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4380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工机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针对特殊地层采用旋挖式全程钢套管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的应运而生,尤其是针对我国南方地层主要以淤泥质土为主的城市,此种工艺体现出独特的优点,具有成桩质量好、承载力高、工效快、污染少的特点。现有技术中钻孔桩基用的各管状件(包括套管和套管靴)之间通常采用雌雄扣扣接和键连接的方式连接,雌雄扣扣接可以限制两相连的管状件之间的轴向运动以传递拉力,键连接的方式可以限制两相连的管状件 之间的转动以传递扭矩。但是,现有技术的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需要对各管状件的制造、加工环节提出较高的要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安装起来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状件的连接结构存在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状件,其第一端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块;第二管状件,其第一端设有伸入第一管状件第一端内的环形接口,环形接口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槽,第一卡块与卡槽相配合;用于止挡第一卡块反转的止转件,该止转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接口上。进一步地,环形接口上具有凹部,止转件插接在凹部内,使第一卡块卡接在第二卡块和止转件之间;第一管状件的第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取出止转件的开口。进一步地,凹部由安装在环形接口上的成对设置的挡块形成。进一步地,止转件夹持在第一管状件内壁和环形接口的外壁之间,且止转件上设有延伸至开口位置的块状部,块状部上开有孔。进一步地,第二卡块的轮廓呈“凹”字型或L型。进一步地,环形接口的根部形成有止挡第一管状件第一端的止挡凸缘。进一步地,第一卡块为多个,绕第一管状件的周向均匀排布。进一步地,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均为套管;或第一管状件为套管,第二管状件为套管靴。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第一管状件的第一端设有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块,第二管状件伸入第一管状件第一端的环形接口上设有周向延伸的卡槽,装配时,将第一管状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管状件的环形接口对接,随即旋合,使第一卡块与卡槽配合,即可方便地限制了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之间的轴向移动以传递拉力或者压力;然后安装上止转件,即可以限制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的相对转动以传递扭矩,使得第一管状件与第二管状件的连接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容易安装,进而达到了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组装效率的效果。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管状件的结构;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管状件的结构;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以及,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止转件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考图I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的结构。如图所示,该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至少包括第一管状件I、第二管状件2和止转件3。由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管状件I为套管,第二管状件2为套管靴。第一管状件I的第一端(图I中第一管状件I的下端)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块11。第二管状件2的第一端(图2中第二管状件2的上端)设有环形接口20,环形接口 20伸入第一管状件I第一端的内部。在环形接口 20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卡块21,第二卡块21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槽22。装配时,将第一管状件I的第一端与第二管状件2的环形接口 20对接,随即旋合,使第一卡块I与卡槽22配合,即可方便地限制了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之间的相对轴向移动,以传递拉力或者压力。同时,卡槽22还限制了第一卡块I在顺时针方向的转动。止转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接口 20上,用于止挡第一卡块11的反转,从而限制了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扭矩的传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加工要求低、便于安装等优点,也使得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另外,现有技术中各套管的通用性很差,通常一批套管要按编号匹配,不能实现自由对换,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各套管可以轻松实现匹配互换,而不再需要对各套管进行编号处理,降低了操作难度并提高了组装效率。为使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的连接稳固可靠,由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管状件I上的第一卡块11优选地为多个,沿第一管状件I内壁的周向均匀分布。相应地,第二管状件2上的卡槽22的数量与第一卡块11的数量相适配。优选地,由图中可以看出,在环形接口 20的根部形成有止挡第一管状件I第一端的止挡凸缘25。这样,在止挡凸缘2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的对接过程容易操作,而且便于保证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在接缝处相平齐。[0025]图2中示出了第二卡块21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二卡块21的轮廓呈L型,第一^^块11的形状优选地与L型的缺口处吻合。在一种未示出的方式中,第二卡块21的轮廓呈“凹”字型,第一卡块11的形状优选地与“凹”字型的缺口处吻合。[0026]优选地,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示出了止转件3的优选安装方式止转件3是一个弧形块结构,环形接口 20上具有凹部201,止转件3插接在凹部201内,使第一卡块11卡接在第二卡块21和止转件3之间。同时,在第一管状件I的第一端开设有开口 13,用于放置和取出止转件3。当需要将第一管状件I和第二管状件2分离时,从开口 13处取出止转件3,卸下止转件3即可方便地使各管状件分开,使得各管状件的拆卸方便快捷,以便于清洗保养各管状件。优选地,参见图2,在环形接口 20上设置有成对设置的挡块23,每对挡块23之间形成凹部201。优选地,挡块23焊接在环形接口 20的外周壁上。优选地,为避免止转件3从开口 13沿径向脱落,第一卡块11和第二卡块21处于配合位置时,开口 13和止转件3的周向位置并不重合,即止转件3夹持在第一管状件I内壁和环形接口 20的外壁之间。为了便于取出止转件3,由图中可以看出,止转件3的上端设有延伸至开口 13位置的块状部,块状部上开有孔31,需要取下止转件3时,可以借用工具插入到孔31中,上提止转件3后移至开口 13范围内就可以方便地取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以第一管状件I为套管、第二管状件2为套管靴为例,容易理解,第一管状件和第二管状件还可以均为套管,或者其中一个为套管,另外一个为与套管连接的其他管状连接件,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管状件(I),其第一端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块(11); 第二管状件(2),其第一端设有伸入所述第一管状件第一端内的环形接ロ(20),所述环形接ロ(20)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卡块(21),所述第二卡块(21)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槽(22),所述第一卡块(11)与所述卡槽(22)相配合; 用于止挡所述第一卡块(11)反转的止转件(3),该止转件(3)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环形接ロ(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干, 所述环形接ロ(20)上具有凹部(201),所述止转件(3)插接在所述凹部(201)内,使所述第—^块(11)卡接在所述第二卡块(21)和所述止转件(3)之间; 所述第一管状件(I)的第一端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取出所述止转件(3)的开ロ(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201)由安装在所述环形接ロ(20)上的成对设置的挡块(23)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件(3)夹持在所述第一管状件(I)内壁和所述环形接ロ(20)的外壁之间,且所述止转件(3)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开ロ(13)位置的块状部,所述块状部上开有孔。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ー项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块(21)的轮廓呈“凹”字型或L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接ロ(20)的根部形成有止挡所述第一管状件第一端的止挡凸缘(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11)为多个,绕所述第一管状件(I)的周向均匀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件(I)和所述第二管状件(2)均为套管;或所述第一管状件(I)为套管,所述第二管状件(2)为套管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钻孔桩基用管状件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管状件,其第一端的内周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第一卡块;第二管状件,其第一端设有伸入第一管状件第一端内的环形接口,环形接口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槽,第一卡块与卡槽相配合;用于止挡第一卡块反转的止转件,该止转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环形接口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且容易安装拆卸的优点。
文档编号E02D5/66GK202416308SQ2011205126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水俊峰, 陈智, 高春华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