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829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铲装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具,尤其涉及一种可穿过门户进入室内作业的铲装机。
背景技术
温室效应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迁,使得水灾频繁发生并且灾情日益严重。而水灾后的灾区重建清理过程中,污泥废土的清运是一大难题。为协助灾区重建解决废土清运的困难,常利用铲装机来进行铲装清运。图1所示为传统的铲装机,该铲装机具有铲装机构移动操控区,在铲装机的底部具有履带式的驱动装置,以带动铲装机移动。而铲装机构则可以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来铲装污泥废土。此外,如欧洲专利EP2058171及台湾新型专利M293928与1231334也揭露了一种大型的铲装机,其是通过履带驱动的方式来带动铲装机移动,在铲装机前方具有可以铲除污泥废土的铲装机构以清运污泥废土。另外,如公开号为200714780的台湾专利则揭露了一种大型轮形铲装机,它是通过轮体来带动铲装机的移动,而在铲装机的前方也设置有液压驱动的铲装手臂。不过,由于暴雨或台风造成淹水等的问题通常会造成房屋内也淹水,所以当水退之时,房屋内部往往也是堆积很多难以清理的污泥废土。以往,要清理房屋内部的污泥废土时,由于前述的现有的铲装机的体积都超过一般房屋门的大小,无法进入室内清理污泥,因此通常得依靠人力,利用手持铲具将污泥废土清除,这就需要很多人力以及投入相当多的时间,进而会影响到灾后重建清理的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铲装机,具备一动力铲装机构与驱动轮及转向轮。本铲装机的动力铲装机构可与车架分离,机身体积小可穿过门户进入室内作业。此外,使用操作者站立于地面步行操作该铲装机时,机身回旋由操作者以人力把手回转。在铲装机的车架上装设一平衡踏板可平衡铲装载重,取代平衡配重,使得铲装机更为轻便。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铲装机包括一车体架、一第一动力装置、一动力铲装机构、一第二动力装置、一驱动轮单元以及一从动轮单元。该第一动力装置,其用于提供一第一动力。该动力铲装机构,其锁固于该车体架上,该动力铲装机构与该第一动力装置耦接以接收该第一动力。该第二动力装置,其固定于该车体架上方,该第二动力装置提供一第二动力。该驱动轮单元,其设置于该车体架下方且与该第二动力装置耦接,以接收该第二动力。该从动轮单元,其设置于该车体架的下方。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车体架上还具有一平衡踏板,其用于在该铲装机铲装物品后,通过一作用力而保持该铲装机的平衡。在一实施例中,该驱动轮单元还包括一对轮体,该伊装机的旋转中心位于该对轮体转动中心轴线的中心位置。


图1是现有的铲装机的示意图。图2A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立体示意图。图2B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立体分解图。图2C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延伸架的示意图。图2D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车体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E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第一控制单元的示意图。图3A与图3B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第二动力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铲装机装载物品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铲装机装载物品使用平衡踏板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的从动轮单元回转的示意图。主要构件符号说明I铲装机10车体架

100承载架1000固锁板体101把手架1011 支架1012 支架102延伸架1020平衡踏板11动力铲装机构110动力传输机构1100 支座1101第一驱动缸1102第二驱动缸1103 调整杆111机具本体112 力臂113 铲具12第一动力装置13第二动力装置130 引擎131传动机构1310变速齿轮箱1311输出机构132 皮带14驱动轮单元140驱动轮
