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防沉降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5721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阶梯式防沉降井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它包括底座及与底座相配安装的盖体,所述盖体与底座通过至少两级的阶梯面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的台阶面对盖体台阶面形成逐级支撑结构。本发明实现底座的台阶面对盖体台阶面形成逐级支撑结构,车辆经过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台阶配合面逐级承受,进而逐级分散,符合力学原理,大大提高了井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且,盖体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以及上端外表面设置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形成内凹外凸的结构,盖体所承受的冲击力也可逐步往盖体的周边延展,更能提高盖体的整体承载能力,避免底座产生下陷现象,进而消除城市道路的坑坑洼洼,消除城市陷阱。
【专利说明】阶梯式防沉降井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铺设路面所用的井盖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阶梯式防沉降井

JHL O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铺设在路面的井盖,其盖体都是支承在底座下端面的内折缘上,车辆驶过时的冲击力全部直接的作用在内折缘上,盖体的震动厉害,进而容易松动甚至整体下陷。而且,井盖都是平盖式结构,在盖体的底面设置加强筋,所有的加强筋都是平条的或外凸的弧式结构,加强筋承载的能力都比较差,在车辆长期行驶通过后,加强筋容易出现裂缝现象。另外,井盖的底座嵌入路面的深度都比较浅,车辆通过时容易产生盖的跳动和产生噪音。总的来说,井盖的破裂、跳动、下陷和噪音,不仅扰民,严重时,车辆为了避开下陷井盖还导致交通事故,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且结构简单的砌装瓷砖用软质刮板。
[0004]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它包括底座及与底座相配安装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底座通过至少两级的阶梯面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的阶梯面对盖体阶梯面形成逐级支撑结构。
[0005]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的阶梯面周向尺寸及盖体的阶梯面的周向尺寸均是沿轴向方向自底部向上端面部逐级增大。
[0006]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所述底座的阶梯面设置在底座内腔壁上,盖体的阶梯面设置在外壁面上。
[0007]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在上述的任意一种技术方案汇总,所述盖体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
[0008]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所述盖体的上端外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
[0009]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所述外凸的弧面结构位于底座上表面的端面平面之上。
[0010]进一步来说,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所述盖体的上端外表面至内腔底壁面的拱形结构筋的厚度尺寸是自盖体的中心位置最小向外延伸变厚。
[00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常见道路铺设用的井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发明所述的盖体与底座通过至少两级的阶梯面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的阶梯面对盖体阶梯面形成逐级支撑结构,车辆经过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台阶配合面逐级承受,进而逐级分散,摒弃了传统结构的盖体所承受的冲击力全部直接地作用在底座的内折缘上,本结构符合力学原理,大大提高了井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且,盖体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以及上端外表面设置为外凸的弧面结构,形成内凹外凸的结构,盖体所承受的冲击力也可逐步往盖体的周边延展,更能提高盖体的整体承载能力,避免底座产生下陷现象,进而消除城市道路的坑坑洼洼,消除城市陷阱。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安装状态的结构剖面图。
[0014]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盖体的仰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根据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它包括底座I及与底座I相配安装的盖体2,底座I和盖体2通常均为铸铁件,少数为板材焊接件。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所述盖体2与底座I通过至少两级的阶梯面5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I的阶梯面5对盖体2阶梯面5形成逐级支撑结构,车辆经过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台阶配合面逐级承受,进而逐级分散,产品结构符合力学原理,大大提高了井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底座I和盖体2是通过两级阶梯面5配合安装在一起,如图1所示。考虑到制造成本和井盖的整体高度因素,阶梯面5适宜是2-4层为佳,如若不考虑上述因素,阶梯面5当然是越多越好,其配合也是更稳定,冲击力的分散效果也更好。
[0017]本发明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底座I的阶梯面5周向尺寸及盖体2的阶梯面5的周向尺寸均是沿轴向方向自底部向上端面部逐级增大;底座I的阶梯面5设置在底座I内腔壁上,盖体2的阶梯面5设置在外壁面上,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2与底座I形成类似一个漏斗形状,下小上大,构成每个阶梯面5由下小一直往上扩展,一级比一级尺寸大,每个阶梯面5相当是一个独立的盖体2卸力面,盖体2所承受的车辆冲击力即可快速被分散。
[0018]同时,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本发明所述盖体2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3,盖体2的上端外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4,所述外凸的弧面结构4位于底座I上表面的端面平面之上,盖体2的上端外表面至内腔底壁面的拱形结构筋3的厚度尺寸是自盖体2的中心位置最小向外延伸变厚,盖体2因而形成中间厚度最小、逐步往盖体2的周边延展而加厚,构成拱形球体状,更能提高盖体2的整体承载能力,避免底座I产生下陷现象。
[0019]本发明通过将盖体2与底座I设置为多级阶梯面5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I的阶梯面5对盖体2阶梯面5形成逐级支撑结构,车辆经过产生的冲击力通过台阶配合面逐级承受,进而逐级分散,符合力学原理,大大提高了井盖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且,盖体2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3以及上端外表面设置为外凸的弧面结构4,形成内凹外凸的结构,盖体2所承受的冲击力也可逐步往盖体2的周边延展,更能提高盖体2的整体承载能力,避免底座I产生下陷现象,进而消除城市道路的坑坑洼洼,消除城市陷阱。
【权利要求】
1.一种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它包括底座(I)及与底座(I)相配安装的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与底座(I)通过至少两级的阶梯面(5)配合安装在一起,底座(I)的阶梯面(5)对盖体(2)阶梯面(5)形成逐级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阶梯面(5)周向尺寸及盖体(2)的阶梯面(5)的周向尺寸均是沿轴向方向自底部向上端面部逐级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阶梯面(5)设置在底座(I)内腔壁上,盖体(2)的阶梯面(5)设置在外壁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内腔底壁面设有上凹的拱形结构筋(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端外表面为外凸的弧面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的弧面结构(4)位于底座(I)上表面的端面平面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阶梯式防沉降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的上端外表面至内腔底壁面的拱形结构筋(3)的厚度尺寸是自盖体(2)的中心位置最小向外延伸变厚。
【文档编号】E02D29/14GK103469824SQ201310444952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何春源 申请人:何春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