧道。由于要安装 隧道沉管,隧道基槽平整度要求较高。鉴于上述情况,一般的施工工艺是用吸扬式挖泥 船进行水下清淤。[0003]吸扬式挖泥船进行水下清淤的工作原理[0004]主要是依靠挖泥船上安装的离心式泥泵的作用,在其吸入中产生一定的真空 度,经吸入管顶端的吸泥头将水底淤泥、沙和其他较松散物质与水一起吸起,并提升出 水,最后经泥泵的排出管,将所吸起的泥浆排入泥驳或输送到规定的抛泥地区。[0005]传统的吸泥头设备由吸淤泥头本体、吸管、格栅等组成。吸淤泥头本体与吸管 焊接成一体,并在吸淤泥头本体的最前端吸口处焊有若干的格栅起滤网的作用,以防止 土层中大块硬物被吸入。在吸管的后端则制成凸缘(法兰),用螺栓与吸入管的管口紧固 相连接。此种结构的吸泥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但其具有如下缺点[0006]①由于吸泥头的开口平面与吸附物形成一定角度,除吸附淤泥外,还会吸入大 量清水,从而降低生产效率。[0007]②由于吸泥头的开口下沿直接与泥面接触,容易产生“闷耙”现象。[0008]③无法控制吸淤泥头的摆动角度,特别是在水下泥面的施工平整度高差超过 20cm时,须用抓斗式或耙吸式挖泥船重新平整施工,再用吸扬式挖泥船进行水下清淤。[0009]④因其长度、重量均超过现挖泥船的配置负荷,在实施应用时需另配备专门施 工船舶。[0010]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平吸泥头,其可调整吸泥头对地状态,保证其对 地吸入面积,在吸淤泥时不会产生“闷耙”现象,不仅可控制吸淤泥头的摆动角度,且 能够在吸淤泥的同时,将超出基槽标高20cm以上的泥土扫平,并不需增加额外的配件, 可直接与原装卸设备进行装卸。
发明内容[00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平吸泥头,其可调整吸泥头对地状态,保证 其对地吸入面积,在吸淤泥时不会产生“闷耙”现象,不仅可控制吸淤泥头的摆动角 度,且能够在吸淤泥的同时,将超出基槽标高20cm以上的泥土扫平,并不需增加额外的 配件,可直接与原装卸设备进行装卸。[001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0013]本实用新型一种整平吸泥头,其包括吸淤泥头本体及活动罩,该吸淤泥头本体 与该活动罩连接,该吸淤泥头本体上设有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上设有液压杆,该液压 杆的另一端与该活动罩连接,该液压杆为伸缩杆,该液压杆的伸缩能够使该活动罩相对 于该吸淤泥头本体旋转。通过调整液压杆的长度调节该活动罩的对地角度,使活动罩尽 可能贴紧海底施工面,达到减少吸水量而增强吸淤能力。[0014]优选的是,该活动罩与该吸淤泥头本体之间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与该伸缩的 液压杆配合,改变该活动罩对地角度。[0015]优选的是,该活动罩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相对旋转角度为0°至50°。[0016]为了能够使该活动罩与施工面能够保持适当的距离,该活动罩的前端安装有耙 脚,且该耙脚的高度为使该活动罩与施工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为宜,控制吸淤泥头在任何 着地状态下,其活动罩与施工面保持一定空间,确保吸淤泥头的性能,且不会产生“闷 耙”现象。[0017]优选的是,该活动罩内装设有多个扁型耙齿,该多个扁型耙齿设于该活动罩的 前端,并“一”字排开,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前端同宽,并保持该耙齿的齿尖与施工面 在适当范围内,能够将高于基槽设计标高的泥土耙平并吸走。[0018]优选的是,该活动罩和该吸淤泥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对连接处实施无 隙连接。[0019]优选的是,该吸淤泥头本体的两侧设有防碰胶,以防整平吸泥头与施工船舶船 体件的碰撞,损坏整平吸泥头。[0020]由于吸淤泥头本体的最宽处最易与船体发生碰撞而损坏,因此优选该防碰胶装 设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最宽处。[0021]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0022]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罩可相对于吸淤泥头本体旋转,并与液压杆配合,使活动罩 能够尽可能的贴近海底施工面;耙脚的设置防止了 “闷耙”现象的发生;同时配合扁 型耙齿,使船舶在前进时保证在吸淤泥的同时将高于基槽设计标高的泥土耙平并吸走, 因此,在吸淤泥工况相同的情况下,比同类设备的综合施工效率提高约20%-30%。本 实用新型不设高压冲水装置,并在制造时控制各个部位的板厚,有效减轻了吸泥头的重 量,保证设备载荷与施工船舶起重负荷匹配。[0023]