141动力轴15从动轮单元150从动轮转向器151从动轮16旋转中心17转向轨迹I8 轴线19控制单元190第一控制单元1901第一控制杆1902第二控制杆1903流回路控制器191第二控制单元1910 离合器1911转速控制器1912档位切换器192剎车单元1920 剎车片90-作用力2 油箱20液压管路21油箱管路22第一驱动缸管路23第二驱动缸管路24回路液压管路25液压回路配置盘A操作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百,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A与2B,它们是本发明的伊装机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韦产装机I包含有一车体架10、一动力纟产装机构11、一第一动力装置12、一第二动力装置13、一驱动轮单元14以及一从动轮单元15。该车体架10,其是由金属管或金属杆所组合形成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该车架体10包括一承载架100、一把手架101以及一延伸架102。该承载架100用于承载该动力铲装机构11以及该第一动力装置12与第二动力装置13。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架100是由多个金属管或杆体所构成的承载平面。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架100上具有多个固锁板体1000,其上有通孔,可以提供固锁构件(例如:螺栓)通过,以可拆卸式的固定方式将该动力铲装机构11固锁在该承载架100上,而使得该动力铲装机构10可以拆卸分离以便于搬运。该把手架101连接于该承载架1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该把手架101由一对具有曲度的支架1011与1012构成,支架1011与1012的一端连接于该承载架100上。该对支架1011与1012中间连接有一杆体1013,以固定该对支架1011与1012间的相对位置,增加把手架101整体的强度。在该铲装机I铲装物品后,该把手架101可通过一向下作用力而保持该铲装机I的平衡。此外,在操作者站立于地面步行操作时,操作者通过对把手架101的施力方向控制再配合驱动轮单元14与从动轮单元15可以控制铲装机I的转向。请参阅图2C所示,该图是本发明的延伸架示意图。该延伸架102固接于该承载架100上。本实施例中,该延伸架102连接于该承载架100的底部一侧。该延伸架102与该从动轮单元15相枢接。如图2D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该延伸架102于该铲装机I前进后退方向上的轴线18通过该对驱动轮单元14的两驱动轮体140的中心。此外,该延伸架102其中另一端设置有一平衡踏板1020,其可于该铲具130内载有物体时,通过一作用力90而保持铲装机I的平衡。再回到图2A与图2B,该第一动力装置12设置于该承载架100上,且位于该动力铲装机构11的后方,以增加配重的效果。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动力装置12是一流体泵浦,其提供流体经由管路至该动力伊装机构11,以产生驱动该动力伊装机构11的动力。在一实施例中,该流体泵浦是液体泵浦,本实施例中,液体为油体。参阅图2B与图3A所示,其中图3A为第二动力装置示意图。该第二动力装置13还包括一引擎130以及一传动机构131。该引擎130,其设置于该车体架10上方。该第二动力装置13中的传动机构131与该引擎130耦接以将该引擎130输出的第二动力传输给该驱动轮单元14。该传动机构131属于公知的机构,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一般而言,可包括皮带132、输出机构1311以及变速齿轮箱1310等结构。参阅图3B所示,另一实施例中,对于该铲装机的第二动力装置,由转速控制器1911控制引擎130的转速,该引擎130耦接变量齿轮箱1310,该变速齿轮箱1310耦接一传输机构1311 (可为皮带或链条),其将该引擎130所输出的第二动力传输至该驱动轮单元14,该变速齿轮箱1310由离合器1910及档位切换器1912控制,其中该离合器1910控制档位接合,该档位切换器1912控制其档位为低速档位、高速档位以及空档位,该剎车单元192控制剎车片1920接触变速齿轮箱1310输入端的皮带轮一侧达到剎车效果。至于传动机构131内各构件的配置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定,并不以图3A与图3B的方式为限。要说明的是,该引擎130也可以利用电动马达来取代。再回到图2A与图2B所示,该动力铲装机构11,用于铲装废弃物、污泥或废土,其包括一机具本体111、一力臂112、一铲具113以及一动力传输机构110。该机具本体111锁固于车体架10之上。该力臂112,其一端枢接于机具本体111上。该铲具113枢接于该力臂112的另一端,该铲具113内具有一空间以提供容置废弃物、污泥或废土。该动力传输机构110与该力臂112以及该铲具113相耦接,该动力传输机构110接收该第一动力装置所提供的动力以分别带动该力臂112或铲具113产生运动。在本实施例中,该动力传输装置110是一液压动力传输装置,其包括一支座1100、一第一驱动缸1101、一第二驱动缸1102以及一调整杆1103。该支座1100,其固设于该力臂11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支座1100固设于该力臂112的大致中间的位置。该第一驱动缸1101设置于该力臂112与该机具本体111之间,该第一液压控制1101杆的一端枢接于该力臂112上,另一端枢接一机具本体111上以控制力臂的升降。该第二驱动缸1102设置于该支座1100与铲具113之间,该第二驱动缸1102的一端枢接于该支座1100上,另一端枢接该铲具113,以控制该铲具113以与力臂112枢接处为轴转动。该第一驱动缸1101与该第二驱动缸1102通过管路与该第一动力装置12相耦接,以通过液体压力的驱动来产生动作。