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434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主要适用于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中。
背景技术
混凝土坝、混凝土间坝、溢洪道等上部为混凝土材料的建筑物是水利水电等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往往在混凝土结构体的岩石基础中存在延伸较长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如某工程混凝土拱坝基础内存在缓倾角(5 15° )断层,宽 2 10m,局部达20 30cm,断层带主要由片状岩、碎块岩少量充填高岭土组成,呈强风化夹弱风化状,泥质含量为8. 5%左右,厚0. 2 1cm,局部达5cm,沿断层多处见渗水现象,断层向深部和下游均有延伸趋势并逐渐变小,对工程防渗影响很大。这些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不良地质缺陷,有可能成为相对集中的基础渗漏通道或可能发生局部渗透破坏,即便采取基础防渗帷幕,仍不能保证其灌浆效果以满足基础的抗渗和渗透稳定要求,必须设置稳妥的基础截渗处理结构,是水利水电等土建工程中比较普遍的工程问题。目前,对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处理一般就是通过提高防渗帷幕灌浆压力、改变浆液配比来尽可能的达到防渗效果,但当地质缺陷厚度大、充填物质性状差、延伸范围比较大时,采用上述方法处理,不仅灌浆效果得不到保障,而且明显增加基础防渗处理量和施工工期,工程投资增加也比较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利用混凝土防渗性能好的特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量小、防渗效果好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基础渗流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包括位于岩石基础中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挖有一条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截断成两部分的截渗洞,该截渗洞内回填有混凝土将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完全隔断实现防渗。所述岩石基础内部钻有一组竖向穿过截渗洞的帷幕灌浆孔。所述帷幕灌浆孔竖向穿过截渗洞的中心。所述截渗洞横截面呈城门洞形,宽度an,高度为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2. 5mο所述截渗洞内回填的混凝土标号要求不低于C25,抗渗等级不低于W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基础开挖过程中,沿软弱夹层或破碎带洞挖一条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截断成两部分的截渗洞,并回填混凝土从而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完全隔断,待进行防渗帷幕施工时,控制帷幕灌浆孔穿过截渗洞,采用嵌入式结构形式,使灌浆后形成的防渗帷幕灌浆孔和回填有混凝土的截渗洞形成整体防渗结构,大大提高了基础、特别是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地质缺陷部位的抗渗性和渗透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低了基础渗流量,并可较好的控制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提高防渗帷幕灌浆压力、改变浆液配比来尽可能的达到防渗效果的方法, 不仅大大减少了基础防渗的施工量,缩短了施工周期,加快了施工进度,而且节省了工程投资;另外,在岩石基础存在着沿软弱夹层的抗滑稳定时,回填有混凝土的截渗洞还可起到抗剪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位于岩石基础1中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沿该软弱夹层或破碎带洞挖一条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内渗流通道截断成两部分的截渗洞3 (其横截面呈城门洞形,宽度an,高度为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2. 5m),本例中,截渗洞3垂直于渗流方向布置,洞挖完成后,位于截渗洞3内部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 全部被挖除,并在洞内回填混凝土 (混凝土标号要求不低于C25,抗渗等级根据所处的位置、 水头等综合确定,一般不低于W6),待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将原本位于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内部的渗流通道完全截断并堵住,从而实现防渗。同时在岩石基础1内部钻有一组帷幕灌浆孔4,本例中,帷幕灌浆孔4竖向穿过截渗洞3的中心,灌浆完成后形成的基础防渗帷幕与回填有混凝土的截渗洞3形成整体防渗结构,从而提高岩石基础1、特别是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地质缺陷部位的抗渗性和渗透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减低基础渗流量。另外,在岩石基础1存在着沿软弱夹层的抗滑稳定时,回填有混凝土的截渗洞3还可起到抗剪的效果。本实施例的施工步骤如下a、洞挖截渗洞3 在岩石基础1的开挖过程中,根据岩石基础1防渗帷幕的设计布置情况(轴线、倾角等),得出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等地质缺陷部位帷幕灌浆孔4的位置及高程,据此确定截渗洞3的走向及坡度,其走向及坡度需满足开挖完成后的截渗洞3能够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内渗流通道截断;然后进行截渗洞3的开挖;截渗洞3的大小根据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的宽度来调整,一般采用aiiX2.5m (宽X高),其横截面呈城门洞型,并以帷幕灌浆孔4穿过截渗洞3中心为宜。b、截渗洞3内回填混凝土 截渗洞3洞挖完成后,即可进行回填混凝土,混凝土标号要求不低于C25,抗渗等级根据所处的位置、水头等综合确定,一般不低于W6。回填混凝土后利用洞顶预埋的灌浆管进行回填灌浆,保证截渗洞3回填密实,将原本位于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内部的渗流通道完全截断并堵住,从而实现防渗。C、钻设帷幕灌浆孔4并灌浆待截渗洞3回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帷幕灌浆廊道5,进行防渗帷幕灌浆孔4的钻设,钻孔应严格控制偏差,以穿过截渗洞3中心为准。 钻孔完成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防渗帷幕灌浆,灌浆压力按常规设计即可。灌浆完成后所形成的防渗帷幕与回填有混凝土的截渗洞3形成整体防渗结构,实现岩石基础1的防渗。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包括位于岩石基础(1)中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挖有一条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 (2 )内渗流通道截断成两部分的截渗洞(3 ),该截渗洞内回填有混凝土将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内渗流通道完全隔断实现防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基础(1)内部钻有一组竖向穿过截渗洞(3)的帷幕灌浆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帷幕灌浆孔(4 )竖向穿过截渗洞(3 )的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渗洞(3)横截面呈城门洞形,宽度2m,高度为软弱夹层或破碎带(2)厚度的两倍,且不小于2. 5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渗洞(3)内回填的混凝土标号要求不低于C25,抗渗等级不低于W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渗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量小、防渗效果好的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基础渗流量、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投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岩基中软弱夹层或破碎带的截渗结构,包括位于岩石基础中的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挖有一条将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截断成两部分的截渗洞,该截渗洞内回填有混凝土将所述软弱夹层或破碎带内渗流通道完全隔断实现防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中。
文档编号E02D19/18GK202131603SQ20112017202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6日
发明者吴关叶, 徐建军, 殷亮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