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1898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矿山年排放尾矿达6亿吨以上。除小部分综合利用外,绝大部分贮存于尾矿库。尾矿库就是贮存尾矿的各种设施的联合体,也是维持矿山正常生产的必要设施。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尾矿库12655座,且每年还新增数百座尾矿库。 其中,危、险、病库占总数的39%。我国是全世界拥有尾矿库数量最多、尾矿库事故隐患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世界上的各种重大灾害中,尾矿库灾害仅次于发生地震、霍乱、洪水和氢弹等而居于第18位。它一旦发生事故,必将对下游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0003]数量惊人的尾矿能直接造成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某些尾矿直接携带超标污染物质,如尾矿中富集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离子,甚至含有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有害组分;⑵选矿生产过程使用的化学药剂残存于尾矿并与其中某些组分反应,产生新的污染源;(3)由于尾矿颗粒非常细小,自然曝化条件下,尾矿易发生氧化、水解和风化等表生变化,使原本无污染的组分转变为污染组分,如有色金属矿山普遍存在的某些重硫化物;⑷排入尾矿库的尾矿浆里的水分向周围地下环境渗漏,污染地下水系;以及流经尾矿库的地表水,通过与尾矿相互作用,溶解某些有害 组分并携带转移,造成大范围污染等等。 细颗粒尾矿会在外渗水流的携带下,流失至库外。由于我国尾矿库大部分是采用细颗粒尾矿上游法堆积筑坝,因此,这种细颗粒尾矿随着渗漏水向库外流失将致使尾矿坝坍塌失稳, 造成垮坝等恶性事故,将对周围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做好尾矿库的渗漏处理处置工作,对防止尾矿渗漏污染周边环境并防范垮坝等恶性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防止尾矿库地基渗漏的安全生产技术及装置一直是矿山安全工程技术领域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0004]尾矿库一般构建在较为稳定的基岩上或老土层上,以利于尾矿坝的安全稳定性和库区防渗,但是由于受项目建设地点实际工程地质条件限制以及尾矿库需尽量靠近选矿厂以减少尾矿浆输送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时尾矿坝可能会构建在不良地基上,例如岩溶发育地区的落水洞等。[0005]“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我国较著名的岩溶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0006]落水洞是岩溶区地表水流向地下或地下溶洞的通道,它是岩溶垂直流水对裂隙不断溶蚀并随坍塌而形成。如果不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尾矿库地基中的落水洞,细颗粒尾矿颗粒会随着渗水通过落水洞向库外渗漏,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而且会导致尾矿坝坍塌失稳,造成垮坝等恶性事故,同时,也造成尾矿库回水利用率低下、水资源白白流失,而依据国家相关的尾矿库设计规范,要求将尾矿库澄清水尽可能回用。因此,必须对尾矿库落水洞渗漏地 基进行有效处理,以期达到回水利用、安全和环保的目的。[0007]我国尾矿库地基中分布的落水洞的主要类型是漏斗形。尾矿库落水洞传统治理方 法主要有竖井隔离法,圬工封盖法,反滤式堵塞法等,但是上述工艺及装置的适应都有其 局限性,例如“竖井隔离法”仅适应于基岩完整的石落水洞,且需采用该排水洞进行排洪或 有其它特殊要求不能封闭的落水洞,是采用水泥、砂石修建半圆形或井或者竖井围起。“圬 工封盖法”适用于基岩较完整、有明显洞口的落水洞,主要材料采用毛石、粗砂、钢筋、水泥 等,均为刚性封堵。“反滤式堵塞法”适用于覆土层较厚,表面形成漏斗但无明显洞口的落水 洞,采用毛石、树枝、砾料、粗砂、粘土等材料进行反滤封堵。发明内容[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该 装置能有效的处理尾矿库漏斗形渗漏。[000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该装 置包括尾矿库地基漏斗形落水洞,落水洞侧壁分布有基岩裂隙,侧壁上设置水泥砂浆隔离 层;落水洞底部设置碎石层;碎石层上设置粗砂层;粗砂层上设置现浇混凝土层;混凝土层 上再设置浆砌块石层,浆砌块石层顶面与落水洞口面齐平;浆砌块石层上设置一层现浇素 砼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设置一层粘土层。[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装置的不足,综合了传统装置的优越性,对不 同的尾矿库岩溶渗漏地基的适应性更强,对渗漏地基的封堵效果比传统装置好,有效拦截 尾砂和外渗水流,达到安全封堵、防止渗漏目的。同时实施操作简便,工期短、无污染。[0011]特别说明的是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的相关规定,本实用新型专利适用于贮存、处置“第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或 “第II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尾矿库,不适用于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的尾矿库。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尾矿库地基漏斗形落水 洞,落水洞侧壁分布有基岩裂隙。首先彻底清理落水洞内及周边乱石、浮土至新鲜基岩,保 持落水洞周边稳定,然后采用高压喷射MlO水泥砂浆对落水洞侧壁进行预处理,形成隔离 保护层。落水洞底部设置碎石层;其上设置粗砂层,厚30cm ;粗砂层上设置现浇混凝土层, 厚30cm ;混凝土层上再设置浆砌块石层,浆砌块石层顶面与落水洞口面齐平;浆砌块石层 上设置一层现浇C20素砼混凝土板,厚20cm,混凝土板与周边岩体的搭接不小于50cm ;混凝 土板上设置一层经过碾压的粘土层,厚度不小于1. 0m,与周边山体搭接形成一个整体。
权利要求1.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尾矿库地基漏斗形落水洞(I ),落水洞(I)侧壁分布有基岩裂隙(2),侧壁上设置水泥砂浆隔离层(3); 落水洞底部设置碎石层(4);碎石层(4)上设置粗砂层(5);粗砂层(5)上设置现浇混凝土层 (6);混凝土层(6)上再设置浆砌块石层(7),浆砌块石层(7)顶面与落水洞口面齐平;浆砌块石层(7)上设置一层现浇素砼混凝土板(8);混凝土板(8)上设置一层粘土层(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尾矿库漏斗形落水洞渗漏地基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尾矿库地基漏斗形落水洞,落水洞侧壁分布有基岩裂隙,侧壁上设置水泥砂浆隔离层;落水洞底部设置碎石层;碎石层上设置粗砂层;粗砂层上设置现浇混凝土层;混凝土层上再设置浆砌块石层,浆砌块石层顶面与落水洞口面齐平;浆砌块石层上设置一层现浇素砼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上设置一层粘土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传统装置的不足,综合了传统装置的优越性,对不同的尾矿库岩溶渗漏地基的适应性更强,对渗漏地基的封堵效果比传统装置好,有效拦截尾砂和外渗水流,达到安全封堵、防止渗漏目的。同时实施操作简便,工期短、无污染。
文档编号E02D31/00GK202830995SQ20122052824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6日
发明者沈楼燕, 曾宪坤, 邹珺, 易贤荣, 王磊 申请人: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