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气管柱丢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9755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注气管柱丢手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侧的回接筒,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环空,该环空为活塞腔,活塞腔中安装活塞,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球座,球座上口设置钢球,所述球座下端连接插管。中心管上端连接在上接头内侧,所述回接筒连接在上接头外侧下端。回接筒上方的上接头外侧套有防转套,防转套通过防转剪钉与回接筒固定。所述活塞由剪钉固定在中心管上,本发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具有液压和机械两种丢手方式,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避免了管柱下入过程的灌浆工序,而且丢手后还能满足后期的注气生产需要。
【专利说明】注气管柱丢手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用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现用的注气丢手,一般由球、球座、锁块、回接筒等构成,为注气提高原油采收率贡献了力量,但上述结构的丢手存在着一定的局限:①功能单一,只能实现液压丢手,不能实现机械丢手;②上部油管若处理不干净,球座易积累脏物,投球后钢球无法到位,无法实现丢手功能;③结构复杂,包括多个锁块,装配时极不方便,丢手后,锁块也易脱落造成井下落物;④底部无插管,注气管柱中的碟板安全阀处于关闭状态,下井过程中就需要及时灌浆以平衡管柱内外压差。
[0003]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注气管柱丢手工具。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具有液压和机械两种丢手方式,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避免了管柱下入过程的灌浆工序,而且丢手后还能满足后期的注气生
产需要。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侧的回接筒,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环空,该环空为活塞腔,活塞腔中安装活塞,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球座,球座上口设置钢球,所述球座下端连接插管。
[0006]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在上接头内侧,且和上接头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回接筒连接在上接头外侧下端。
[0007]所述上接头下部设有锁爪机构,锁爪是分瓣结构,具有弹性,锁爪通过反扣螺纹与回接筒连接。
[0008]所述回接筒上方的上接头外侧套有防转套,防转套通过防转剪钉与回接筒固定。
[0009]所述活塞由剪钉固定在中心管上,且分别和内部的中心管和外部的回接筒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0010]所述活塞内部开设内圆环台,中心管外部开设外圆环台,活塞通过内圆环台卡顶在中心管的外圆环台上。
[0011]所述插管外侧设置有连接在回接筒内侧的下接头,下接头和回接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具有液压和机械两种丢手方式,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避免了管柱下入过程的灌浆工序,而且丢手后还能满足后期的注气生产需要。
[0013]结构进行了改进优化,将球座固定放置在工具下部,将原来的球座运动改为单独的活塞运动,避免了脏物积累对丢手动作的影响;将锁块固定改为锁爪机构固定,既能实现液压丢手,在液压作用失效时,还可通过机械方式丢手,安全可靠;工具底部安置插管,管柱连接后,可以使注气管柱下部的碟板安全阀处于打开状态,使管柱内外连通,下入过程中不用灌浆,节省了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上接头1、中心管2、防转套3、防转剪钉4、密封圈5、活塞6、剪钉7、回接筒
8、钢球9、球座10、下接头11、插管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0017]参见附图1,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包括上接头1、中心管2、防转套3、防转剪钉4、密封圈5、活塞6、剪钉7、回接筒8、钢球9、球座10、下接头11、插管12。
[0018]上接头I分别与中心管2和回接筒8连接,上接头下部设有锁爪机构,锁爪是分瓣结构,具有弹性,锁爪通过反扣螺纹与回接筒连接,活塞6置于中心管2和回接筒8之间对上接头上的锁爪形成支撑作用,由剪钉7固定,并通过密封圈5密封,上接头I外部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及套在中心管外侧的回接筒,并且两者之间形成环空,该环空为活塞腔,活塞腔中安装活塞,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球座,球座上口设置钢球,所述球座下端连接插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在上接头内侧,且和上接头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所述回接筒连接在上接头外侧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下部设有锁爪机构,锁爪是分瓣结构,具有弹性,锁爪通过反扣螺纹与回接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接筒上方的上接头外侧套有防转套,防转套通过防转剪钉与回接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由剪钉固定在中心管上,且分别和内部的中心管和外部的回接筒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部开设内圆环台,中心管外部开设外圆环台,活塞通过内圆环台卡顶在中心管的外圆环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气管柱丢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外侧设置有连接在回接筒内侧的下接头,下接头和回接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E21B23/00GK103603617SQ201310640788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田达 申请人:田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