要说明的是,该第一驱动缸1101与该第二驱动缸1102可以选择为液压或者是气压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缸1101与该第二驱动缸1102是液压缸,缸内驱动液体为油体。该调整杆1103设置于该支座1100与该机具本体111之间,该调整杆1103 一端枢接于机具本体111,另一端枢接于支座1100上,形成一四连杆机构。该调整杆1103可以调整该铲具113的最大转动角度,以确保该铲具113的适当转动角度。该驱动轮单元14,其设置于该车体架10下方且与该第二动力装置13耦接,以接收该第二动力装置13所产生的动力。该驱动轮单元14,在本实施例中是一对驱动轮体140,其间具有一动力轴141。该驱动轮单元14在接收该动力之后可以转动,以产生带动铲装机I前进或后退。该从动轮单元15,其设置于该车体架10的下方,如图2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从动轮单元15通过一从动轮I转向器150与该车体架10耦接。本实施例中,该从动轮单元15具有一从动轮151,该从动轮转向器150使该从动轮151进行360度转动。通过该驱动轮单元14与从动轮单元15的组合,该伊装机I为三轮式的伊装机。要说明的是,驱动轮单元14或从动轮单元15的轮子数量是根据需要而定的,并不以本发明的实施例为限制。再回到图2A与图2B,该把手架101上还设置有一控制单元19,其与该第一动力装置12以及该第二动力装置13相耦接。其中,该控制单元19还包括一第一控制单元190、一第二控制单元191以及一剎车单元192。该第一控制单元190用于控制该第一动力装置12以及该动力铲装机构11,因此通过该第一控制单元190可以控制该动力铲装机构11中第一驱动缸1101与第二驱动缸1102内的液压推杆前进或后退,进而控制力臂112升降以及铲具113转动的角度。参阅图2E所示,该图是本发明的第一控制单元示意图,该把手架10内侧还设有第一控制单元190,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190两端具有一第一控制杆1901、一第二控制杆1902以及设置于第一控制杆1901、一第二控制杆1902之间一液压回路控制器1903。该引擎130带动该第一动力装置12转动,使该第一动力装置12可以通过一油箱管路21将油箱内的油体2加压经由一液压管路20输送至该流回路控制器1903。该流回路控制器1903经由一回路液压管路24输送至一液压回路配置盘25,该液压回路配置盘25有二对接口,一对接口通过第一驱动缸管路22与该第一驱动缸1101相连接;另一对接口通过第二驱动缸管路23与该第二驱动缸1102相连接。该第一驱动缸1101的动作由第一控制杆1901控制,以控制力臂升降。该第二驱动缸1102的动作由第二控制杆1902控制,其中该第二驱动缸1102用于控制铲具转动的角度。再回到图2A与图2B,该第二控制单元191用于控制该第二动力装置13,该第二控制单元191具有可以控制引擎油门大小或电动马达转速快慢的构件,以控制驱动轮140前进或后退的速度。该剎车单元192,其用于控制该驱动轮140的转速。要说明的是,实现控制液体提供液压的大小,以及控制该动力铲装机构11中第一驱动缸1101与第二驱动缸1102内的液压推杆前进或后退,以及控制引擎130油门大小或电动马达转速快慢的第二控制单元191与剎车单元192可以通过公知技术的构件来完成,为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赘述。通过图2A与图2B所示的铲装机1,由于具有体积小的车架体10,因此可穿过门户进入室内作业。如图4至图6所示,当操作者A用该铲装机清理废弃物、淤泥或废土时,操作者A可以通过双手握持该把手架101来操控伊装机I。把手架101供操作者A控制此伊装机I的驱力轮单元14与动力铲装机构11,以及控制此铲装机I左右转向。通过把手架101上的控制单元19,可以控制铲装机I的前进或后退,以将铲装机I移动至目标位置,然后再控制动力铲装机构11的升降与前后移动,以铲装废弃物、淤泥、废土或土石。当铲具113负载重量增大,其载重力矩大于车重的抗力矩使本铲装机I的从动轮151浮起时,操作者A可踩踏延伸架102上装设的平衡踏板1020以平衡铲具113载重,同时亦可施力下压于把手架101上以达成重量平衡。此平衡踏板1020可平衡铲装重量,同时可省去车身上的平衡配重,以减轻全车重量,且不影响铲装功能。另外,铲装机I转向与回旋时由操作者A以人力手握把手架101进行回转,如图7所示。该图是本发明的铲装机示意图,当操作者A通过把手架101以驱动轮单元14的中心为旋转中心16操控铲装机转向时,从动轮单元15具有360度的转动自由度,因此可以配合转向,转向轨迹如标号17所示。此铲装机I机身最宽部位为操作的把手架101,以操作者A站立双手握持把手架101为其宽度,当其宽度比一般建筑物的室内门户更窄时,此铲装机I可轻易穿过门户进入室内进行土石铲装作业。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伊装机,其包括: 一车体架,其具有一承载架、一把手架以及一延伸架,该把手架连接于该承载架的一侦牝该延伸架固接于该承载架上; 一第一动力装置,其设置于该承载架上,用于提供一第一动力; 一动力铲装机构,其锁固于该承载架上,该动力铲装机构与该第一动力装置耦接以接收该第一动力; 一第二动力装置,其固定于该承载架上方,该第二动力装置提供一第二动力; 一驱动轮单元,其设置于该车体架下方且与该第二动力装置耦接,以接收该第二动力;以及 一从动轮单元,其与该延伸架相枢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纟产装机,其中该动力纟产装机构包括: 一机具本体,其锁固于车体架之上; 一力臂,其一端枢接于该机具本体上; 一铲具,其枢接于该力臂的另一端;以及 