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949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入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为注入头装置提供安装位置并能与注入头之间动、静结合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各油田在水平井测试领域里,没有专用于水平井测试的测试工程车,主要使用的连续油管作业工程车是国外进口的工程车,工程车上的注入连续油管的动力设备是注入头装置,注入头装置由液压提供涨紧和传动连续油管的动力,涨紧由液压涨紧缸控制,传动采用液压马达带动金属履带传动。这种装置体积较大,重达十几吨,外带一导向器, 自身没有导向功能;注入装置为一体设计,不能打开,不能拆卸出连续管线,维修较难;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吊车吊装,配合注入头装置对准井口操作。对于水平井测试工艺,这种注入头外形笨重,体积大,吊装拆卸困难,不便于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使注入头装置施工时不需要吊车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该臂吊连接机构包括导柱、注入头主轴、连接板、支撑板;所述注入头主轴及二所述导柱固定安装于两套并列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注入头主轴两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二所述导柱平行于所述注入头主轴而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上,形成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两套所述支撑板于相应的一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板。上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双臂吊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上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二所述导柱与所述注入头主轴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架结构。上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板为设有加强骨架的三角形平板结构。上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导柱及所述注入头主轴上能够安装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所述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能够绕所述导柱或所述注入头主轴转动,且能够沿轴向滑移。上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中,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双臂吊的端部。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支撑板加工成三角形的稳定结构,两根导柱及主轴将两侧的两套支撑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架,注入头装置安装在主轴上通过本实用新型底部的两套连接板连接在整车的双臂吊端部,可随着双臂吊的伸缩作位置调整,注入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上可围绕主轴作翻转运动,同时注入头装置可沿主轴及导柱的轴向作直线运动,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配合注入头装置实现施工时对准井口的操作。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将注入头装置整体安装在整车双臂吊上,施工时不用吊车配合,在车载控制室即可完成对注入头装置的位置调整,注入头装置在总体结构上设计为把连续油管从水平方向导向垂直方向的结构,在外形设计上自身既有导向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入头与臂吊连接机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稳定、体积较小,工作可靠特点,能够将注入头装置连接在整车的双臂吊端部,为一种车载双臂吊与注入头之间动、静结合的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为注入头装置提供安装位置,注入头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与车载双臂吊连接成一体,施工时通过调整双臂吊的高度和长度能够实现对准井口的操作,同时注入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上能够作上下旋转及左右移动,配合完成对准井口的操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视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本实用新型1:导柱2 :注入头主轴3:连接板4 支撑板5 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属于一种应用在石油行业采油监测中,针对水平井测试管线的正常起下作业的辅助动力系统注入头装置的连接机构,为一种车载双臂吊与注入头装置之间动、静结合的双导柱式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包括导柱、注入头主轴、连接板、支撑板;注入头主轴及二导柱固定安装于两套并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之间,且注入头主轴两端连接于支撑板的中部,二导柱平行于所述注入头主轴而分别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上,形成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两套支撑板于相应的一侧各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较佳实施例的正面及侧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包括导柱1、5、注入头主轴2、连接板3、 支撑板4 ;注入头主轴2及二导柱1、5固定安装于两套并列对称设置的支撑板4之间,且注入头主轴2两端连接于支撑板4的中部,两套支撑板4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孔,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注入头主轴2的两个端部固定设置于这两个连接孔中;二导柱1、5平行于注入头主轴2而分别固定连接至支撑板4上,形成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两根导柱1、5配合注入头主轴2设置于两套支撑板之间,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支架,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而不变形;两套支撑板4于相应的一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可以根据实际使用中注入头设置位置而设置于支撑板的一个侧边,并不以此为限。[0025]较佳的,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所述连接板3分别固定安装于双臂吊(图中未示) 的端部,使整个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与双臂吊连接起来,而较佳的是设置于车载的双臂吊上,通过调整双臂吊的高度和长度能够对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有效的辅助管线对准井口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较佳的,连接板3与双臂吊之间可以采用螺栓连接;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只要符合固定强度的要求即可,并不以此为限。如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较佳实施例中,两根导柱1、5与注入头主轴2位于不同的平面上,使支撑板4与导柱1、5及注入头主轴2之间的连接结构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形成稳定的三角形双导柱式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较佳的,如图所示,其支撑板4为设有加强骨架的三角形平板结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穿设导柱1、5及注入头主轴2的连接孔均设于加强骨架上,使导柱1、5及注入头主轴2之间更好的保持相对固定状态,增强整体的载荷能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不被压弯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在实际应用中,其导柱1、5及注入头主轴2 上能够安装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而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能够绕导柱或注入头主轴转动, 且能够沿轴向滑移。液压活动臂的转动能够实现对注入头等结构的运动控制,从而使注入头等装置按照设定方案动作;而注入头的转动则能够实现对下放的管线进行多角度的调整;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还能在导柱或注入头主轴上沿轴向移动,使得注入头等装置能够进一步地在该方向上进行调整,增加注入头装置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是一种双臂吊与注入头之间动、静结合的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为注入头装置提供安装位置,注入头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与车载双臂吊连接成一体,施工时通过调整双臂吊的高度和长度能够实现对准井口的操作,同时注入头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上能够作上下旋转及左右移动,配合完成对准井口的操作。该机构具有结构紧凑、稳定,体积较小,工作可靠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臂吊连接机构包括导柱、注入头主轴、 连接板、支撑板;所述注入头主轴及二所述导柱固定安装于两套并列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注入头主轴两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二所述导柱平行于所述注入头主轴而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上,形成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两套所述支撑板于相应的一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双臂吊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二所述导柱与所述注入头主轴位于不同的平面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支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设有加强骨架的三角形平板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及所述注入头主轴上能够安装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所述注入头或液压活动臂能够绕所述导柱或所述注入头主轴转动,且能够沿轴向滑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分别固定安装于双臂吊的端部。
专利摘要一种注入头的臂吊连接机构,包括导柱、注入头主轴、连接板、支撑板;所述注入头主轴及二所述导柱固定安装于两套并列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板之间,且所述注入头主轴两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二所述导柱平行于所述注入头主轴而固定连接至所述支撑板上,形成双导柱式连接机构;两套所述支撑板于相应的一侧边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本实用新型能够为注入头装置提供安装位置,使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施工。
文档编号E21B19/22GK202228021SQ201120397818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任宏伟, 刘永平, 孙军, 岳鹏飞, 廖传江, 李强, 杨志祥, 杨文军, 洪梅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