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306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对采油井实行增产措施的ー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
背景技术
喷砂射孔压裂是油气井后期开发增产的ー种措施,利用水力喷砂射孔压裂装置通过地面向井底输送高压含砂液流,在井下目标层位进行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实现油井在开发的后期进ー步增产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射孔打穿套管,沟通储层和井筒,然后通过压裂或酸化提高单井产量,达到增产目的,但该过程复杂,作业周期长,且对井下油气层有伤害,同时,射孔过程对油气井的固井水泥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从而缩短油气井的产油寿命,在打开油气井的同时会产生压实作用,降低近井地帯储层渗透 率。实用新型内容为了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采油井的产油周期,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水カ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该压裂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接头、本体及下接头,其中,所述本体的壁上固定喷嘴;所述喷嘴上的喷液孔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本体上的中心过液孔相通;所述本体上部的中心过液孔为锥形。所述喷嘴在本体的壁上径向均布轴向交错分布;所述喷嘴径向分布的相位角为90°或180° ;此外,本体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扶正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装置本体壁上固定的喷嘴的喷孔为锥形过渡孔,锥孔大端与本体上的中心过液孔相通,且本体上部的过液孔为由大至小的锥形孔,经两次孔径的大小变化,进行ニ级聚能,提高了含砂液体的喷射压力及射流速度,实现喷砂射孔功能;在结构上还考虑了该装置的整体扶正功能。该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及缩短施工周期的特点。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上接头,2-扶正体,3-本体,4-喷嘴,5-喷孔,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由图I所示,该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I、本体3及下接头6,其中,所述的管柱形本体3的壁上固定喷嘴4 ;所述喷嘴4上的喷液孔5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该装置的中心进液孔相通;所述本体3上部过液孔为由大至小的锥形孔,经两次孔径3从大至小的变化,进行两次聚能,从而提高含砂液体的喷射压力及射流速度,更好的实现喷砂射孔功能。所述的喷嘴4在本体3的壁上径向均布轴向交错分布,喷嘴4径向分布的相位角为90°或180° ;所述的本体3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扶正体2。该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エ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权利要求1.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接头(I)、本体(3)及下接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3)的壁上固定喷嘴(4),所述喷嘴(4)上的喷液孔(5)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本体上(3)的中心过液孔相通;所述本体(3)上部的中心过液孔为锥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4)在本体(3)的壁上径向均布轴向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4)径向分布的相位角为90°或18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3)的上部外壁上固定有扶正体(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领域中所用的一种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主要是为了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采油井的产油周期。该水力喷砂射孔聚能压裂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接头、本体及下接头,其特中,所述本体的壁上固定喷嘴,所述喷嘴上的喷液孔为锥形过渡孔,其锥孔的大端与本体上的中心过液孔相通;所述本体上部的中心过液孔为锥形。该压裂装置具有通井、洗井、井筒试压、射孔、压裂酸化、反洗与一体的特点,能有效的保护油气层,缩短施工周期,延长油井的产油时间。
文档编号E21B43/26GK202417460SQ20122000997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杨巍 申请人:大庆信志合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