一动力传输机构,其与该力臂以及该伊具相I禹接,该动力传输机构接收该第二动力以分别带动该力臂或该铲具产生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动力传输机构还包括:` 一支座,其固设于该力臂上; 一第一驱动缸,其一端枢接于该力臂上,另一端枢接一机具本体上; 一第二驱动缸,其一端枢接于该支座,另一端枢接该铲具,用于控制该铲具以与力臂枢接处为轴转动;以及 一调整杆,其一端枢接于机具本体,另一端枢接于支座,用于调整该铲具的转动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第一动力装置为一液压泵浦,其提供液体以产生驱动该动力铲装机构的第一动力,该液压泵浦与该第二动力装置相耦接,以接收该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运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第二动力装置还包括: 一引擎,其设置于该车体架上方;以及 一传动机构,其与该引擎耦接以将该引擎输出的第二动力传输给该驱动轮单元。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传动机构包括: 一变速齿轮箱,其与该引擎相耦接;以及 一对输出机构,其分别与该驱动轮单兀以及齿轮箱相I禹接,以将齿轮箱输出的动力传递给该驱动轮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延伸架在该铲装机前进后退方向上的轴线通过该对驱动轮单元的中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还设置有一控制单元,其与该第一动力装置以及该第二动力装置相耦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第一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该动力铲装机构的运动; 一第二控制单元,其用于控制该第二动力装置;以及一剎车单元,其用于控制该驱动轮的转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第一控制单元还具有: 一流回路控制器,其通过管路与该第一动力装置以及该动力铲装机构上的驱动缸相耦接;以及 至少一控制杆,其与该流回路控制器相耦接,用于控制该动力铲装机构上的驱动缸,进而使该动力铲装机构产生动作。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第二控制单元还具有: 一转速控制器,其与该第二动力装置相耦接以控制该第二动力装置的转速; 一离合器,其与该第二动力装置相耦接;以及 一档位切换器,其与该第二动力装置相耦接,用于切换该第二动力装置的传动机构的档位。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车体架上还具有一平衡踏板,其于该铲装机铲装物品后,可通过一作用力而保持该铲装机的平衡。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从动轮通过一从动轮转向器与该车体架耦接,该从动轮转向器使该从动轮进行360度转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车体架上还具有一平衡踏板,其用于在该铲装机铲装物品后,通过一作用力而保持该铲装机的平衡。
15.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纟产装机,其中该驱动轮单元还包括一对轮体,该纟产装机的旋转中心位于该对轮体转动中心轴线的中心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驱动轮单元还具有一动力轴,以接收该第二动力装置所输出的第二动力,该动力轴的两端分别与该对轮体的转动中心相耦接。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为三轮式铲装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第二动力装置还包括: 一电动马达,其设置于该车体架上方;以及 一传动机构,其与该电动马达耦接以将该电动马达输出的第二动力传输给该驱动轮单J Li ο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动力铲装机构可拆卸式地锁固于该车体架上。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铲装机,其中该把手架在该铲装机铲装物品后,可通过一作用力而保持该铲装机的平衡。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铲装机,其包括一车体架、一第一动力装置、一动力铲装机构、一第二动力装置、一驱动轮单元以及一从动轮单元。该第一动力装置用于提供一第一动力以控制锁固于该车体架的该动力铲装机构的动作。该第二动力装置固定于该车体架上方,用于提供一第二动力以驱动该驱动轮单元转动。该从动轮单元设置于该车体架的下方。本发明的铲装机的机身体积小,可穿过门户进入室内作业,以减轻用户体力的负担。
文档编号E02F3/342GK103184750SQ201210158920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锺允睿, 陈俊汉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