[00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平吸泥头的结构示意图一;[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平吸泥头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平吸泥头的工作状态图。[0027]具体实施方式[002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整平吸泥头,其包括吸淤泥头本体10及活动罩20,该 吸淤泥头本体10与该活动罩20连接,在其之间设有旋转轴30,通过转轴30连接该活动 罩20与该吸淤泥头本体10,并通过密封胶12对其连接处进行密封,实现无隙连接。其 中,该吸淤泥头本体10上设有二个液压油缸11,该液压油缸11分别具有一液压杆110, 该液压杆110的另一端与该活动罩20连接,液压杆110为伸缩杆,通过液压杆110与旋 转轴30的配合,使该活动罩20能够相对于该吸淤泥头本体10旋转,调整活动罩20的角度,从而使活动罩20尽可能贴近海底施工面,以达到减少吸水量而增强吸淤能力。[0029]同时参见图1和图3所示,当液压杆110完全伸出时,该活动罩20与该吸淤泥头 本体10处于同一水平位置(如图2所示);当液压杆110与旋转轴30配合,液压杆110 完全收合时,该吸淤泥头本体10与该活动罩20达到最大角度50°。可控制液压杆110 的长度,与旋转轴30的旋转角度,来调整该活动罩20与该吸淤泥头本体10的之间的角 度,使活动罩20与施工面紧贴,减少吸水量,提高吸泥头的工作效率。[0030]该活动罩20安装有二个耙脚21,其设于该活动罩20的前端,该耙脚21对该活 动罩20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耙脚21使活动罩20在任何情况下,能够与施工面保持一 定空间,确保吸泥头的性能,且不会产生“闷耙”现象。本实施例中,优选该耙脚21的 高度为使该活动罩20与施工面保持20cm为最佳高度。[0031]该活动罩20内还装设有多个扁型耙齿22,该多个耙齿22设于该活动罩20的前 端,并“一”字排开,与该吸淤泥头本体10的前端同宽,该耙齿22的齿尖保持在与施 工面适当的范围内,为了使在施工船舶前进时能够将高于基槽设计标高的泥土耙平并吸 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耙齿22与施工面保持20cm范围内,在吸泥头吸淤泥的同时, 该耙齿22可将高于基槽设计标高QOcm)范围内的泥土耙平并吸走。[0032]为了增强吸泥头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在该吸淤泥头本体10的两侧设有防碰胶 13,该防碰胶13优选设于该吸淤泥头本体10的较易发生碰撞的最宽处,防止该吸泥头与 船体间的碰撞。[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等效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整平吸泥头,其包括吸淤泥头本体及活动罩,该吸淤泥头本体与该活动罩用 转轴连接,该吸淤泥头本体上设有液压油缸,其特征在于,该液压油缸上设有液压杆, 该液压杆的另一端与该活动罩连接,该液压杆为伸缩杆,该活动罩通过该液压杆的伸缩 可以相对于该吸淤泥头本体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罩与该吸淤泥头本体之间设 有旋转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罩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 相对旋转角度为0°至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罩的前端安装有耙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罩内装设有多个扁型耙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扁型耙齿设于该活动罩的前 端,并“一”字排开,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前端同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活动罩和该吸淤泥头本体的连接 处设有密封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两侧设有防碰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整平吸泥头,其特征在于,该防碰胶装设于该吸淤泥头本体的 最宽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整平吸泥头,其包括吸淤泥头本体及活动罩,该吸淤泥头本体与该活动罩连接,吸淤泥头本体上设有液压油缸,该液压油缸上设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另一端与该活动罩连接,该液压杆为伸缩杆,活动罩与吸淤泥头本体之间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与该伸缩的液压杆配合,改变该活动罩对地角度,使活动罩尽可能贴紧海底施工面,达到减少吸水量而增强吸淤泥能力的目的。
文档编号E02F3/92GK201801898SQ201020254440
公开日2011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9日
发明者李大庆, 李金伟, 陈熙宇 申请人: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