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343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新的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手段。
背景技术
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并且湿陷等级和土层厚度不一,而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建甲类建筑时需采用桩基穿透湿陷性黄土层或采用地基处理方法处理基础底面以下的全部湿陷性黄土层。在深厚层湿陷性黄土进行甲类建筑的基础设计时若采用桩基费用较高,采用强夯或换填垫层等地基处理方法对深厚层湿陷性黄土进行处理时因湿陷性黄土层较厚,很难全部消除土层的湿陷性。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新的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能在有效防止深层湿陷性黄土发生湿陷,并显著提高土体承载能力,节约投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它包括在强夯后的处理区域上铺设二八灰土垫层,在二八灰土垫层上铺设盲沟,在所述的盲沟内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与汇水管相通。在盲沟的沟底设置砂石垫层,且砂石垫层的每边均宽于盲沟。在盲沟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在集水管与土工布之间铺设卵石反滤层,在土工布外侧铺设中砂反滤层。沿所述的集水管轴向每间隔40m设置一个检查井。所述盲沟内的集水管采用PVC管,且沿集水管纵向间隔150mm在集水管上打12个沿管周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孔径12mm隔行交错布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先对上层的湿陷性黄土进行开挖,之后在基坑内进行强夯,强夯完成后在强夯面上做3m厚的二八灰土垫层,最后在垫层上设置盲沟。强夯后的土体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而二八灰土垫层能起到短期隔水层的作用,设置在点垫层上的盲沟能把垫层上渗入的地表水及时排走,防止水渗入下部土体内造成湿陷保证结构安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盲沟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在整片处理区域9上进行开挖后强夯,并在强夯面上铺3m后的二八灰土垫层,沿处理区域周边布置盲沟1,并按
图1中箭头指示方向进行找坡,为自然排水通畅提供保障。在盲沟I内铺设集水管2,集水管2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2与汇水管4相通。[0014]盲沟I的具体做法如下:(I)盲沟I内的集水管2采用PVC管,集水管2的管径根据降水量进行选择,且沿管纵向间隔150_在管子上打12个沿管周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孔径12_隔行交错布置。(2)在沟I底设置IOOmm厚的砂石垫层8,砂石垫层8的每边宽出盲沟100mm。(3)在盲沟I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6,以分割卵石反滤层5和中砂反滤层7,土工布6在盲沟上口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并顺地下水流方向搭接。(4)在铺好土工布6的盲沟内,即土工布6与集水管2之间设置卵石反滤层5,卵石反滤层选用5 10_的洗净卵石,在铺设卵石反滤层时集水管2底部的卵石层部分应按集水管2的坡度进行找坡,严防倒流。(5)盲沟I的侧面及顶面设置不小于200mm厚的中砂反滤层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卵石反滤层5和中砂反滤层7可在降水过程中有效地防止杂物进入或堵塞集水管。由于盲沟I的存在及构造的合理性,使得二八灰土垫层上渗入的地表水够通过反滤层的过滤顺利地进入集水管2内。沿集水管2轴向每间隔40m左右可以设置一个检查井3,以沉淀排水过程中水中的泥沙,保证集水管的通畅。通过检查井3的沉淀并沿排水坡度进入汇水管4内,最终倒入排水管网内,实现了排水的功能,防止水进入下层土体产生湿陷。
权利要求1.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强夯后的处理区域(9)上铺设二八灰土垫层,在二八灰土垫层上铺设盲沟(I ),在所述的盲沟(I)内铺设集水管(2),集水管(2)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2)与汇水管(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盲沟(I)的沟底设置砂石垫层(8),且砂石垫层(8)的每边均宽于盲沟(I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盲沟(I)的沟底及侧壁铺设土工布(6 ),在集水管(2 )与土工布(6 )之间铺设卵石反滤层(5 ),在土工布(6)外侧铺设中砂反滤层(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集水管(2 )轴向每间隔40m设置一个检查井(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I)内的集水管(2)采用PVC管,且沿集水管(2)纵向间隔150mm在集水管(2)上打12个沿管周均匀分布的圆孔,圆孔孔径12mm隔行交错布置。
专利摘要一种处理深厚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它包括在强夯后的处理区域上铺设二八灰土垫层,在二八灰土垫层上铺设盲沟,在所述的盲沟内铺设集水管,集水管上开有圆孔,且集水管与汇水管相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先对上层的湿陷性黄土进行开挖,之后在基坑内进行强夯,强夯完成后在强夯面上做3m厚的二八灰土垫层,最后在垫层上设置盲沟。强夯后的土体承载能力显著提高,而二八灰土垫层能起到短期隔水层的作用,设置在点垫层上的盲沟能把垫层上渗入的地表水及时排走,防止水渗入下部土体内造成湿陷保证结构安全。
文档编号E02D27/34GK202936805SQ20122059693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彭亦亮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