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6663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砼杆,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配网架空电线杆的基础主要有自然土、卡盘和大石基础等,抗倾覆能力差。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每逢台风季节,由于雨水冲泡泥土,造成砼杆基础松动,配网线路常有砼杆倾斜或者倒下的事故发生,威胁供电安全,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固该区域的砼杆基础,提高线路线杆的防风能力。而由于在沿海地区的土质多为冲积层淤泥,土质差,通常内陆使用的自然土基础和卡盘等方法无法为砼杆基础提供足够的抗倾覆弯矩。过去为了增强电线杆的防风能力,往往是为砼杆加装防风拉线,但装设拉线的占地面积大,如在田间妨碍耕作,在城镇则妨碍交通,所以不是所有现场均具备装设拉线条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倾覆弯矩大、防风能力强,而且占地面积小的5仝杆基础。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
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包括砼杆以及埋设于地面的砼杆基础,所述砼杆基础部分位于地面上,所述砼杆基础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为混凝土层,所述砼杆放置在内套筒中,所述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下的空隙为级配细砂层,所述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本混凝土砼杆基础由内、外套筒组成,中间浇筑混凝土,使用外套筒 是在开挖基础时防止淤泥塌方,同时也利于保持混凝土原状,提高抗倾覆弯矩;内套筒是预留立杆用的中间孔洞,立杆时将砼杆放入内套筒中,并将中间的空隙全部用级配砂石和混凝土填充,其中地面以下砼杆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用级配细砂淋水振捣密实,地面以上砼杆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用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采用该结构可便于以后的维护,当需要更换砼杆时,将表层的细石混凝土砂浆凿开就可将砼杆拔出更换。进一步,地面以上砼杆边沿与细石混凝土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圈。砼杆边沿加设一道含波纹纤维、涂层织物等柔性复合材料的橡胶减震圈后,可大大减少砼杆端部的应力,大大提闻其抗风以及抗震能力。进一步,所述橡I父减震圈厚度为30mm,该厚度足以有效地减少 全杆端部的应力,而又能保证砼杆与内套筒间有足够的空隙填充细石混凝土。进一步,所述混凝土层包括多根环向主筋以及与所述环向主筋连接的箍筋,所述环向主筋沿环形截面间隔均匀地布置,箍筋沿砼杆的轴向间隔均匀地布置于所述环向主筋上;所述混凝土层的底部还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径向主筋,所述径向主筋在纵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数目,并且间隔均匀地交错连接。所述环向主筋以及箍筋构成了混凝土层的骨架,有效增强了砼杆基础侧壁的强度,即使受到撞击也不易破损;混凝土层底部设有径向主筋避免了底端跑浆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进一步,为了保证内、外套筒的抗拉强度以及承载力,所述外套筒壁厚不小于30mm,所述内套筒壁厚不小于40mm。进一步,为了防止砼杆基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质变化而下沉,在所述外套筒外沿筑有平台,所述平台的表面高出地面500mm,底面伸入地面200mm。本发明提供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砼杆基础由内、外套筒组成,可防止基础开挖时淤泥塌方,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原状,提高砼杆的抗倾覆弯矩,并通过在内套筒顶部加设一道橡胶减震圈,减少了砼杆端部的应力,大大提高其抗风以及抗震能力。此外,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当需要更换砼杆时,将表层的细石混凝土砂浆凿开就可将砼杆拔出更换,便于以后的维护。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具体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图,其中砼杆部分有省略;
