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075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钢板桩。
背景技术
钢板桩是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且这种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的挡土或者挡水墙的钢结构体。作为一种新型建材,在永久性结构建筑上,可用于码头、卸货场、堤防护岸、护墙、挡土墙、防波堤、导流堤、船坞、闸门等;在临时性构筑物上,可用于封山、临时扩岸、断流、建桥围堰、大型管道铺设临时沟渠开挖的挡土、挡水、挡沙等;在抗洪抢险上,可用于防洪、防塌陷、防流沙等。强度高,容易打入坚硬土层;可在深水中施工,必要时加斜支撑成为一个围笼。钢板桩防水性能好,能按需要组成各种外形的围堰,并可多次重复使用,因此,它的用途广泛。在水工建筑中,一般施工面积很大,则常用以做成构体围堰。它系由许多互相连接的单体所构成,每个单体又由许多钢板桩组成,单体中间用土填实。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开始打设的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应确保精确,以便起到导向样板作用,故每打入Im应测量一次,打至预定深度后立即用钢筋或钢板与围檩支架电焊作临时固定。但是由于钢板桩在打入泥土后需要承受巨大的压力,长时间使用会导致钢板桩弯曲变形。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220144955.0)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地下连续墙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挡土结构和止水帷幕的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用于增加支护体系整体刚度的桩间H型钢、桩间土,若干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桩间H型钢之间分别通过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连接,前排钢板桩、后排钢板桩、相邻两个桩间H型钢之间形成桩间土。但是该支护结构只能够对已经打入泥土的钢板桩起到支撑作用,若泥土较坚硬,钢板桩在打入过程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导致无法下桩。·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钢板桩,该钢板桩的抗扭性能高,避免在打桩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现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钢板桩,包括一条形板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长边沿向同一侧弯折延伸出连接板,连接板的外长边沿具有用于连接相邻钢板桩的扣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侧面上固连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与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钢板桩沿着本体的长度方向打入地基,连接板与本体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连接板对本体的侧面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由于钢板桩进行围堰时需要大量的钢板桩连接而成,两个相邻钢板桩通过扣接部相连接,保证连接可靠性;钢板桩打入地基时加强板也是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进入,能够对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使本体的机械强度的到加强,提高抗扭曲能力,避免在打桩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0008]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加强板有三根,该三根加强板均匀布置在本体背向连接板一侧的侧面上。由于本体的一侧已经通过连接板得到加强,因此加强板固定在本体的另一个侧面上,加强板的数量根据本体的宽度而定。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加强板呈长条状,其侧面垂直于本体。使加强板为本体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撑。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加强板的宽度为5mm 10mm。加强板的宽度太小时,其对本体的加强作用不够明显;加强板的宽度太大时,不但浪费材料,而且会增加打桩时的阻力。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加强板通过焊接固连在本体上。焊接工艺简单,连接强度高,而且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加工。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扣接部包括连接板外边沿向外侧弯折出的扣接板,所述扣接板与连接板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两块钢板桩相连接时,一块钢板桩的扣接板插到另一块钢板桩扣接板与连接板的间隙中,连接强度高。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扣接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与扣接板的厚度一致。使得相邻两块钢板桩之间配合的更加严密,密封性更好,连接强度也更高。在上述的钢板桩中,所述钢板桩通过辊压成型。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板桩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体的侧面上固定有加强板,因此能够提高抗扭曲能力,提高施工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时钢板桩下桩更深。2、由于本体的侧面上要承受泥土、水流等的压力冲击,加强板能够为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高本体的稳定性。3、由于加强板的数量可以根据钢板桩的宽度进行适量的增加,因此通用性好。

图1是本钢板桩的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钢板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两块钢板桩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俯视图。图4是两块钢板桩连接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加强板;2、连接板;3、扣接部;31、扣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钢板桩,包括本体1,本体I呈长条形板状,本体I的两长边沿向同一侧弯折延伸出连接板2,连接板2与本体I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得连接板2对本体I的侧面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连接板2的外长边沿具有扣接部3,通过该扣接部3能够使相邻的两块钢板桩相连接,保证连接可靠性。本体I的侧面上固连有三块加强板11,当然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加强板11的数量可以根据本体I的宽度而定。加强板1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I的长度方向一致,钢板桩打入地基时加强板11也是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进入,能够对本体I起到支撑作用,使本体I的机械强度得到加强,提高抗扭曲能力,避免在打桩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具体来说,结合图图3、图4所示,由于本体I的一侧已经通过连接板2得到加强,因此三块加强板11均匀布置在本体I背向连接板2 —侧的侧面上。加强板11呈长条状,其侧面垂直于本体1,使加强板11为本体I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撑。加强板11通过焊接固连在本体I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施工现场根据需要直接进行加工。由于加强板11的宽度太小时,其对本体I的加强作用不够明显;加强板11的宽度太大时,不但浪费材料,而且会增加打桩时的阻力,因此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1的宽度为8_。扣接部3包括连接板2外边沿向外侧弯折出的扣接板31,扣接板31与连接板2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宽度与扣接板31的厚度一致,当两块钢板桩相连接时,一块钢板桩的扣接板31插到另一块钢板桩扣接板31与连接板2的间隙中,使得相邻两块钢板桩之间配合的更加严密,密封性更好,连接强度也更高。钢板桩通过辊压成型,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实施例二:该钢板桩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1的宽度为 Smnin实施例三:该钢板桩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1的宽度为 10mnin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 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加强板11、连接板2、扣接部3、扣接板3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1.钢板桩,包括一条形板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I)的两长边沿向同一侧弯折延伸出连接板(2),连接板(2)的外长边沿具有用于连接相邻钢板桩的扣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的侧面上固连有若干加强板(11),所述加强板(11)的长度方向与本体(I)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有三根,该三根加强板(11)均匀布置在本体(I)背向连接板(2) —侧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呈长条状,其侧面垂直于本体(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的宽度为5mm 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1)通过焊接固连在本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部(3)包括连接板(2)外边沿向外侧弯折出的扣接板(31),所述扣接板(31)与连接板(2)相平行,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接板(31)与连接板(2)之间的间隙宽度与扣接板(31)的厚度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钢板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通过辊压成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桩,属于工程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钢板桩在打入过程容易出现扭曲变形,导致无法下桩的问题。本钢板桩,包括一条形板状的本体,本体的两长边沿向同一侧弯折延伸出连接板,连接板的外长边沿具有用于连接相邻钢板桩的扣接部,本体的侧面上固连有若干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长度方向与本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本该钢板桩的抗扭性能高,避免在打桩过程中出现扭曲变形现象。
文档编号E02D5/04GK203113312SQ20132011176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林清辉, 周向阳 申请人:林清辉,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