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

文档序号:534248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指的极近距离煤层是指两个相距l_5m范围内的上下两个煤层。煤矿生产中,一般每层的每个回采工作面巷道都由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组成,运输巷主要用来运输采出的煤炭、矸石,进风及行人;回风巷主要用来回风、运料及行人;切眼用来安放综采设备以便于采掘,两边与顺槽连接。如果极近距离的上下煤层都按照上述方式布置巷道,就显得有些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煤层之间距离极近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上下煤层共用一条回风巷的采煤巷道布置方法,从而达到节省回采巷道的目的。本发明的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是在下煤层中按传统常规方式布置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在上煤层中布置运输巷和切眼;其特征在于,在上煤层切眼的上方开拓一个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的联络眼,形成初步回风系统;随着上煤层的开采,在原设计的上煤层回风巷的轮廓线上打1-3排、排距为 600-1000mm的单体支柱,并加金属铰接顶梁支撑住顶板,从而形成一条“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然后随着上煤层的不断推进,每隔20-60m在滞后维护巷道上再开掘一个联络眼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其中联络眼的断面宽度为1.8-3. Om;联络眼顶板采用锚杆支护,顶板锚杆列距为 0. 8-1. 0m,排距为 0. 8-1. 2m ;滞后维护巷道巷道的采空区一侧用双排矸石袋墙封闭,联络眼后端处外侧用双排矸石袋墙封闭、内侧用风筒布封闭,风筒布上端夹在金属铰接顶梁与上煤层顶板之间,下端用材料压实,防止冒顶、漏风及有毒有害气体(如co、CH4等)溢出进入巷道,同时也防止冒落的矸石窜入巷道冲倒支柱砸伤行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是上煤层采煤后通过单体支柱维护而形成的巷道,无需再掘进上煤层工作面回风巷,减少了万吨掘进率,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2、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长度短,易于维护,巷道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加长,当工作面推进到下一个联络眼时即可回柱放顶,并填实上一个联络眼,启用新的联络眼,节省了大量的支护费用;3、每个上煤层采煤工作面少掘了一条回风巷,减少了矸石的排出,减小了对运输系统的压力;4、每个上煤层采煤工作面少掘进一条回风巷,加快了采煤工作面巷道的布置,从而缓解了矿井生产接续紧张的局面。


图1是上下煤层的生产系统示意图;图2是上煤层工作面生产系统示意图;图3是滞后维护巷道平面示意图;图4是滞后维护巷道剖面图;图5是联络眼剖面图;图6是联络眼支护剖面图。图中,1-上煤层顶板;2-上煤层;3-上煤层底板;4-下煤层;5-下煤层底板;6_联络眼;7-下煤层回风巷;8-下煤层运输巷;9-采空区;10-单体支柱;11-上煤层工作面; 12-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13-上煤层运输巷;14-金属铰接顶梁;15-双排矸石袋墙;16-纤维布;17-金属锚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某矿为例进一步说明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如图1所示,某矿有极近距离的两层煤层,煤层结构由上煤层顶板1、上煤层2、上煤层底板(亦下煤层顶板)3、下煤层4、下煤层底板5组成。图中显示了开采巷道布置形式, 它是在下煤层4中按传统常规方式布置下煤层运输巷8、下煤层回风巷7及切眼(未标注); 在上煤层2中布置上煤层运输巷13和切眼;在上煤层2切眼的回风巷位置开拓一个与下煤层4的回风巷贯通的联络眼6,形成初步回风系统。随着上煤层2的开采,在原设计的回风巷的设计线上打1-3排、排距为600-1000mm的单体支柱10,并加金属铰接顶梁14支撑住上煤层顶板1,从而形成一条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12,然后随着上煤层工作面11的不断推进,后方形成采空区9 ;每推进20-60m再开掘一个联络眼6与下煤层回风巷7贯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生产通风系统;工作面回风线路为地面一副井一运输石门一上煤层运输巷13 — 工作面11 —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12 —联络眼6 —下煤层回风巷7 —回风石门一风井一地如图5、图6所示,联络眼6的断面宽度为1. 8-3. Om ;联络眼6顶板采用锚杆17支护,顶板的锚杆列距为0. 8-1. 0m,排距为0. 8-1. 2m。如图3、图4所示,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12的采空区9 一侧用双排矸石袋墙15封闭,联络眼6后端处外侧也用双排矸石袋墙15封闭、内侧用纤维布16封闭,纤维布16上端夹在金属铰接顶梁14与上煤层顶板1之间,下端用材料压实,防止冒顶、漏风及有毒有害气体(如CO、CH4等)溢出进入巷道,同时也防止冒落的矸石窜入巷道冲倒支柱砸伤行人。
权利要求
1. 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它是在下煤层中布置运输巷、回风巷及切眼; 在上煤层中布置运输巷和切眼;其特征在于,在上煤层切眼的上方开拓一个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的联络眼,形成初步回风系统;随着上煤层的开采,在原设计的上煤层回风巷的轮廓线上打1-3排、排距为600-1000mm的单体支柱,并加金属铰接顶梁支撑住顶板,从而形成一条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然后随着上煤层的不断推进,每隔20-60m在滞后维护巷道上再开掘一个联络眼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其中联络眼的断面宽度为1.8-3. Om;联络眼顶板采用锚杆支护,顶板锚杆列距为 0. 8-1. 0m,排距为 0. 8-1. 2m ;滞后维护巷道巷道的采空区一侧用双排矸石袋墙封闭,联络眼后端处外侧用双排矸石袋墙封闭、内侧用风筒布封闭,风筒布上端夹在金属铰接顶梁与上煤层顶板之间,下端用材料压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近距离煤层开采巷道布置方法,它是在上煤层切眼的上方开拓一个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的联络眼,形成初步回风系统;随着上煤层的开采,在原设计的上煤层回风巷的轮廓线开拓一条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然后随着上煤层的不断推进,每隔20-60m在滞后维护巷道上再开掘一个联络眼与下煤层的回风巷贯通,从而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本发明滞后维护的回风巷道是上煤层采煤后通过单体支柱维护而形成的巷道,无需再掘进上煤层工作面回风巷,减少了万吨掘进率,减少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矸石的排出,减小了对运输系统的压力。
文档编号E21F1/00GK102425431SQ20111035964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刘笃鸿, 夏建军, 庞继禄, 成云海, 林继凯, 赵大勇 申请人: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