图2是图1中A-A"处的俯视图3是图1中B-B"处的横截面图4是图1中C-C"处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包括砼杆I以及埋设于地面的砼杆基础,所述砼杆基础部分位于地面上,其中图1的D面表示地坪标高O. 00,所述砼杆基础包括外套筒2和内套筒3,所述外套筒2和内套筒3之间为混凝土层4,该混凝土强度为C20,所述砼杆I放置在内套筒3中,所述砼杆I与内套筒3之间在地面以下的空隙为级配细砂层7,所述砼杆I与内套筒3之间在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6。本混凝土砼杆基础由内、外套筒组成,中间浇筑混凝土,使用外套筒2是在开挖基础时防止淤泥塌方,同时也利于保持混凝土原状,提高抗倾覆弯矩;内套筒3是预留立杆用的中间孔洞,立杆时将砼杆I放入内套筒3中,并将中间的空隙全部用级配砂石和混凝土填充,具体的施工工序为,地面以下砼杆I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用级配细砂淋水振捣密实,压实系数要不小于O. 94 ;地面以上砼杆I与基础杯口之间的空隙用强度系数为C20的细石混凝土二次浇灌。采用该结构可便于以后的维护,当需要更换砼杆I时,将表层的细石混凝土砂浆凿开就可将砼杆I拔出更换。地面以上砼杆I边沿与细石混凝土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圈5。砼杆I边沿加设一道含波纹纤维、涂层织物等柔性复合材料的橡胶减震圈5后,可大大减少砼杆I端部的应力,大大提闻其抗风以及抗震能力。所述橡胶减震圈5厚度为30mm,该厚度足以有效地减少砼杆I端部的应力,而又能保证砼杆I与内套筒3间有足够的空隙填充细石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层4包括多根环向主筋8以及与所述环向主筋8连接的箍筋9,所述环向主筋8沿环形截面间隔均匀地布置,箍筋9沿砼杆I的轴向间隔均匀地布置于所述环向主筋8上;所述混凝土层4的底部还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径向主筋10,所述径向主筋10在纵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数目,并且间隔均匀地交错连接。所述环向主筋10以及箍筋9构成了混凝土层4的骨架,有效增强了砼杆基础侧壁的强度,即使受到撞击也不易破损;混凝土层底部设有径向主筋10避免了底端跑浆现象的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体的,所述环向主筋8有八根,在混凝土层4中成环形、间隔均匀地布置;所述箍筋9有八根,沿砼杆I的轴向间隔均匀地布置于所述环向主筋8上,并且与所述环向主筋8紧密连接。所述径向主筋10纵横各有十一根,而且纵向和横向的径向主筋10交错地紧密连接,在砼杆I底部形成一个钢筋网。为了保证内、外套筒的抗拉强度以及承载力,所述外套筒2壁厚不小于30mm,所述内套筒壁3厚不小于40mm。为了防止砼杆基础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质变化而下沉,在所述外套筒外沿还筑有平台11,在图1中,F面表示平台的表面,E面表示平台的底面,所述平台11的表面高出地面500mm,底面伸入地面200mm。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包括砼杆(I)以及埋设于地面的砼杆基础,所述砼杆基础部分位于地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砼杆基础包括外套筒(2)和内套筒(3),所述外套筒(2)和内套筒(3)之间为混凝土层(4),所述砼杆(I)放置在内套筒(3)中,所述砼杆(I)与内套筒(3)之间在地面以下的空隙为级配细砂层(7),所述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地面以上砼杆(I)边沿与细石混凝土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圈(5)厚度为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层(4)包括多根环向主筋(8)以及与所述环向主筋(8)连接的箍筋(9),所述环向主筋(8)沿环形截面间隔均匀地布置,箍筋(9)沿砼杆(I)的轴向间隔均匀地布置于所述环向主筋(8)上;所述混凝土层(4)的底部还设有多根纵横交错的径向主筋(10),所述径向主筋(10)在纵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数目,并且间隔均匀地交错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壁厚不小于30mm,所述内套筒(3)壁厚不小于4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套筒(2)外沿筑有用于防止5全杆基础下沉的平台(11),所述平台(11)的表面高出地面500mm,底面伸入地面200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防风加固的砼杆套筒基础,包括砼杆以及埋设于地面的砼杆基础,所述砼杆基础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和内套筒之间为混凝土层,所述砼杆放置在内套筒中,所述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下的空隙为级配细砂层,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本砼杆基础由内、外套筒组成,可防止基础开挖时淤泥塌方,同时也有利于保持混凝土原状,提高砼杆的抗倾覆弯矩,并通过在内套筒顶部加设一道橡胶减震圈,减少了砼杆端部的应力,大大提高其抗风以及抗震能力。此外,砼杆与内套筒之间在地面以上的空隙为细石混凝土层,当需要更换砼杆时,将表层的细石混凝土砂浆凿开就可将砼杆拔出更换,便于以后的维护。
文档编号E02D27/42GK103061353SQ2013100029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甄新乐, 黄伟俊, 段文, 叶有良, 陈晓科, 吴毅聪, 余健优, 凌丹龙 申请人:台山市宁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