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6645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用支护结构,具体说是一种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需要对基坑进行阻水及支护,通常是基坑阻水及加固处理均同步进行,其主要利用支护桩作为支护主体,在支护桩之间分别设置有冠梁或腰梁,在支护桩后侧土体中单独设置有一排或多排连续且相互咬合的阻水帷幕,该阻水帷幕采用高压旋喷水泥浆将土体进行胶结加固,并在支护桩间易崩塌土体的表面设有含钢筋网的网喷护面,以防止土体垮塌。这种高压旋喷形成的圆柱体组合型阻水帷幕对基坑周围土层水分的渗透起到了良好阻止作用,但是对水泥浆的消耗量较大,而且需要设置较多的旋喷点,导致施工周期较长。而且由于阻水帷幕与支护桩之间的易崩塌土体表面距离较远,不能发挥旋喷胶结土体的支护作用,因而需要增设含钢筋网的网喷护面对易崩塌土体表面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其垮塌,增加了工程量和工程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阻水及支护结构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不仅具有较强的支护作用,而且可以对基坑起到较强的阻水作用,并充分发挥了胶结土体的支护作用,可节约大量的水泥浆,减少了工程量。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它是在建筑工程基坑周围设有支护桩,支护桩之间连接有冠梁和腰梁,在支护桩之间采用高压摆喷对易崩塌土体进行胶结加固,力口固后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之间形成咬合连接,并在腰梁上设有锚杆,锚杆设置在腰梁的中心位置。本发明将摆喷后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咬后连接,减少了阻水帷幕施工的工程量,形成阻水帷幕的同时,加固了桩间易垮塌土体,并免除了钢筋网的使用,节约了工程成本,将支护桩、冠梁和腰梁及桩间摆喷胶结加固的土体作为支护体系对基坑侧壁土体提供支护力,并同时利用锚杆对该支护结构进行加强,可进一步提升支护结构的支护能力和抗变形能力,确保工程安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经高压摆喷加固形成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连接为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阻水帷幕,不仅具有较强的阻水作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泥浆用量,而且利用高压摆喷胶结加固的桩间土强度进行桩间土支护,减少了常规桩间土单独进行支护的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利用锚杆对腰梁的加固可进一步提升支护结构的效果,确保了工程安全,施工方便,效果显著,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代码说明1_支护桩;2-冠梁;3-腰梁;4-锚杆;5_素喷护面;6_高压摆喷孔;7_胶结土体;8_易崩塌土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在支护桩(I)之间分别设置有冠梁(2)和腰梁(3),在腰梁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锚杆(4)作为支护结构的加强方式。如图2所示,在支护桩(I)之间的易崩塌土体(8)中设置有高压摆喷孔(6),经高压喷出的水泥浆与易崩塌土体形成胶结土体(7),加固后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I)之间形成咬合连接,高压摆喷胶结桩间土体形成桩间土支护结构。需要注意的是进行高压摆喷作业时的摆喷角度为3(Γ45度,以减少不必要的水泥浆浪费。本发明将胶结土体与支护桩连接为一个整体并共同形成阻水帷幕和桩间土支护结构,不仅使高压摆喷胶结土体具有防止支护桩间土体垮塌的作用,而且还使支护桩具有了阻水的作用,减少了阻水帷幕和桩间土支护施工的工程量。同时支护桩与冠梁、腰梁和高压摆喷胶结土体共同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可以为易崩塌土体提供较强的支护力,同时通过 在腰梁上设置的锚杆可进一步提升支护效果,从而在施工时可适当加宽支护桩的间距,减少支护桩的数量,达到缩短支护结构施工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使用的锚杆也可更改为锚索,二者在使用中具有相同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它是在建筑工程基坑周围设有支护桩,支护桩之间连接有冠梁和腰梁,其特征是在支护桩之间采用高压摆喷对易崩塌土体进行胶结加固,加固后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之间形成咬合连接,并在腰梁上设有锚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其特征是锚杆设置在腰梁的中心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结型阻水帷幕与锚拉桩复合支护结构,它是在建筑工程基坑周围设有支护桩,支护桩之间连接有冠梁和腰梁,并采用高压摆喷对支护桩间易崩塌土体进行胶结加固,使加固后的胶结土体与支护桩之间形成咬合连接,同时在胶结土体上设有通过腰梁将支护桩和胶结土体连接成整体的锚杆。本发明中胶结土体和支护桩共同构成阻水帷幕,支护桩与冠梁及腰梁联合形成支护结构,并通过锚杆加固进一步提升支护效果,减少了基坑变形,并可减少桩间土的支护工程量,节约工程成本,有效减小了大量降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了工程安全。
文档编号E02D19/16GK103015436SQ2013100001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日
发明者廖海, 彭明祥, 刘创, 董波, 林余辉, 史宇, 康景文 申请人: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